从学生角度出发,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2021-09-30刘桂芳
刘桂芳
摘 要: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学生是否能真正参与其中,真正理解教授内容是我们课程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我在找最大公因数这节课的导入和重难點环节充分考虑学生心理,从学生角度出发让课堂教学起来更有趣、更有效!
关键词:生活经验;自主;游戏
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之前在校研讨课的教学研讨中,我教学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这节课。从试教到展示,经历了多轮磨课之旅,最后上完课后感悟良多,那就是教学要从学生角度出发。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教材是从“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环节引入的。笔者理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寻找12和18的全部因数,回顾找因数的过程和方法;二是找出12和18的因数后,观察两者的全部因数发现有共同的因数,进而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但是笔者认为这样导入并不贴近学生的生活,远离了生活,会弱化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可以加一个生活现象导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片段赏析]
(创设储存室的情境,课件演示贮藏室长18dm,宽12dm图)
师: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家贮藏室长 18dm,宽 12dm。现在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可以利用一格边长表示1dm的表格图画一画哦。
生思考举手反馈。
生1: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板书)
师:怎么铺呢?可以说一下铺成几行几列哦?
生1:可以铺成12行18列。(相机展示所述分法课件)
师面向所有学生: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还有其他的铺法吗?
生2:用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板书)
师:几行几列?
生2:6行9列。(相机展示所述分法课件)
师:还有吗?
生3:用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板书)
师:几行几列?
生3:2行3列。(相机展示所述分法课件)
师:还有其他的铺法吗?
生4:用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板书)
师:几行几列?
生4:4行6列。(相机展示所述分法课件)
师:还有吗?
师:有的同学说有有的说没有,那请说有的同学说一下还有什么铺法。
生5: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
师:那铺成几行几列呢?
生5不语。
师:那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可不可以呢?
生:不可以。
师:那请同学再想一想地砖的边长和储藏室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生6:地砖的边长是储藏室长的因数也是储藏室宽的因数。
师:说一说为什么?
生6:因为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所以地砖的长度要整除储藏室的长和宽,所以地砖的边长是储藏室长的因数也是储藏室宽的因数。
片段中,先将“怎样去铺储存室”这一“绣球”抛给学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通过画图知道用边长是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地砖可以铺满储藏室,当学生出现错误回答时,不很快否定,而是让学生思考铺成几行几列,发现不行进而得出错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思考后及时提出问题:地砖的边长和储藏室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这时通过前面一系列奠基学生能够回答出地砖的边长是储藏室长的因数也是储藏室宽的因数,进而得出数1、2、3、6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引入水到渠成。
二、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笔者任教时决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并把寻找的方法写下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片段赏析]
师:学习了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生写师巡视,并让几个不同写法的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同学们放下笔看一看听一听黑板前这几位同学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和你的想法一样。请第一位同学说一下。
片段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书写的过程中,及时在教室里面巡视并且寻找方法不同的几位同学,让这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方法,并让学生说各自的想法,促使学生们的思维碰撞,理解不同同学的想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找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本环节,教师采取引导、等待、碰撞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着、理解着,能真正理解如何去找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
三、化难为简,游戏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材中集合圈这一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怎样教学使学生易懂是笔者教学时思考的一个重点。经过交流思考后,笔者采取举牌子站队的游戏,一步一步抽象出其本质属性,用数学方式表达,让学生理解。
[片段赏析]
师:大家真是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吧!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站队”。
(1)学生当裁判,玩游戏:
请拿有12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左)
请拿有18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右)
(个别同学站位出现问题,请全体同学做裁判,1、2、3、6号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 学习集合图:
生:让1、2、3、6号站在中间。因为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按照站位把纸片贴在黑板上。为了区分开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我们该怎么呢?
生:圈起来。
师:对!可以用圈将它们的因数分别圈出来。这种方法叫集合圈的方法。
师:左边、右边的大圈表示什么呢?(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师:两个集合圈交叉重合的部分表示什么?(生:公因数)
片段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互动交流,理解公因数应该站在哪个位置,之后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之后及时提问:为了区分开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我们该怎么呢?这时得到画圈的方法,进而揭示集合圈方法的概念。这一处理,相信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集合圈,并能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