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2021-09-30柳杨繁唐淑玲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高校

柳杨繁 唐淑玲

摘  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因此,我们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本文就此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意义、价值传统文化进入高校的途径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校;政治教育

引言:作为高校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得到学校与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贡献,才能成为一个有精神、有信仰、有灵魂的人。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中的很多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应该结合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并不是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甚至有很多老师对于其中的道理也不能够清晰地讲解出来。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以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迫在眉睫的事,随着真正的文化传承者相继离世,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存在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要加快促进下一代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与西方截然相反。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是上千年前所作出的,但是做人的根本是不变的,老祖宗几千年的文化与思考的累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二、中国传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效课堂

若想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很好的结合,那么就需要便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在以前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中,学校大多把内容安排在语文、历史这类科目中。这样不能把内容进行系统的串通起来。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让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立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1]

(二)优化思政教师的文化素养

想要在高校中顺利开展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思政教育课程,首先要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上来。目前,很多思想政治教师都不具备足够的思想道德职业修养,在课堂上不能够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述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能够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众多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素质素养能够深刻地影响孩子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就是要从家庭进行传授,其中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环境中,学生能够快速直接的领会到一些传统文化的观念,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因此,合理建立家校合作制度,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工作深入到受教育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意识,最终达到将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教育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具体表现为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只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信念,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只有强大的的精神滋润,一个人才有前进动力。大学生是民族的栋梁、未来祖国重要建设的主力军。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大学生自觉践行中国精神,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中国人民才有连绵不绝的动力。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丰富其精神世界,同时塑造自信、旷达的精神。

(二)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几门简单的课程,而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以强大精神动力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才能筑造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中国力量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品格,使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战胜艰难困苦汇聚成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走好中国道路的重要基础

中国道路,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精华、历经一百多年探索奋斗的历史选择。走好中国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握历史,面向未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组织教学,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国情,正确认识历史,提高道路自信,引领大学生走好中国道路[2]

结论: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古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属于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各种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时至今日,我们仍从其中汲取着知识和能量。相关部门应全力配合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提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荣芳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公关世界,2021(06):143-144.

[2]郭亭亭.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路径[J].学园,2020,13(32):79-80.

猜你喜欢

政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高校
高校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