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30舒锐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运用游戏

舒锐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其生动的形式、夸张的动作、吸引人的情节来体现教学内容,不仅使教育过程变得有趣,也会使孩子提升想象力,增强积极性,并通过游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长期的实践证实,合理运用游戏教学,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运用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幼儿园教育来帮助孩子们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日常生活技能。由于幼儿没有足够的自控和认知能力,不能像学校教育那样灌输知识,而是需要采取容易让这个年龄段孩子接受的方法来让他们获得必须的知识,游戏教学正是这个阶段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有趣的游戏对孩子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以游戏的方式来传授基础知识、生活常识,引导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孩子情绪变动较大,教师可以借助温馨的教学情境,帮助孩子尽快能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思考,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在幼儿园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许多问题,影响到教学效果。但基于幼儿形象化、具体化的认知特点,使他们更容易被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以此为依据来设计游戏环节,选择多种游戏类型,努力将教学和游戏结合,增加各个环节的趣味性,使幼儿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并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强化教学效果。

二、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对幼儿园教育的关注,不少幼儿园已开始尝试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但多数仍遵循小学模式开展教学,将游戏视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很难让幼儿从中体会到快乐。一些教师将游戏视为纪律管理的方法,规定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参与游戏,手段过于生硬,将其变为教学工具,减少了幼儿对游戏的实际参与度,也扭曲了游戏教学的本意,无法释放孩子的天性,也使游戏教学形式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学逐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提前打好基础,但在教学手段选择时,未能考虑到孩子的特点,过于枯燥,再加上教学结束后还布置了不少学习任务,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不利于天性的发展,甚至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时,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孩子在游戏中的启发和引导,影响到孩子的参与积极性。

游戏不仅是娱乐手段,也含有一定的游戏精神和内涵。在鼓励孩子参与游戏的同时,需要他们能体会到这种精神和内涵,并能逐渐理解和在生活、学习中运用。这种精神和内涵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还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幼儿园阶段设计的游戏,多数是帮助激发孩子对今后将要学习的各门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模仿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听觉和反应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注重挖掘游戏精神,只是单纯的利用游戏来调动教学气氛,并不愿意深入开展游戏活动,怕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一些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反复开展同一种游戏,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参与兴趣,更不用谈对游戏精神的感悟。

三、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的策略探讨

(一)构建游戏教学意识

游戏教学意识是每个幼儿园教师应首先构建完成的,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全面体现游戏的价值。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过于注重教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未能深刻意识到游戏对于教学的关键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幼儿学习效果。幼儿教师应树立游戏教学意识,深入挖掘游戏优势,积极引入各类型游戏,为孩子们营造极具趣味性的学习空间,明确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幼儿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投入游戏活动中,增强幼儿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综合素养。

(二)提高幼兒积极性

幼儿园是幼儿平时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应该兼顾学习场所和家的特点。基于此,幼儿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尊重、理解,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幼儿的学习领域,要注重幼儿成长发育的均衡性,关心幼儿的日常生活、成长情况。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感受学习乐趣,帮助幼儿消解初入幼儿园所产生的陌生感,使其能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使幼儿能够始终在舒适、和谐、温暖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强化幼儿对幼儿园的亲近感、归属感,增强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幼儿的差异性

不同的幼儿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应重点关注个体性差异,充分掌握并了解不同幼儿在各方面能力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增强幼儿教学效果,幼儿教师还可以将教学与游戏进一步融合,引入各种类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幼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确保每个层次、每种个性的幼儿都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宜的游戏环境。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幼儿教师还应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个性化;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制订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莉.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融合[J]. 考试周刊, 2018(49):193-193.

[2]岑娥.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侯宁宁.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195.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运用游戏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