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对现实需要的呼应

2021-09-30徐惠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现实中学语文

徐惠兰

[摘 要]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形势发展需要,中学语文学科也在相应地开展课堂革命,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和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把语文学科的教育功效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学;语文;呼应;现实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会议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本文结合作者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等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从当代国际形势发展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风云变幻加速的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信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也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今年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让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风险增大,人类生存,生命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师要随时关注国际局势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发展,把国际形势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时代发展教育适时恰当地穿插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文学无国界,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以开阔学生眼界和格局,增进国际理解和认识,把自己和人类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来看,我们坚定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社会主义思想也在引领中国走向富强。实现中国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越来越清晰。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国情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总体上看,正是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斗争依然复杂尖锐,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随时研判意识形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气,始终释放正能量。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保证我们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的发展展望未来。

从当代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本质的目标正在扎根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就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化要求,是我们新课改的指针。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主要课程,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语文教学重在于让学生掌握汉语言和汉语言的表现形态,训练学生利用汉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汉语言,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加强学生文化修养,陶冶他们高尚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塑造出高尚的灵魂。

语文学科传播的是先进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语文教学应当高举人文和科学两块牌子,跟进时代,适应时代,弘扬时代精神。

二、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会议强调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要求,除了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等基本指标外,更多地强调语文学科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及能力为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维,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为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由此,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必然走上生本教育的道路,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也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穿插国学教育,对国学的学习本身就是打开语文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初中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对初中生立志学习和砥砺品质意义重大。我们要发挥语文教学的天生优势,弘扬国学精神,使学生受到国学熏陶,积淀国学底蕴,从中吸取做人处世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心灵打上真善美的底色,成为心灵美好的拥有健全人格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初中语文的最核心的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及素养,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汉语言真正成为学生的母语,心灵的根,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丰富内涵。

三、适应和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初中语文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基于学生未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学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

初中语文的学科建设要从工具性、民族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着手。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使我们学习一切的基本工具,其工具性的地位不可动摇,以往把语文课当作工具性的教学不能放松只能加强。

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学要进一步强化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创新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教学。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浓郁的学科,语文课堂更具有课堂文化,更富有人文精神。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特征,加强人文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多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我校建校十年,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展示、点拨梳理、当堂训练”的“五环”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收获颇丰。“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小组学习”组织有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分享展示”能最大限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点拨梳理”让学生学会了总结,归纳概括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当堂训练”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使教学双方心中有数。“五环”教学模式,理念先进,科学。推广应用,语文教学园地,必将生机勃勃,硕果累累。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愿,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学习,从原来的部分学生学习变成了全员参与课堂教学;而课堂也从沉闷走向了活跃,从各行其是变成了热烈地讨论。使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改以往教师一人讲、学生若干听,在校做作业、回家就是玩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总之,语文学科就要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统领地位,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把语文学科的教育功效落到实处,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珊丹.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79.

[2]麻山宝.中学语文教学随感[J].青海教育,2020(Z2):55.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现实中学语文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