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绘画教学策略探讨
2021-09-30林静
林静
[摘 要]美术绘画教学涉及多种要素,如何将这些要素进行科学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绘画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做出一番探索。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察品鉴、创意想象、自主创作和成果展示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基。
[关键词]绘画教学;核心素养;观察品鉴;创意想象;自主创作;成果展示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26-02
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绘画是美术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然而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绘画等于临摹的现象成了教学常态。学习活动缺乏创意,学生参与绘画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形式上进行革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染和熏陶,获得快速成长力量。
一、观察品鉴,搜集信息资源
绘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让他们在观察、感知、想象、创作中完成情操的陶冶,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观察是绘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观察是认知的萌芽,是思维活动的初始阶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事物的特点、属性和用途,对学生接受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绘画活动之前,教师要从学习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观察。当学生产生观察冲动,能够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观察时,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色彩的冷与暖》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色彩变化来表现画面。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主题和内容有更精准的把握,教师首先展示两幅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色彩,一幅是冷色调作品,另外一幅是暖色调作品。冷暖色调都是通过颜色呈现出来的,所以学生必须进行细致观察才能有更精准的判断。很快,学生对这两幅图有了初步感知,一边观察一边做笔记,从中获取了很多信息资源,为接下来的绘画做好了铺垫。
观察品鉴不是随意的学习活动,它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观察之前,教师要给出具体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观察过程中,教师要从方法技巧方面展开指导,让学生有序观察,关注作品细节,掌握作品特征。观察之后,教师要对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当观察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能力生长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创意想象,增加绘画题材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知。观察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能够吸收到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些想法,这时想象就会发挥积极作用。四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他们的想象力异常丰富,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点,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充分想象。当然,想象活动是有一定依据的,不能随便乱想。学生的想象必须契合绘画主题,必须是合情合理的。
学习《画家的调色板》一课时,教师首先从题目着手让学生进行充分想象:“大家是否见过画家,他们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吗?大家又是否见过画家画画,他们会用哪些工具?画家最常用的调色板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会如何利用调色板进行绘画呢?”这样的问题设计紧贴学习主题,给学生留足了想象空间。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猜想,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发挥想象,完成了认知体系的构建。
绘画教学需要想象打底,语言描述夯实,实践进行延伸。想象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迅速被激活,但如何将想象的内容呈现出来呢?这就需要语言描述作为具体手段。当学生能够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具体事物描绘出来后,图画表象就形成了,再绘画时,学生只要按照想象的内容进行实践就可以了。
三、自主创作,彰显学生个性
当前,小学绘画教学貌似陷入了一种固定模式中,绘画即临摹。学生展示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绘画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出认知误区,将临摹作品改为自主创作。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创作的能力,再进行临摹学习显然已经无法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了。自主创作是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学生经过深度加工形成具体作品。绘画课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绘画作品,没有作品,课程教学就会显得空洞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学习《蔬果的剖面》时,教师借助谈话导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大家知道父母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吗?你的爸爸妈妈知道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吗?”通过交流探讨,学生很快进入了思维状态。教师趁机展示各种蔬菜水果模型,让学生在观察中逐渐触碰到不同水果的剖面特点。学生对水果的熟悉程度是比较高的,很快就记住了蔬果剖面的特点。教师瞅准时机,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创作:“五一劳动节快要到了,为了表示对爸爸妈妈的感谢,请大家结合这节课的主题,给爸爸媽妈准备一张特殊的贺卡吧!”学生全身心投入,自主创作悄然发生。
学生群体存在个性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自主创作的基础和保障。绘画过程中,学生对色彩的选择、线条的勾画、框架的搭建都会呈现差异性,这是他们的个性体现,教师要予以尊重。唯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将他们的创作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四、成果展示,形塑美术素养
绘画教学中,成果展示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影响。绘画作品是学生智慧和心血的体现,如果不能展示出来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践踏。传统的成果展示,流程相对简单,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学生观赏,这样的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也不能体现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对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革新,小组评比、推优展示就是不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生本教育思想。
《趣味游乐园》这节课主要是借助观察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游乐园的设施标志、游乐园的设计草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美术之间的密切关联。课堂导入后,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游乐园,并运用绘画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既新颖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绘画结束后,作品不署名,学生进行观赏并投票,选出最优秀的十幅作品。然后小作者认领画作,并对作品内容、形式、构造等进行细致讲解。从本质上来看,趣味化的成果展示其实是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在作品欣赏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形塑,对学习主题也有了不一样的感知和把握。
借助成果展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他们边绘画,边学习,边提升。在训练展示中,学生身心受到了熏陶,素质修养得到了提升。
绘画是一种以纸笔为载体,借助色彩、造型、构图等手段,表现一定形象的学习互动形式。绘画教学具有神奇效果,它对展现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其智力水评和欣赏水平有很大益处。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升级,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去体验美术的内质美,从中汲取正能量,为美术素养的升级铺路。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