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1-09-30雷唤雨
雷唤雨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此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其中,问题式教学法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意义和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089-02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inshan Nine-year School in Mi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EI Huanyu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my country's teaching career has ushered in higher challeng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system,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has also been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raditional instillation teaching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actively innovate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mong them, th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has won the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ing workers. Based on this, the following will tak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s a carrier,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strategies of th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Keywords】Problem-based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Reading teaching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激烈的交流和探究,分享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问题式教学法较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探究。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真正彰显学生的主人公地位,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最为显著的意义就是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具体来说,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一个过程,通过问题的设计、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直至解决问题。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知识,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真正成了语文阅读的主人。除此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整体教学氛围过于沉闷、乏味。而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更加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学习,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可见,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十分重要且必要。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探究,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而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未知事物有著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教学《桃花源记》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精心设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探究,如:“同学们,武陵人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以此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自主进入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需要让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感受武陵人的心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时,风格不受限制,但是要注意问题是否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逐步深入设问,引导进入阅读
所谓逐步深入,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由浅至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并在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中收获知识,而不是直接灌输全部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这样学生才能集中自身的精神,对接下来的学习起到极大的帮助。例如,教学《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当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大致感知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文中有哪些描写背影的句子?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3.作者的“泪如泉涌”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4.作者是否真正理解了他的父亲?成为父亲之后的作者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呢?请同学们说一说。让学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围绕问题展开阅读、思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深入文本,对其进行细致探究,并且阐述个人的想法。如此,就可以顺利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三)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教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对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问题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做到集思广益,切实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各个学习小组设计以下问题:1.为什么作者要特意写一篇文章,强调自己的儿时生活呢?2.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表示出来吗?3.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让各个小组带着问题展开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发现,各个学习小组十分积极,组员踊跃发言,纷纷就个人的想法进行交流、分享。完成上述环节后,教师再让各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带领学生归纳、梳理问题的答案。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形式得以优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彰显学生主体,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问题式教学法的价值和优势,并且找出其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促进二者的有机整合,最终实现高质量阅读课堂的构建。具体来说,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深入设问,引导进入阅读;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學习、探究,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牛佳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6).
[2]曹玉芬.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2015(06).
[3]孔德勤.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2).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