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引领发展 坚持成就特色

2021-09-30赵庆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

赵庆军

[摘 要]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淀、办学优势的弘扬和办学个性的彰显;也是学校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文化的形成既需要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又需要多种活动作为载体;既需要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更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要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吸纳新的文化因素,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 理念文化;精神文化;作风文化;秉承创新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理念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向导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外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能否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任何成功办学的学校都有自己先进的理念文化。办学理念的源泉是实践,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教育的实践中经过理性思考而丰富和修正的文化。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其学校特点的适应性、学校传统的沿袭性、鲜明的时代性。

我校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以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理念:“爱和信勤灵恒”。“爱”,即仁爱,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教育的核心。“和”取自《论语·学而》中的“和为贵”,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要融洽、和睦。“信”取自于孔子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意为诚信,诚实,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也含有信崇真理,追求信仰之意。“勤”取自孔子《论语》中的“天道酬勤”,“勤”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禀赋。勤学好问,勤能补拙,这是师生遵循的信条。“灵”,意思是要灵活,有灵性,灵敏,不要呆板,不要拘泥于固有模式,思维要灵活,善于变通。“恒”字取自“学贵有恒(来源于《论语·述而》)”,意思是永久、持久,要有恒心。

学校选取的“爱·和·信·勤·灵·恒”这6个字,均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多年来形成的优秀品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用意在于希望全校师生人人有爱心,爱党爱国爱人民,师生和谐相处,诚信友善,勤勉进取,机敏灵活,立永恒之志,兴人生大业,实现美好梦想。

二、精神文化是发展的动力

精神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一所学校能够利用共识的精神去引领统一的行动,那其发展和崛起则具备了先决条件。我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倡并逐渐形成了以“团结协作、推崇认真、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

精神是一软件,不是公式定理,其形成和影响也是无声无息,潜移默化。要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必须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教育。

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备科组长代表本组教师把本学期的计划措施、奋斗目标等公布于众,以此提振精神。班主任要代表本作业组教师宣读本班的学年目标和措施,他们的目标和措施体现了推崇认真、追求卓越的精神。另外,还通过教师培训、集体学习、案例反思、理论笔记等形式,将这一精神灌输在每一位教师的头脑中。

我校的师生无时无处不在受着“精神”的激励。走进校门,“追求卓越”四个大字耸立在教学楼的上面,楼道里的“拼搏铸就辉煌,刻苦换来进步”等字样,教室里、宿舍里等都张贴着包涵这种精神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宣誓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其精神文化的外现形式。“中考动员大会”上“我们用自信承载命运,靠意志创造辉煌,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让青春在六月闪烁光芒”的誓词豪情万丈,让人热血沸腾。在每一天的早操后、课前和班会上,都有班集体宣誓:“用拼搏改写人生,用信念铸造辉煌”等。一句句肺腑之言,敲击着每位师生的心坎,激荡起胸中的豪情。

三、作風文化是发展的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浓烈的学习风气,这是保障。然而,风气的形成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谁若想让风气在一个集体里有立竿见影或只是靠制度来约束以达到优化作风的目的,可能是错误的。因为,集体是个体的集合,但绝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每个个体由于文化、思想、品质、性格等的差异必将在作风上参差不齐。但高明的领导应该能够使不同个体的作风“在终点相遇”。

“严、细、快、实”是我校的工作作风。我校是农村初中,很多教师学历不高,无论在能力还是经验上都远不达标。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把提高师资水平和保证教学成绩作为双重任务。不高的师资水平和优秀的教学成绩本是矛盾的,要把这一矛盾解决好,就必须在作风、干劲、务实和规范上大做文章。我们制定并严格落实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学常规细则和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成立了督导室,由专人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在“教学百花奖”评比、“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过关课”“说课”“微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中,都制定了严格、细则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打造精品课堂,体现了“严”;在偏科生、边缘生、尖子生的培养上,教师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帮助找回失掉的每一分,这体现了“细”;当天的练习和试卷当天必须批改完,体现了“快”;在避免形式注重务实的原则上常抓不懈,体现“实”的作风。

在2019年国庆节期间,学校组建了200多人的师生合唱团,代表全县参加全市“歌唱祖国”大型歌咏比赛。学校深知合唱团肩负的重任,也深知组织这么庞大的一个合唱团需要多么严明的纪律和行动的高度统一。在排练时的每个合唱队员,即使汗水流到眼里、苍蝇叮在脸上、腿脚站得麻木了都一动不动;规定什么时候到排练场地半分钟都不能迟到,哪个队员的音调唱不准,练唱多少遍都不会放过。由此,一曲《聊城颂》唱响了江北水城。这不能不说是“作风文化”的作用。

在我校文化中,还有“静、专、思、主、活”的学风。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趋强烈,喧嚣的“减负”声好像已经淹没了诸如“时间加汗水”“勤学乐学”“严字当头”等号子,这多少有些矫枉过正的意思。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刻苦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勤学乐学、潜心专心。

“静”主要体现在场所安静和内心平静上。要求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有序,不大声喧哗、打闹、跑动;心要静,态度要端正,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刨除私心杂念。

“专”是指学习集中、专心致志、凝神聚力,做到效率高、节奏快。值班教师在自习课上查抬头率,以此作为班级量化评比的内容之一,他们对“专”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思”是说刻苦钻研、善于思索、探究学法、融会贯通。要求学生遇到问题要先自主思考,实在不懂得再请教;要善于归纳总结,探究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掌握技巧方法。

“主”是说自主计划、主动学习。“活”是不做做题的机器,要灵活应用知识,精通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四、坚持是形成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

正因为文化是一种内涵和底蕴,绝非“一日之功”、立竿见影。它是一项非常浩大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不会自然生成,也不会一蹴而就。既需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又需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既需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又需要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从我做起;既需要选准时机、高潮推动,又需要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坚持是形成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要坚持。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坚持特色的必要举措。富有特色的文化环境使师生目之所及、足之所涉、耳之所闻都能够受到浓烈的感染和熏陶。环境文化常常起到滋润师生心灵的作用,可以教育、引导、熏陶、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言行,我们根据不同年级成长的特点,在学生区每一层楼都设有不同的教育主题,画面直观生动地展现了中外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名人名家的生平介绍;在实验楼和学生区我们挂起了近百块的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宣传板,每层楼都有名人警句的大字嵌在墙壁上,时刻感染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进取;有不同年级的学生书画作品展示在连廊中,将写有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的铜字挂在教学楼的明显位置,每面墙、每条标语、每一扇门、每条小路、每个角落都具有该校特色的文化,让全校师生感受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勃勃生机。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坚持特色的有效载体。学校将文化播撒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春风化雨般滋润师生的言行,通过活动影响人,改变人。如,通过举办优质课、征文、演讲等比赛,培养师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评选各类模范,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通过“论坛”,来交流思想,升华认识。随时寻找并抓住各种可能的机会,庆祝、奖励和表彰员工符合学校文化的行为,如某位教师的论文发表了、获奖了,某教师评选为教学能手了,某老师被评选为优秀教师了等,都要举行仪式来庆祝。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组织师生的娱乐、联欢等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加强团结,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改善和创造校园文化的实践中来,我们让学生自主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我心中的好同学”演讲比赛、“学校文化用语”征文比赛、“五四之光”联欢会、“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庆元旦文艺汇演”“队列体操比赛”“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展览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使其产生满怀喜悦的成功体验、基于内心需求的情感体验和对于自身的潜能充满自信的实践体验,在文化实践中真正受益。

坚持要以制度为保证。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具有限制性、强制性和惩罚性。学校组织实施制度,就是把成员的价值观、道德、精神、行为等统一起来,让文化定型。制度被长期执行下去,就可以使教师的行为成为自然习惯。如学校精神文化中的“团结协作”,我们在制定学校奖励制度时就规定:发放奖金时,首先要看每个学科组的成绩,不是按个人的成绩。即使你个人的成绩是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如果你所在的学科组成绩最差,计算绩效时要按你学科组的平均成绩。以此来激励教师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坚持需要监督机制来促进。我们实行了“督导评估”管理模式。成立了督导室,从教职工中抽取代表组成6個督导团,对校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习惯,学生的早操、午休、晚就寝、违纪情况,校园环境、公共场所卫生等,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了学校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创新是坚持特色的有效途径。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经验,但由于经验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下形成的,死抱经验,不敢越雷池一步虽不会出现大的错误和闪失,但可能导致落于窠臼、守旧不化的结果。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的改变,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探索、再挖掘,贵在求新求变。

创新有时还是对经验的否定。在某种措施的推行中或“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特定阶段形成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不合时宜,我们当然要否定。

总之,在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有新的文化因素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我们对自己经时间考验而形成的文化既要秉承、改进,又要清醒地认识新的挑战和机遇,站在一定的高度,着眼于学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本校的“文化特色”不断孕育、扎根、发展、巩固和完善。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校园足球文化之精神文化建设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六曜与日本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