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提梁石瓢”的传统韵味与大气追求

2021-09-30沈枫

山东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瓢泥料紫砂壶

沈枫

紫砂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正德年间诞生起,紫砂壶创作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明清两代至民国,在制壶艺人们的努力下,大量经典款式的出现使紫砂壶艺术形成了稳固的根基和明确的艺术标准,为紫砂壶艺术未来的发展与创新指明了道路。

清朝道光年间的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对紫砂壶经典款式的创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他所设计的十八款壶型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石瓢壶”与“提梁石瓢壶”均是这十八款壶型中的一种,这也是曼生所设计的唯一一款重复的壶型,可见曼生对“石瓢壶”的喜爱。图1“大提梁石瓢”是将经典的壶型均匀地“放大”了,一方面,“提梁石瓢壶”的特征得以呈现地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作品的艺术个性,表达了新时代紫砂壶创作的大气追求。

图1 大提梁石瓢

1 石瓢之形中的大气追求

“石瓢”又称“石铫”,早在宋朝便已出现,最早见于大文豪苏轼所作的《试院煎茶》一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轼极爱吃茶,被贬至宜兴教书后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的味道更好,遂就地取材设计了一把“铫”,被后人称作“东坡提梁壶”,是后来“石瓢壶”的早期雏形,因苏东坡的参与而具有文人化气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陈曼生在“东坡提梁”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更趋于艺术化,经典的“石瓢壶”就诞生了。这一壶型一经诞生便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后又衍生出景舟石瓢、汉棠石瓢、子冶石瓢等,“提梁石瓢”则为曼生所创。

这把“大提梁石瓢”直接继承古典之形,壶身为标致性的金字塔形,底宽顶窄,浑厚沉稳,又不乏灵动之气。作者对壶底部及两侧转角进行了调整,底部呈现出弧度,中间部分较为平整,可保证壶平稳地置于平面之上,两侧则微微翘起,显得尤为活泼,并通过与所置平面保持一定距离形成虚实结合的空间感。筒身弧面与底部之间的转角非常圆润,使作品的气质趋向于温润随和,以此来体现出作品的大气。

筒身部分较为饱满圆润,越向下这种特征就越为明显,两侧壶腹的线条也带有微微的弧度,与底部线条自然的衔接。整个壶身左右对称,线面结构十分清晰,外部轮廓线条为曲线构成,流畅缓和又利落干净,弧面饱满挺括,集刚柔于一体,十分大气,亦呼应了创作对大气的追求。

简约的圆形壶盖覆盖在壶口处,与壶身严丝合缝。上部镶嵌线条较粗的拱形壶钮,与壶身造型相互呼应。壶嘴下部线条笔直,上部线条则略带弧度,与壶身如同一体打造而成。圆形的提梁立于壶上方,两侧镶嵌在壶肩部,提梁的线条在两侧较为纤细,越向中间则越为粗大,这样的变化使提梁不会过于呆板,线条自带延伸感,气息在提梁之上可自然地流动起来,为作品带来动感之美。

“大提梁石瓢”基本按照传统的“提梁石瓢壶”设计而成,不同之处一是作者对壶身线、面与角的调整,使作品看上去更加浑厚古朴,是对“石瓢壶”经典气质的加强;另一方面是壶嘴、壶钮与提梁三者被“放大”了,增强了作品的线性美感。

2 传统韵味中的艺术底色

“大提梁石瓢”在泥料表现上更具传统韵味,彰显了紫砂壶艺术的基本特征。古雅华美的棕红色遍布壶身,微微的橙红色调使作品看上去朝气蓬勃,神采奕奕。泥料细致干净,使壶体各处都是光滑细腻,淡淡的光泽和其中若隐若现的砂质纹理则更显淳朴之美。此壶没有多余的装饰,是一件典型的光器作品,在泥料表现上要十分严谨,才能彰显光器作品的特征与品质。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喜庆之色、高贵之色,象征的是中国独特的古典大气之美。用此种泥料一方面是继承了紫砂壶创作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烘托作品“大”的表达,使作品具有一种源于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就自然能形成大气稳重之美。“大提梁石瓢壶”从继承传统出发,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有的只是对东坡先生与曼生创作的尊重,有的只是传统艺术形式久经岁月洗礼后沉淀下来的骄傲。此件作品可以说是“胆大心细”,充分展示了“石瓢壶”的造型结构特征,展示了紫砂壶的艺术自信与不懈追求。

3 结语

“大提梁石瓢壶”令人感受到紫砂壶创作的新时代风貌,作者以优雅、温和等传统气质为标准,塑造出一件大气之壶,体现了紫砂壶艺术与中华民族之心胸,将“提梁石瓢壶”这一款式发扬光大,带人们领略紫砂壶创作的智慧以及东坡、曼生带来的文人精神。

猜你喜欢

石瓢泥料紫砂壶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简述《君子石瓢》的前世今生
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