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

2021-09-30潘立新宗克强张良祥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5期
关键词:冰球后备俱乐部

潘立新,宗克强,张良祥,李 凯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 冰球运动概述

1.1 我国冰球运动开展现状

我国冰球队在1956年才开始参与国际冰球比赛。20世纪90年代,冰球运动在我国逐渐走下坡路,冰球人才储备捉襟见肘,冰球人口逐年递减,在国际赛事中逐渐跌下神坛。我国冰球运动储备库齐齐哈尔冰球运动发展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冰球发展逐渐进入“冰冻期”,冰球竞技能力始终无法突破。2014年,齐齐哈尔冰球迎来“曙光”,由企业资助的“中国龙之队”在冰球赛事上捷报频传,我国冰球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冰球赛事竞争力稳步提升,但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后备人才发展不足的困境。

1.2 冰球运动人口情况

冰球运动人口可以直接反映冰球运动的发展程度。对比我国与冰球强国芬兰、美国的冰球注册运动人口可得出表1。

表1 中国、芬兰、美国冰球注册运动人口对比

芬兰有冰球人口73 374人,其中青少年注册冰球运动员39 795人,占冰球人口的54.24%,占总人口的0.72%;美国有冰球人口5 567 171人,青少年注册冰球运动员322 105人,占冰球人口的57.86%,占总人口的0.0985%;我国冰球人口数量为2 764人,冰球运动员实际注册人有2 273人,其中青少年运动人口在总冰球运动人口中相对较多,约占82.2%,而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青少年冰球运动人口占比微乎其微。

通过对冰球运动人口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从事冰球运动的人口微乎其微,与国际上冰球运动强国差距甚大,冰球后备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冰球运动的长足发展。

1.3 冰球赛事战绩情况

与冰球强国芬兰和美国相比,我国冰球队伍在世界冰球锦标赛上的成绩惨淡,这也充分显示了目前我国冰球运动的落后。(表2)

表2 2011—2019年中国、芬兰、美国冰球世锦赛排名

1.4 冰球裁判员储备情况

冰球赛场上裁判员是比赛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为竞技体育提供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从冰球裁判员的储备来看(表3),我国裁判员储备数量不足百人,依靠仅有的国内裁判很难开展大型的冰球赛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冰球项目的发展。

表3 中国、芬兰、美国裁判员人数对比

2 我国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举国体制模式

计划经济时期,为了短时间提升我国冰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我国实行了举国体制,提出由国家进行统一培养,这种模式是直接由当地政府下属部门管理,逐步由体校培养转向市体队培养,再到省队培养乃至国家队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举国体制这种模式也被证明了具有诸多问题。相比于其他优势体育项而言,冰球运动对于家庭及青少年本身不具备吸引力,加之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相当有限。受困于固定、落后、粗暴的模式,冰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相对较低,曝光度也不高,运动员退役之后缺少足够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导致多数家庭不支持、不愿意让青少年从事冰球学习,更愿意让其学习乒乓球、排球等运动,导致从事冰球的青年人才培养体制遭遇较大冲击,冰球人才匮乏,持续低迷。

2.2 体教结合模式

相比于举国体制,体教结合就是将体育培训与教育有机结合,针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计划性的培养,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培养模式。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在训练的同时能兼顾文化学习,两条腿走路,可以有更多的发展,家长也放心让青少年学习冰球。体教结合可以明确等级培养机制,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将体育资源和师资教育配合起来,节省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创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儿童青少年从幼儿园开始进行冰球运动训练;小学期间( 5~11岁)利用周末,一周练习1~2次;初中阶段(11~14岁),青少年背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应训练量相对减少;高中阶段(15~18岁),由于冰球训练相比于其他项目条件更差、训练时间更长,受制于升学压力,高中冰球项目参与人数骤降。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备的大学冰球联赛,缺少相应的冰球人才培训梯队,导致冰球发展出现断层。在世界冰球迅猛发展的今天,冰球运动建立像中国男子篮球联赛及中国男子足球超级联赛、排球超级联赛这些大型的联赛体系,将有助于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和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3 俱乐部培养模式

20世纪,我国开始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建立俱乐部培养模式,依托俱乐部,培养更多的职业冰球运动人才,提升选拔机制。俱乐部培养需要联赛形式作为支撑,其资金主要源于国内大企业的赞助以及赛事冠名,通过将体育与商业结合,发挥体育市场的潜力,进而为冰球选手提供更加专业的培养。俱乐部负责提供给青少年运动员技巧训练、课程安排及训练模式等内容,我国也得益于俱乐部模式的发展,成立了国家俱乐部,选拔优秀人才。2017年5月,国家冰球俱乐部成立,实现了冰球运动由小俱乐部发展向国家俱乐部发展,这一变化也推动了我国冰球运动更趋向于职业化。

2.4 家庭培养模式

家庭培养模式就是个人培养模式,由于我国体制教育与训练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目前家庭培养模式的培养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没有政府的资助,这种模式不会受到选拔机制的束缚,由家长专门聘请教练指导青少年学习,更适合青少年初级阶段学习。其训练模式以家庭为主要指导模式,在训练的指导上家庭具有较大的决定权。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初级阶段,随着球龄的增加,这种模式的人群会越来越少。家庭培养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对青少年冰球学习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能够极大地推进青少年冰球运动的开展。

2.5 留洋培养模式

留洋培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小在国外俱乐部训练营训练,系统训练选拔进入职业队伍;另一种是具备一定实力后加盟国外俱乐部打球。这两种模式能使青少年接受更加专业的指导及训练,可以使其自身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提升竞技能力和自身实力。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训练设施、训练方式等方面更加全面、有效,这一点从我国其他运动如足球、排球中可以看出,这对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来说更加直接有效。

3 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冰球队将在主场作战,我国冰球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水平,这就要求国家冰球队创新发展思路,在选材模式、训练模式、比赛模式、激励模式等方面做出改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大好发展机遇下以及实现我国冰球运动复兴目标的驱动下,应做大做强冰球运动,做好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推动冰球运动的创新发展。

3.1 冰球后备人才共育的体制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管控职能,加强对冰球项目的管理与把控,给予政策扶持,加大经费等资源的投入与整合。

3.1.1 颁布有关政策,通过政策给予青少年冰球运动人才帮助,协调多方力量,予以支持;同时将冰球运动列入发展计划,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保护。学校体育教育要将冰球项目列入教学计划,尤其是缺少冰球教学基础设施的中小学,应当增加购买相关器材和场地设施的经费投入,加强场馆建设,开放场馆,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冰球项目,打造特色青少年冰雪运动专项活动,提高青少年参冰嬉雪的热情,提高冰雪项目的参与人群数量。

3.1.2 冰球项目进课堂,提高冰球运动“热度”。冰球项目进课堂可以提高冰球运动普及程度,打造冰球教学基点校,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新教学模式,全面开展校园“冰雪 5 +5”特色活动。加强校园冰球训练设施、训练场地建设,改进冰球教学模式,保证学生每天的进行冰球练习的时间。将冰球运动融入教学日常,深入开展校园冰球运动文化建设,让冰球生活化,烙入学生日常生活。加强校园冰球俱乐部建设,推广冰球运动,边普及边提高。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关注大学生体育人才的培养,通过传帮带作用,将冰球运动更好地传播下去。

3.1.3 打造体育、教育、社会力量协同培养模式,形成冰球人才培养强有力“靠山”。后备人才培养建设中单一模式培养已经过时,需要探寻一个协同合作的培养模式来满足冰球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充分加强体育、教育和社会力量三者的协同合作,体育系统要将“办体育”转变为“管体育”,这就需要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协调,探索人才共育机制,联合社会力量打造冰球精品赛事,联办冰球专业队伍,夯实人才培养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加大社会资金扶持冰球运动,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冰球产业,加大冰球场馆设施建设等。

3.2 实现冰球人才培养的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一直都由国家统筹发展和管理,这种单一的模式限制了运动项目人才培养的发展,尤其近年来冰雪项目人才储备情况不容乐观,想要实现冰雪强国梦,就要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冰雪强国深入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探索冰球人才培养共育机制,以学校为依托加强冰球人才培养系统化,建立冰球运动员档案,制订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计划。我国应努力实现冰球人才培养“四级贯通化”培养,实现各阶段校园冰球俱乐部对接联系,打造冰球国际赛事,缩短与国际冰球差距。

3.3 建立和完善冰球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运动员投身运动训练的根本催动力。目前我国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还有许多不足。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第一,解决青少年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学训矛盾。冰球后备人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运动员在学业与训练之间往往会被迫选择学业,这就使得我国冰球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因此在冰球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运动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重视教育的培养,重视训练与教育相互结合,在进行冰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兼顾文化课程的学习,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协调发展。注重青少年全面培育,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第二,建立冰球运动员学籍管理制度,完善冰球运动员培养选送体制;切实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人才投身冰球运动。

3.4 高端化培养并用模式

目前,运动员受传统训练限制,与国外冰球运动员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也导致了我国冰球运动长期停滞不前,我们应该引进更加专业的设备,包括训练设备、医疗设备以及视频辅助设备,实现从比赛复盘到训练计划、体能计划、真人实际模拟等多方面的改善,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高端化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运动员,给予运动员最好的训练、辅助训练及医疗方面的指导,通过采取知名教练及大数据分析各队伍现阶段的数据、状态,并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针对个人制订专门化计划,因材施教,更适合青少年的初期培养,并辅助于身体及身心测试系统,建立起人才档案。“高端化培养”需要更加高科技的手段予以辅助,这也是对目前训练方式的一种技术革新。我国应选取特点鲜明的队员前往国外学习,内外结合、新旧结合,推动我国冰球人才培养长效、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冰球后备俱乐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芬兰冰球战略2018~2022”解读与启示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