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作业错题订正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究

2021-09-29廖静波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实践探究

廖静波

摘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应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反思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生数学作业错题订正习惯养成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作业;错题订正;习惯养成;实践探究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很重要,它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课下,正是缺乏了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作业错题不断。有了错误就要订正,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业错题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面对这些错题,学生的订正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错题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作业错题订正教学,让错题不再是“费题”,而成为“珍宝”。

一、科学收集,培养习惯

在应用错题之前,教师与学生要先收集错题。班级内几十位学生,他们有不同的错题倾向。教师要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数学专用的纠错本,将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在整理过程中,要关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内课外的各种测试以及期中、期末检测。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整理下来,并在错题本上整理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将自己对错题的理解完整地写在纠错本上。在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时,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错题题目完整地誊抄到错题本上。针对试题或习题册上的错题,可以利用剪贴粘贴的方式。在错题本上要有审题痕迹,将原题目中影响解题思路的关键词句,用不同的形式标注出来。其次,重视错题原因的正确分析。学生对错题原因的分析和认知,能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在下一次遇到同类型题目时,思考曾经犯过的错误,避免同类错误的出现。小学阶段,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审题不清、概念不熟、基础知识不会、粗心大意、书写错误等。最后,引导学生写下题目的正确思路和解法。在学生认真审题,并对自己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后,将正确的思路写在题目旁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让错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思维纠正的作用。

二、重组错题,建错题集,督促学生定期复习错题

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学生的错误五花八门,教师在对错题进行讲评,督促学生订正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进行优化重组,建立错题集,指导自己以后的复习。我们知道,人的记忆是有缺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自己所做的错题会逐渐模糊,以致不记得,久而久之,学生依然会在学习中犯同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学生可建立错题集,将不同类型的错题进行归纳,随时翻看,定期巩固。首先,每一次作业将出错的题目抄录到“错题集”。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却贵在坚持,很多学生能做到一次两次,长时间积累错题却做不到。因此,教师要做到监督、引导、激励。其次,认真研究错题,标明错因。数学作业出现错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做题不认真”而出错,有的是“概念掌握不牢”而出错,有的是“审题不当”而出错,有的是“思维定式”而出错等。在摘抄错题时,学生一定要标明“错因”,并将正确的解题过程“附录”上去,便于复习查看。例如,在“根据文字描述写式子,并计算”的题目中,“100除25”很多学生会写成“100÷25”最后得出计算结果“4”。这一错误源于学生对“除以”和“除”两个概念没有弄明白。正确式子应为“25÷100”,結果为“1/4”。最后,定期翻看,巩固加深。错题集需要定期翻看,其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范畴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做中教,学生也在做中学。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观察类作业。给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和大脑,去发现和探索数学的奥秘。二是操作类作业。给学生布置操作类作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三是综合类作业。给学生布置综合类作业,使学生手、眼、脑、口并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物品,总结这些物品在形状上的特点,并尝试利用课堂上所学的剪、粘、折、拼等方法,实现这些物品在形状上的相互转换。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操作类作业,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和公式演算,计算校园草坪、操场、花坛等区域的面积。在学习“认识负数”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综合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生活体验等多种途径积累素材,以小组为单位,以“‘正’与‘负’的哲学”为题目设计手抄报,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进一步掌握“负数”的概念及特点,还能了解与“负数”有关的数学文化和人生哲理,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提升了数学素养。总之,布置实践性作业能帮助学生创新数学学习形式、拓宽数学学习渠道,从而以优化课外作业为契机,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作业订正的过程中,应懂得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找到最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寻找错因、改善思路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后,体会到作业订正过程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卢军壮.关于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订正质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26-127.

[2]苏云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错误纠错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41.

[3]郑秀芹.试论小学数学作业错题订正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27):111.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实践探究
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