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当好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2021-09-29张军红
张军红
纵观国内外发展大势,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充分挖掘14亿多人口的消费潜力,不仅是试点城市的重大任务,更是全国“一盘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部署。作为最早提议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权威专家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对此见解深刻,在与《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对话中,全面详尽地阐释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7月19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座城市被列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与其他消费城市相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特征?
王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化持续发展、全球消费市场一体化的产物。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美国学者爱德华·格莱泽等人在深入研究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消费市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消费城市”的概念。他们认为,城市要能够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拥有宜人的环境、富有美感的建筑,成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心,大型城市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宜居度高的城市发展速度要快于宜居度低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依托其发达的消费市场、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完善的消费环境,极大地吸引和集聚了来自全球的消费资源与消费人群,成长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城市的高级形态,是具备国际消费中心功能的大型城市,有着不同于普通消费城市的突出特征:
一是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功能。国际消费中心是一国最繁荣的消费市场,规模和能级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拥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还有涵盖购物美食、旅游观光、体育娱乐、文化创意、医疗健康、展览展示等的消费服务业体系,极大满足了本国消费者对国际化、高品质、时尚性的消费需求,也广泛吸引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二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高效的消费配置和带动功能。国际消费中心往往是全球著名消费品牌、各类消费资源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一国对外集中展示和输出本国特色品牌、消费文化的首要门户。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是一国以及全球消费服务业知名企业总部的所在地,是一国乃至全球范围消费资源的配置中心,能够对相关产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投资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带动全球消费品供给增长和服务能力提升。
三是全球消费发展的风向标,具有显著的消费创新和引领功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新产品、新服务、新时尚大量涌现,推动了国际消费中心成为新消费的展览展示中心、时尚发布中心、应用体验的中心,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而且使其成为引领全球消费扩张和加快升级的增长极。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王微: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提高,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国内外消费联动日益形成,以及城乡消费一体化格局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培育以消费为动力的新增长极,打造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链接和新型平台。
具体而言,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新动能。在“十三五”期间,超大规模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比较优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85%以上,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超过55%,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仍达54.3%。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实现消费的稳步扩张和持续升级,需依靠从消费中心城市到区域消费城市、再到广大城镇及农村地区的路径。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这就要求在原有消费格局的基础上,加快形成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集聚新的消费资源,进一步培育和强化其对更大范围消费的拉动能力,使国内市场成为吸引国际消费品和服务的巨大引力场。
第二,国内外消费一体化、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平台和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我国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开始从出口加工为主,逐步转向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和跨境消费的蓬勃发展,日益打破国内外消费在时间、空间上的时滞和梯度。一方面,大量消费品进口越来越集中在消费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物流基础设施发达的城市,建立了从国际到国内市场的快速通道和分拨渠道;另一方面,国内优质商品也借助外贸综合服务能力强、跨境电商资源集聚度高、专业市场群发达的城市寻求出口。以跨境电商为例,据统计,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0.5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5.2倍,年均增速为25.6%;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1.12万亿元,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增长16.5%。当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国内外消费一体化的双向通道及服务集群,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群以及中西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成为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将成为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实现地,进一步强化其集聚消费和内外贸“二传手”的双重作用。
第三,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重塑城市功能。随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大型中心城市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日趋弱化,城市功能也发生了深度调整,迫切需要一些大型中心城市加快城市功能的升級,重塑城市消费功能,形成并提升以新型消费和服务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功能,实现发展动力的顺利接续。
《经济》:其实早在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为何在今年最终确定建设试点?
王微:目前,在市场需求、商业技术、产业组织和消费政策等方面,我国已具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
一方面,居民消费升级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需求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13年—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467元提高到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429.6元提高到17131元;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拉动下,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提高到27007元、13713元。更重要的是,目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从注重数量满足向追求质量提升、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更多服务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以服务消费为例,2019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9%,比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大型中心城市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及其消费集聚能力提升,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根据我国居民消费增长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当城镇化率突破55%时,居民消费规模将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60.6%,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5.1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3%,表明城市已成为我国消费实现和增长的主要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向大型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集中集聚的趋势持续加快。2019年,上海、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1.5万亿元,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排在前10位的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国的23.7%,前20位城市占到全国的35.4%。
与此同时,城市的各类消费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这其中,既有依托传统商业街区形成的集聚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集购物餐饮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知名商圈,如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北京的王府井等,也有一些独具特色、满足多样化新型消费的商圈,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南锣鼓巷等,也由此形成了一些能够引领消费创新创业的总部基地和时尚创意中心,如上海的田子坊等。
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也加快了大型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大型城市群,作为我国最主要消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伴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和城市群内城际轨道交通体系的完善,将在更大范围实现人口流动及消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此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突破并加速向各个行业渗透,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不仅极大提升了流通效率,改善了供给结构,繁荣了消费市场,也有效激活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成为引领和带动消费的重要途径。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对消费方式的进一步线上化起到推动作用,除了网络零售等发展较为成熟的线上消费外,电影网络首播、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的线上教育孕育兴起。
《经济》: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有何不同?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为不同类型,既有伦敦、巴黎等综合性的,也有首尔等区域性的,尤其是近些年,韩流、韩国医美在亚太地区影响比较大。从推进过程来看,纽约、巴黎等消费中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我国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这是比较大的区别。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恰逢其时,主动作为的原因在于过去经济发展对消费并不很重视,主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升级,更好地满足老百姓消费需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还有一个区别是,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具有中国特色,未来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时尚有机结合,引领全球消费,是一项重大考验。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在未来3年—5年,应以大型中心城市为依托,力争培育2-3个消费规模大、集聚度高、引领和创新能力强、在全球消费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3-5个消费规模较大、具有较强消费集聚和引领能力的区域性、特色化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试点的引领和示范,强化以点带面的辐射拓展功能,特别是对于政策影响和实施难度较大的政策措施,通过先行先试,在取得初步成果或条件成熟时,加快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有热情是好現象,但也要避免以此为由头的乱作为,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合理定位,理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