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进一步
2021-09-29许亚岚
许亚岚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中心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对提高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地位,并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未来,上海将如何朝着2035年远景的新目標再出发?对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从全球金融中心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
《经济》:近年来,上海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也与日俱增。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来,您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有哪些?
曾刚:第一,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总指数已进前三。按照GFCI的排名,上海从2009年3月的第35名,一路上升到2020年9月份的第3名,并且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位列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行列。目前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齐备、境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金融市场体系,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居全球第三位,筹资额、股票成交金额分别居全球第一、第四位。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品种交易量居全球第一位,原油期货已跻身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
第二,上海金融中心已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先后成功启动“债券通”“沪港通”“沪伦通”等试点。推出黄金“国际板”。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加快。“熊猫债”发行主体不断多元化,境外主体市场参与度提高,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中央还赋予了上海市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自贸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探索金融开放政策等新使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第三,上海基本形成了境内外广泛参与、业态丰富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对外开放前沿地位进一步彰显。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新开发银行、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公司(CIPS)、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城市商业银行清算公司、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一批重要金融机构或组织落户上海。
《经济》:上海正从“国际金融中心”向“全球金融中心”迈进,您觉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潜力的亮点有哪些?
曾刚:未来全球金融增长点和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金融科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金融科技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极具潜力的亮点之一。2020年初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以银行业为例,未来可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集聚优势,继续吸引金融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沪集聚,打造本土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引擎企业,推动银行与金融科技的快速融合;鼓励与中小银行赋能相关的金融科技应用发展,通过构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产业园、金融科技专业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创新平台、公共研发平台、金融科技展示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上海金融科技企业与长三角(以及全国)中小银行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满足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普惠金融业务开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上海金融科技对外赋能的作用,在培育上海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同时,提高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此外,打造更好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科技中心。第一,利用监管沙盒试点,鼓励传统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科技应用。第二,鼓励围绕供应链、产业链的金融科技平台发展,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高数据可信度,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信息割裂的痛点,降低金融机构风控难度,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第三,配合人民银行商业票据试点,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长三角数字商票平台,负责撮合长三角地区(也可以扩大到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市场,并为票据承兑市场提供信息服务。通过长三角数字商票平台,可以连接实体经济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结算与融资效率,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体化;也可以对接中小金融机构,拓宽其客户基础,提升票据贴现市场竞争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区域内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经济》:在您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跃入一个新台阶还需要做出哪些变革和努力?
曾刚:在顶层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金融法治建设,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法治环境,发挥金融法院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对标国际一流监管标准提升上海金融法治建设水平。
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需要为开展业务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各类专业性服务并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以及完善的会计准则、信用环境、投资者保护制度等金融基础软设施,强化与市场发展和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同时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清算体系为核心,以资产登记托管系统、交易设施等为支撑,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为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开放保驾护航。
在金融治理方面,提升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治理能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最终服务于“助力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金融工作的基本任务。通过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金融治理,加强监管协调,共同防范跨国金融风险。
从国际新形势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目标
《经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新目标。面对全球经济金融结构的重大调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如何抓机遇?
曾刚:近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刺激了变化进程的加快,这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金融总量的支撑下,上海已经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下一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已箭在弦上。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可以预期人民币将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从现实上要求中国在金融层面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其中最为基础、最重要的是国际货币流通领域的话语权,即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因此,上海应当以新起点、新姿态,以基本建成具有广泛的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着力打造五个中心,即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人民币支付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资中心、风险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到2035年,建成以中国经济为第一服務主体、覆盖亚太、辐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广泛的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金融新常态之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也要随国家战略的变化而进一步调整,“十四五”期间,预计随着更多的政策落地,长三角一体化将成为连接内外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如何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长三角一体化,也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上海金融中心功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长三角区域金融融合发展的一个核心障碍是我国目前纵向的金融管理体制。在这一金融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机构很难展开真正的跨区域竞争与合作,非信贷金融业务也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很难支撑实质性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对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而言,纵向的管理体制也让区域金融融合面临比较优势错位的难题。当然,“十四五”期间,要在长三角区域金融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突破,除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创新外,也需要新的思路和策略,例如通过发展金融科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推动长三角区域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市场导向的区域金融网络分工体系,合理分配合作收益等。
《经济》:上海仍存在金融开放程度受限、国际化程度不足等短板,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如何补短板?
曾刚: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坚持发挥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作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持续推进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更为优化的发展格局。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需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拓展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建设。
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提出八大平台建设,目前除黄金国际板、能源交易中心和上海保险交易所之外,其他平台建设缓慢。未来可探索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原本各自设立的交易平台,改为在新片区设立综合性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平台不改变现有制度,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快速实现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一方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现有市场的交易,另一方面平台直接对接境外交易所,满足境内投资者进行境外投资,同时将其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平台”,尝试开展目前尚不能在境内开展的证券投融资业务,如高收益债券的发行、海外企业的上市等,为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此外,通过金融市场创新巩固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桥头堡地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金融创新更好支持“一带一路”投融资服务。同时,进一步提升“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优化上海关键收益率(SKY)曲线形成机制,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民币债券指数。鼓励境外投资者加大以境内人民币债券指数为业绩标准和债券投资跟标,鼓励境外投资者采用境内权威机构估值作为人民币债券的公允价值计量。完善上海金、上海原油的定价机制,提升价格国际影响力。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基础制度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上海应以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为核心,以科创板制度建设推动科技赋能为重点,全面服务场外、场内分层有序、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效率。稳步有序推进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工作争取更多境外机构成为股东,进一步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国际化步伐。大力支持CIPS二期建设,与更多国家地区清算机构建立货币联动清算机制。在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对外交流工作中,帮助搭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金融中心、跨境人民币贸易和投融资中心等政府机构的交流桥梁,向境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宣传推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助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国际宣传和交流合作。
二是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加快推动大宗商品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银行之间建立和扩大合作关系,以互惠方式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资金管理、贷款、担保、信用证等金融服务,大力推动大宗商品衍生品的国际化。进一步保障服务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外资金融创新发展创造好环境。大力集聚高能级金融功能性平台,重点支持金融要素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通过汇率逐步市场化以及在涉外交易鼓励人民币结算,来拓展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如,鼓励更多的跨境支付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结算,通过将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其他国家支付系统增强连接,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更多的货币互换协议等。
从国际化影响力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方向
《经济》:从“国际金融中心”到“全球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城市在规模、国际化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2021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曾刚:上海要建成全球金融中心,一方面需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成为国际意义上货币或资金大量聚集并发挥金融活动中枢作用的城市;另一方面,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确立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实现以金融市场为基础、以人民币为特色的双轮驱动。此外,上海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还需着力聚焦国家重大戰略,增强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一方面服务好长三角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与国际金融治理。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上海建成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其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以从交易产品国际化、参与主体国际化、市场规则国际化三个维度提升金融市场能级和影响力,强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具体来看,股市方面,中国政府自2019年起已经开启了相关改革,未来将继续加快A股纳入全球指数,扩大沪深港通覆盖范围,推出“ETF通”“新股通”,扩大融资融券交易范围以及加快全国养老基金入市;中期来看,政府可能进一步放宽上市标准、交易价格限制、对冲和衍生品交易规则,以及扩大养老金入市规模。
债市方面,近期央行、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又联合起草了《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为境外债券投资者简化了申请流程并统一了准入管理。预计中国将推出更多的改革措施,如加强债权人权利保护,提高国际评级机构对国内市场的覆盖,并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金融市场也将更加开放,包括QFII监管放松,如增加投资范围等,增加外资券商/资管公司牌照发放,以及向特定银行发放投行/资管业务牌照。此外,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在推进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发展的同时,培育特殊资产、商业票据等金融子市场,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资产种类,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资产配置选择。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可以借助“一带一路”为平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一是依托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中国消费升级后的巨额需求,及时调整国际收支战略,在“一带一路”国家大幅增加进口,保持相当规模的贸易逆差;加强贸易和资本项目的互动协调,向国际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民币流动性。二是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国际组织在跨境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向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和投资,增加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计价金融工具的供给,同时也增加人民币在投资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作用。三是深化“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和货币合作机制,与更多参与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扩大双边货币直接兑换和交易,签署边贸和一般贸易(包括投资)本币结算协议。鼓励参与国金融机构更多地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实现人民币清算结算的全覆盖。四是构建庞大的人民币的海外资产池,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奠定人民币在国际次循环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其作为区域货币的避风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