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快乐读书吧”开启民间故事阅读之门

2021-09-29郑绮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阅读教学

郑绮平

[摘 要]统编教材中编排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这是本套教材的一大闪光点。纵观小学六年的教材,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和大人一起读”到中高年级的“快乐读书吧”,每册安排一次,教材有意识地将不同的文体、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分册编排,形成了比较清晰、完整的语文课外阅读体系,为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阅读教学;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67-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那么,我们如何把课外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体验的课型,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相似的,而不是普通的看图说话课或口语交际课。

统编教材在每一册中都编排了有关课外阅读的内容,而且每個年级每个学期的文体内容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安排。一年级上册,由于学生刚踏进小学,认知水平不高,识字量不多,因此没有固定的文体,旨在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到了一年级下册,开始编排童谣儿歌,再往后面就是短小的童话、简单的儿童故事、寓言、神话、科普文等,到五年级上册编入了民间故事,六年级开始出现成长、教育小说以及漫游主题的世界名著等。文体内容层层深入,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也应有所不同。那么,教师该如何领会“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图,以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呢?我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读准教材目标,为阅读导航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民间故事”。

从语文要素看,本次的学习内容包含三个要点:(1)鼓励阅读。学生可以读一篇,也可以读一整本书;可以读国内的,也可以读国外的。(2)了解特点。民间故事通常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寄托着人们朴素的、美好的愿望。(3)交流分享。“你讲,我听;我讲,他听”,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关注阅读后的交流。

从文化要素看,“快乐读书吧”中“你读过吗”板块重点推荐了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篇章,“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了欧洲和非洲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想和美德,给学生带来了知识、感悟、鼓舞和希望。为此,根据本次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定三个教学目标:(1)提炼读人物、读情节、读内涵的阅读方法。(2)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3)鼓励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二、指导阅读方法,为阅读护航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自主地开展整本书阅读。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主要是激励学生把课外阅读坚持下去,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小故事都是篇幅小、内容比较简单的,学生读完这本书需要的时间不长,如何让学生读深入,这才是最重要的。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一)借助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前面已知的内容,学生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文本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学生一定想知道自己的预测和文本的结果是否一样,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预测活动。

如《田螺姑娘》中的田螺姑娘和谢瑞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他们两人的结局会怎样?(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文学的特点——圆满结局)以下哪个故事里动物变成了人?(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奇异的想象)哪一组民间故事是源自历史故事?哪一组是带有虚构色彩的?(让学生知道民间故事的来源复杂)哪些故事属于中国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注意区分不同国家的民间故事)。

学生在预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答案,有的甚至偏离了原著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候,教师可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然后加以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预测热情,使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更加浓厚。另外,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读民间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三点:读人物、读神奇的情节、读懂故事的内涵;要让学生逐步了解: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通常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方便在流传中进行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

(二)重视交流,加深学生的阅读认知

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主要还是靠自觉阅读。那么,如何能确保学生真正阅读呢?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查,而最直接的检查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梳理并概括整本书的内容。这看似简单,但要想概括到位,就需要学生初读、再读、深读。在《中国民间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将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内容以结构化的图形呈现出来,非常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用来梳理篇章结构和内容。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对他们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每周的阅读课,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论一论、改一改。

思维导图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抓手,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可以在提炼、汇总思维的过程中感知全书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以增强阅读的乐趣。另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本的理解,以提升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三、巧设教学环节,助阅读起航

余秋雨说:“孩子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对民间故事教学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就可以安排教学环节了。

师: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经典人物和精彩故事吗?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看看目录,和我们读过的《猎人海力布》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生1:《中国民间故事》收录了中国历代的民间故事,而《猎人海力布》只是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

生2:《中国民间故事》可分成帝王传说、文臣传说、武将传说、风俗传说、山川风物传说、教益传说、破除迷信传说等类别。

师:看看目錄,挑选一个没有读过的民间故事读一读,大胆想象,这个故事会写些什么,会有哪些夸张的情节、神奇的想象,然后完成预测卡。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不知不觉中也编出了一个个的民间故事,那你们猜对了吗?对照自己的推想,读读这个民间故事,补充预测卡。

师:民间故事除了想象丰富的特点,还有什么吗?

(生交流)

师:同学们,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通常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流传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在这样一节课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向故事的深处;同时,逐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学生的思维水平、认识能力都有了提升。

四、链接课堂内外,走向阅读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过:“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快乐读书吧”板块的设置,目的不是让学生只读那么几本书,而是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民间故事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存在,在引导学生阅读完《中国民间故事》后,教师还可以拓展外国的民间故事。那么,学生该如何去阅读这些国外的民间故事呢?在读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怎样做呢?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特点,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如读后与同学、家人讲一讲所读的故事,交流获得的知识;写读后感、续写、改写、创编、收集民间故事;阅读之后,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演绎故事中的情节,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享受阅读的乐趣。

对学生而言,阅读民间故事对传承民族文化、开阔文化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旨在把课外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倡学生读整本书,从阅读材料、阅读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但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希望通过本栏目的教学,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走进阅读的世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阅读教学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