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2021-09-29陈晶晶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语用教学

陈晶晶

[摘 要]小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黄金时期,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语用教学的重视,通过夯实基础、体验积累、拓展延伸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用教学;语感基础;审美鉴赏;语用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56-01

语用教学的普及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夯实基础,加强语用基本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语用基本能力,教师必须先明确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辨析相近字词的区别,挖掘语言运用的精髓所在。只有基础牢固,学生才能有效“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以《景阳冈》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武松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故事改编自《水浒传》第23回,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先讲解字词的意义,如“踉踉跄跄”的意思是“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说时迟,那时快”的意思是“当时的时间十分短促,是旧时说书人的习惯用语”,“但凡”的意思是“凡是,只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武松打虎重点应该写打虎,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前面的部分呢?面对老虎的进攻,武松是如何应对的?人虎相遇,惊心动魄,你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老虎的凶猛残暴?作者用了很多次“闪”字,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过于单调了?作者这么用词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就能品味出作者语言运用之妙,从而为日后的“输出”打好基础。

二、体验积累,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语言学习的情境,通过语用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品味语言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以《绿》一课为例,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写到处都是绿色,第二部分写绿的形态、样子。课文通过对丰富的绿、浓郁的绿、飘动的绿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具象化,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课文,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如果让你将它画出来,你会怎样画?“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为什么风、雨、水、阳光是绿的?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其情境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语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加深愉悦体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逾越文本,提高语用思维能力

语用教学将教学重点聚焦于语言文字的应用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作为说明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教师应带领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包括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体会课文词句运用的精准,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一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刻着两条飞龙……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彰显了赵州桥的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文的过渡句是哪一句?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三个“有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你是否可以用三个“有的”來描写一种景物?通过思考上述问题,学生就能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一篇文章并非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要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布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介绍学校建筑的作文,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实践优化语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语用教学的效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语用教学
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
用比较法赏析《声声慢》中十四字叠词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走出“语用教学”认识误区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让语用教学在课堂中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