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在潜山

2021-09-29海饼干

辽河 2021年9期
关键词:潜山缆车安徽

海饼干

才回来一周,我对潜山的印象就开始变得模糊,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去过,也许它只是一个梦,一种我向往的生活状态。

去潜山的第一天就下雪了,這是今年第一场雪。

这场雪不只落在潜山,我从朋友圈看,它落在许多城市,而从酒店418房间看出去,这场雪似乎只下给了我眼前的这座小城。它轻薄得让我陌生,在一个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人眼里这实在算不上一场正经的雪,可它飘飘洒洒的架势仿佛又把我带回了北方。

几天后,天柱山顶的风裹着雪再次向我袭来时,我就适应它的轻薄了,眼前的白落在松树上像花朵,在巨石上像为修行者铺下的毯子,而那些一撮一撮落在各处的,则像极了自然之神的馈赠,少却不偏不倚。

酒店满足了我研修班生活的一切,可当晚我还是溜到了街上,起初是为了买些生活用品,可我知道我还想认识一下这里,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和它打个招呼。

只要离开穿制服的保安视野,这座小城就是另外一副模样,真实、有生活气息。沿着街上的商铺走过去,能感觉到它和我生活过的其他城市有太多相似之处。在超市里,我和服务员打听这里的地理位置,用语音回复微信,有人听到我说普通话好奇地打量我,即便是夜色也遮掩不住我异乡人的气息。

我像个刚放学出校门的孩子沿着街灯热切地走了很远,我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直到眼前的光亮渐渐弱下来,未知的状况让我生出几分忐忑才默默往回赶。

走了一会儿,我再回头看刚才走过的地方,路灯下的桥横跨在原野两侧,湖水像一面会反光的镜子发出柔和的光,更远处庄稼和菜地变得界限模糊,远处的楼房在一个瞬间亮了起来,狗叫声零散地钻进我的耳朵,这一切都让我觉得亲切,我想起在县城工作的那几年,每到傍晚,我都会沿着那条叫桃花坞的马路散步,路边的花毫无秩序地开着,充满生机,暗夜下的桃花坞路也是眼前这副模样。

也许这是每个城市的边缘都有的样貌,就像乡居生活的博物馆一样。

正想着,有个人从我身后走来,手里牵着一只大黄狗。他走得很随意,并没因狗急匆匆的脚步而调整自己,很快狗似乎就感觉到了他的步伐,跟着慢下来,我跟在他们身后,和他步调一致地走着,像一对默契的老朋友。

一周的学习课程安排得很紧,我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小马达。如此认真对待,一是学习氛围好,无论和同学还是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我积攒了许久的一些思考自然是要和师友们说说的,当然班级也为我提供了这种机会,小组讨论时我把最近一些思考和个人观点和同学们说起,大家有赞同,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就这样热烈地讨论着,不知不觉又很晚了,直到有人提醒,散会时我们还真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其实这种讨论贯穿了整个学习期间,也是我参加学习班说话最多的一次,我们总是有一些观点能够互相触发,且能互相尊重,颇有君子之风,我把这理解为地利人和的缘故。

出去研学时虽天气有些阴沉,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在酒店紧张学习了几天,我们急于把自己释放在眼前舒缓的景色中。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坐落在石柱山脚下,抬头俯首皆是景致。竹子、香樟和一些不知名的树错落在山与溪流之间,颇有皖南山水的婉约。王安石和弟弟王国安曾游历至此写诗、游玩,乐而忘归。山间溪流婉转,泉水幽蓝,难怪自古至今有这么多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去而复返。

我边读摩崖石刻上的字,边快步沿山路向上走,像一个刚学识字的童子,同学们也在周遭高声念着,我们的声音混合在一起。穿过一道月亮门的刹那,我有种穿越的恍惚感,时间似乎瞬间把我们送回了古代,我再回首,眼前的人仿佛个个变成了宽袍长衫,手摇折扇的书生,正书写吟诵着摩崖上的诗词,就像在告诉我,朗朗的读书声自古至今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

我喜欢听戏,无论是京剧、昆曲还是越剧、黄梅戏,所以看着眼前的程长庚故居感触颇深,我想起前些日子主持的一期讲座——《安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历史贡献》,主讲人是研究戏剧颇有建树的王长安老师,他讲到徽班进京时对我来说是补课,我对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他讲的过程非常有画面感,我坐在边上拿着话筒,似乎看到了程长庚作为一个开拓者所走过的艰辛的路,又仿佛看到他在舞台上手捻须髯一步一顿从光阴深处向我走来。

张恨水的屋子里挂着一幅油画,画是他女儿画的,一家人在画里温馨地围坐桌前闲谈,这个场景曾经存在过,如果女儿不画下来,那除了这家人谁也不会知道这个场景,我想这应该属于艺术的记录功能,有句话叫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我最喜欢的一种作品表达方式叫白描,也就是呈现作品。

在潜山最后一日去了石柱山。山有多高在山底是看不到的,要见到它我们先是坐上了游览大巴,车如何登上半山腰我并没留意,只是看到星星点点的雪从我的视野中冒出来,坐在车里虽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但凭着这慢慢增加的雪我下意识地戴上了同学刚为我买的手套。

缆车上有一对情侣,我挨着他们坐下,我坐缆车的机会很少,有些恐高,好在不是很严重,所以新奇感很快战胜了恐惧,我趴在边上默默看着这座山,不,应该是群山,它们看上去不是一个整体,但却出奇的一致,都那么圆滑,我说的是山上的石头或整个山都是圆圆的,我惊讶于这种圆,我相信我不是第一个对石柱山的石头感兴趣的人,古往今来这里肯定有许多人研究过它,无论是从地质层面还是艺术感受,可这种感觉对我个人来说是崭新的,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下缆车以为就到了,同学说还要爬好远的山路。虽说很久不爬山,但相较登泰山似乎还是容易了很多。攀到山顶时同学指着不远处另一座尖尖的山说,这便是天柱山。

怎么藏得这么严实,我茫然道。

不然怎么叫潜山呢,同学笑答。

我们想在山顶合影,有位拿照相机的大姐很热情地要帮忙,我问她是哪里人,她很干脆地回我,安徽人。我们几个顿时笑了,在这安徽的山里自然都是安徽人,她也笑着说,不是的,经常有外地人来登山,这山可不单单是我们安徽人的。

下山时我们从另一条路一点点挪下来,其陡峭程度让我觉得爬下去才安全,可碍于多人在场才不好意思。此时我还是没有登了一座名山的自豪感,就和陪我们去的同学心境一样,仿佛来过多次了,这圆滚滚的石头山在我眼里只透着亲切,仿佛我来过,还会经常来,路上碰到两女子也在登山,只是她们登的路是我们下山的,我问她们可是本地人,她们笑着说,是本地人,也是第一次来。我有些惊讶两个本地人竟然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没来爬过天柱山,也许人们都有太多重要的事要做,而爬山可以向后排一排,而且山总是在等着我们,总是看起来那么好脾气,像一位圆通的智者,它理解世人的远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不信你可以看看这到处都是圆圆的巨石,它们在用自己的圆润与通达告诉我们什么?

来潜山时我口袋里装着一本厄普代克的小说集,直到我坐上回程的车才意识到这本书我从头到尾没打开,在潜山我有太多事要做,除了学习、讨论就是流连于这里的景致和历史文化,甚至石头都让我生出探寻的兴趣,如果还有可能我愿意再隐身在这座城中,探究它的与众不同,隐身在这博大的“小”里。

猜你喜欢

潜山缆车安徽
乘坐缆车
高空缆车
烟雨潜山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立夏时节有雨
缆车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水乡安徽
奶牛坐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