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原因解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021-09-29张帆钱红波
张帆, 钱红波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 200125;2.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上海 200135)
在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因车辆逆向行驶导致的事故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逆行交通事故通常表现为正面碰撞,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直接财产损失,造成的伤亡人数也是一般交通事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国外已对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展开研究,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如Scott A. Cooner等分析了美国洲际高速公路建成以来逆行给德克萨斯州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及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适用于德克萨斯州的预防措施;Zhou Huaguo等选取部分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开展道路逆行行为现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道路几何设计不合理及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配备不合理是引发道路逆行行为的重要因素;John H. Rogers等研究佛罗里达收费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将涉及道路逆行的基础数据划分为碰撞事故报告、引用数据及911电话数据3种类型,综合分析了道路逆行事故的发展趋势及高发地带;Steven D. Schrock等选取极易发生逆行行为的路段,比较双向道路在采用道路方向指示箭头标志前后逆行行为发生的显著性水平差异,结果表明设置道路方向指示箭头标志对路段行车安全性提高有很大帮助。但国内在道路逆行交通事故方面的专项研究几乎为空白。综合考虑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对中国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分析和研究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原因并探索预防对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1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1.1 逆行交通事故发生率及致死率
根据美国FARS(死亡率分析报告系统)的官方数据,2004—2011年,道路逆行交通事故造成的平均死亡率为358人/年。中国2004—2013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显示,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3%~5%,所造成的事故伤亡率为逆行事故总数的1.5倍以上(见图1),即每次逆行交通事故中至少有2名及以上人员死伤。此外,2013年机动车肇事主要原因的死亡人数统计结果显示,逆向行驶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所有原因中排名第四。可见,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具有高发生率和高致死率,必须引起重视。
图1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总数及伤亡人数
1.2 逆行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逆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数据,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发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位置分布特征如下:城区范围内逆行交通事故明显多于乡村地区;大部分逆行交通事故发生在道路正确行驶方向最靠近道路中心线的车道(即内侧车道);多数逆行交通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或单行道与快速路的交汇处。
1.3 逆行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逆行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夜间,其中凌晨时段频率更高。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统计数据,将近52%的逆行交通事故发生在24:00—6:00,其中16.7%的逆行交通事故发生在2:00—3:00;多数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是驾驶员疲劳驾驶或酒后驾车,前者多半来自长途货运、客车司机,后者主要是年轻人夜晚聚餐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所导致,加之夜间道路通视条件较差,逆行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相比其他时段较高。
2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2.1 人的因素
人是导致道路逆行行为的重要因素,包含驾驶员身体、心理及精神状态等。具体原因如下:1) 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指驾驶员在饮酒、吸食毒品后或为避免交通拥堵而实施的道路逆行行为;2) 注意力分散,指驾驶员因精力不集中而错过公路出入口或交通标志的有效信息而引发的逆行行为;3) 判断失误和知识缺乏,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老年驾驶员、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主要体现为对道路交通标志或交叉口的构造理解不够充分。
逆行交通事故的驾驶员特性分析主要包括驾驶员构成、驾驶员身体、精神状况及驾驶员在事故中受伤害程度等。美国伊利诺亚州连续6年的逆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显示,逆行交通事故中青年人(25岁以下)和老年人(65岁以上)所占比例均较大,68%的逆行驾驶员为男性,女性逆行驾驶员的年龄集中在35~44岁。研究还表明,逆行交通事故中75%的驾驶员属于酒后驾车或吸食毒品情形,其余为身体和精神处于正常状态的驾驶员。
2.2 道路因素
道路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是导致逆行交通事故的另一重要根源。根据美国逆行交通事故统计数据,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城市道路单行道与快速路交汇处是道路逆行行为的多发地带。主要表现在:
(1) 道路出入口匝道设计不合理。中国部分道路受周边环境、用地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的限制,只能选择某种特定的道路相交形式,在解决道路设计主要考虑因素的同时,可能给道路逆行行为的产生埋下隐患。以菱形立交为例,其匝道通常设置在主线两侧,当出口匝道与城市道路平面相交时,驾驶员对交叉口处道路线形、交通流流向判断不准确造成操作失误,则极易发生逆行行为。如图2所示,虚线箭头所示即为容易发生逆行行为的情形。
图2 菱形立交出口匝道逆行行为示意图
(2)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施配备不合理。在容易发生道路逆行行为的路段或交叉口,因道路沿线交通标志标线配套设施不足或设计不合理,导致驾驶员不能充分理解前方道路信息,从而引发逆行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逆行交通事故。具体包括相关标志缺乏(如禁止驶入、禁止右转、单向行驶、交通逆行标志等)、路面标线设置不合理(如车道分隔线的开口设置、路面箭头标线、停车线等)、标志尺寸及高度不合理(如设置在路边的交通标志容易被对向车流挡住等)。此外,由于道路逆行交通事故通常发生在夜间,标志标线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夜晚标志标线的可见性也是导致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3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易发地带分析
3.1 立体交叉口出入口匝道
中国立体交叉口大致分为菱形立交、苜蓿叶立交、部分苜蓿叶立交、单点菱形立交、定向立交、半定向立交、喇叭形立交7种,其中部分苜蓿叶立交、部分象限菱形立交及喇叭形立交较易引发道路逆行行为。容易发生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立交类型,其匝道设计通常表现为:
(1) 主线出入口匝道相隔太近。当快速路出入口匝道与双向道路直接平交时,由于平交口车流流向复杂,不能直接采取硬隔离的“一刀切”办法(图3中虚线箭头所指方向),通常由于部分驾驶员对平交口处道路线形、车流方向判断不准或视距不足而引发逆行行为。
图3 菱形立交逆行行为示意图
(2) 匝道设置为双向通行的形式,极易引发逆行行为。部分苜蓿叶立体交叉形式的出入口匝道与双向道路直接平交,且该匝道形式为双向通行匝道,驾驶员稍不留神就可能驶入错误方向。图4中虚线箭头所指即为车辆逆行的情形。
图4 部分苜蓿叶立交的逆行行为示意图
3.2 城市道路或快速路与单行道交汇处
单向交通组织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这一交通组织方式的广泛运用,单行道与常规双向通行道路的交汇处成为道路逆行行为事故的易发地点。图5中虚线箭头所示即为容易发生逆行行为的情况。由于南北进口道车辆只能直行,与常规T形交叉口进口道交通流的转向存在区别,容易给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带来转向困惑,从而导致车辆逆行行为的发生,甚至引发道路逆行交通事故。
图5 城市单行道与双向道路交叉口逆行行为示意图
4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应从政策法规、工程技术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下面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逆行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可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加以运用。
4.1 加强对道路逆行驾驶员违章处罚力度
针对道路逆行驾驶员因酗酒、吸食毒品等精神状态受损的情况实施违规逆行行为及驾驶员为避免交通拥堵或绕路而实施违规逆行行为等现象,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逆行违章整治的处罚力度,在违章多发的位置增加酒精浓度测试点与违规逆行抓拍的电子警察装置,提高不文明驾驶行为的违法成本。
4.2 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
人的因素是导致道路逆行行为的重要因素,为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有关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1) 成立专门教育机构对特殊人群(酗酒者、吸毒者、叛逆青年、老年人等)进行交通安全教育;2) 加强民众对道路交叉口类型及其构造的理解,并进一步普及民众对防止道路逆行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渠化等交通设施设计的基本知识;3) 拍摄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宣传片,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交通逆行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危害。
4.3 改进道路标志标线设计缺陷
针对因道路标志标线设施缺失或设计不合理导致逆行交通事故频发的地带,对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进行合理设计尤为重要。遵循必要的标志标线配备完善、对已存在的标志标线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的原则,减少因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缺陷而引发的道路逆行交通事故次数。
4.3.1 国内已有标志的改进设计
禁止驶入标志和单向行驶标志是中国常用的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由于这些标志在运用于防止道路逆行行为发生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对这2种标志的设置位置等分别进行阐述。
(1) 禁止驶入标志的设置。针对逆行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常分布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城市道路与单行道交汇处的特点,禁止驶入标志应直接设置在驾驶员可能错误地进入分离式快速路、单行道及出口匝道入口处,并将这类标志牌设置在驾驶员沿道路逆向行进方向的两侧,且面向容易发生道路逆行行为的车流(见图6)。
图6 禁止驶入标志设置位置示意图
(2) 单向行驶标志的设置。由于单行道具有规定车辆只能沿某个方向行驶的特殊性,当快速路、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直接与单行道相连时,易导致驾驶员转向错误而引发道路逆行行为。因此,正确设置单向行驶标志是防止道路逆行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7所示,应将单向行驶标志牌设置在所有与单行道直接相交的道路交叉口及街巷入口处,并且面向所有可能发生道路逆行行为的车流,确保各进口道车辆的驾驶员均可见。
图7 单向行驶标志设置位置示意图
4.3.2 国外相关标志标线的借鉴
禁止逆行标志和路面逆反射标志在美国专门用于防止道路逆行行为的发生,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综合考虑这些措施的实施难度和所需经费,中国借鉴这类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 设置禁止逆行标志。针对驾驶员因注意力分散未能成功读取禁止驶入标志在逆行行为始发点的信息的情况,交通逆行标志作为禁止驶入标志的辅助性标志,对已发生逆行行为的驾驶员起到再次提示的作用。禁止逆行标志应设置在易于发生道路逆行行为的路段,并在该路段沿线相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同类标志牌,同时将禁止逆行标志面向可能发生逆行的交通流。如图6所示,禁止驶入标志设置在交叉口的进口道位置,禁止逆行标志则设置在相应路段的沿线。
(2) 设置路面逆反射标志。针对逆行交通事故通常发生在夜间的特点,从照明条件、驾驶员对标志标线视认角度采取措施来避免发生道路逆行交通事故。方法如下:1) 采用路面逆行箭头标志。该标志由凸起的塑料小方块组成,且塑料方块上敷设具有逆反射功能的反光材料。如图8所示,夜间驾驶员逆行时,在车辆灯光的照射下,驾驶员能看清楚红色箭头所指的行驶方向,从而及时纠正自己的驾驶方向,而按正确方向行驶的驾驶员所看到的就如普通的路面箭头标线。2) 采用反光道钉和轮廓标。这类标线采用黄白或黄红两种颜色的反光塑料方块,通常设置在中央分隔带或路缘线上(见图9),可连续多次提醒驾驶员及时纠正错误的行驶方向。
图8 逆行箭头标志示意图
图9 附着式轮廓标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类交通标志标线可结合使用,如将2种不同标志设置在同一地点,这样不仅能加强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的理解,更有助于驾驶员尽早作出正确的驾驶行为,从而避免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
4.4 改进道路几何设计
针对因立交出入口匝道几何设计缺陷而引发的逆行交通事故,美国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 设置凸起的中央分隔带。在立交出入口匝道与其他道路的平交处设置凸起的中央分隔带,阻止车辆任意转弯的行为。2) 设置渠化岛。针对部分苜蓿叶、部分象限菱形立交等易于发生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立体交叉口形式,对出口匝道进行渠化设计,适当减小出口匝道宽度,从而避免逆行行为的发生。3) 控制转弯半径。根据出入口匝道与其他道路的平面交叉口车流流向严格控制车辆转弯半径,在保证交叉口安全视距的前提下,减小车辆逆行所需转弯半径,从而防止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
美国道路设计形式与中国存在一定区别,尤其是在立交出入口匝道设计方面。基于对中国立体交叉口易于发生逆行行为地带的分析,在立体交叉口设计阶段,应尽量避免将出口匝道设置在快速路主线的左侧并与入口匝道相邻的形式。此外,在借鉴上述方法的同时,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图10所示,针对部分苜蓿叶立交形式,通过设置渠化岛、中央分隔带及控制转弯半径等措施来防止道路逆行行为的发生。
图10 两象限苜蓿叶立交匝道改进设计示意图
4.5 应用智能交通技术
智能交通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多学科知识,能实时、准确、高效地进行交通管理,在防止发生道路逆行行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嵌入式检测器及闪光灯系统。在匝道路段嵌入电磁脉冲检测器,当逆行车辆经过时,检测器将数据信息传输给闪光标志系统,启动安置在匝道两侧的闪光标志,标志开始闪烁红色字幕,并配有黄色警示灯(见图11),提醒驾驶员意识到行驶方向出错并及时改正,避免发生逆行交通事故。
图11 交通逆行标志闪光系统
(2) 定向交通流检测系统。这种系统利用环形线圈检测车辆的逆行行为,检测到逆行车辆时,系统将激活一种两面包含不同颜色的交通标志信号灯。其中:红灯标志面向逆行的驾驶员,用于告知驾驶员前方存在重大危险;黄灯标志面向正常行驶的驾驶员,用于告知驾驶员前方存在逆行车辆,应谨慎驾驶(见图12)。
图12 定向交通流检测系统示意图
智能交通技术的成功运用虽然能有效防止道路逆行交通事故的发生,但由于设备的后期维护费用高、大面积实施成本高等原因,美国也仅将这些设备装置在逆行行为发生频率非常高的地带。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车辆之间的实时联动控制逐步兴起,国内在运用智能交通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可结合新技术、实施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5 结语
道路逆行交通事故存在致死率高、多发地带规律性强、时空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事故频发一方面是因为交通参与者主观违章所引发,另一方面是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不合理及城市道路自身几何设计存在一定缺陷等客观原因所引发,可以从交通管理与教育、标志标线改进设计、道路几何改善设计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