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约车补贴大战卷土重来

2021-09-29周继凤

企业文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德运力美团

文|周继凤

7 月4 日,各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下架,消费者们开始寻找可替代的网约车平台。这也让各大网约车公司看到了难得的机会。市场上突然冒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网约车平台,他们开始扩招司机、疯狂烧钱补贴、加大地推力度,试图抢夺市场。T3 出行甚至信心满满地发了一条微博,在微博中指出,目前T3已经进入20 多个城市,今年会达到48 个,基本覆盖全国一二三线城市。而曾经一度下架的美团打车APP,如今也重新“复活”,甚至把业务线拓展到了100个城市之中。这些试图分食网约车市场蛋糕的玩家们,真的能打赢这场反攻战吗?烧钱补贴真的能换取用户增长吗?市场心智长期被大品牌占据的当下,这些网约车公司又有可能抢夺多少的市场份额?

二线网约车大反攻

家住北京的佳佳平日里打车用的是滴滴APP,最近,她用起了美团打车。“朋友一直在安利,说美团现在优惠很多,而且响应很快,我就心动了。”她展示了最近在美团打车APP上的两笔消费账单,这两笔账单都是10 公里左右的路程,由于平台给出了优厚的新人补贴,其中一个单优惠了10 元,另一个单优惠了14.45元。对比来看,同样的路程,佳佳平日里用滴滴APP打快车一般会花费30 元左右(无优惠券的情况下),打出租车则一般需要支付32 元左右。随着滴滴出行APP 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其他打车APP 平台。这对于很多网约车公司来说,这几乎是难得的真空期。一时间,网约车江湖再度被激活。

在7 月4 日之后,无论是头部、腰部还是尾部的网约车公司,突然开始发力,疯狂砸钱补贴,试图在有限的窗口期内拉新、抢用户、抢司机。在7 月4 日滴滴被下架的当天晚上,有媒体就报道称,T3 出行的广告投放,便出现在许多人的朋友圈中。T3 在这轮反攻大战中,火力很猛。有猎头在脉脉上分享的消息显示,T3 出行准备要“大干”一个月,在市场窗口期只有40 天的情况下,全员开启战斗模式,主动实行007(全月无休),本月内要连开15城,日均单量突破百万。

除T3 出行之外,如祺出行、万顺叫车、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先后在微博上公布了以用户拉新为主的相关新活动。这些拉新的方式大同小异,但优惠力度确实很大。笔者打开万顺出行APP 发现,只要新人注册,平台就会赠送总共14 张价值88元的出行券。还有的是一旦邀请好友,账户上就会躺着拉新礼包。比如,7 月5 日,如祺出行发布新的好友邀请福利,让好友注册用户,可以得5折券;让好友完成专车首单,可以得25元现金;让好友完成顺风车首单,可得15 元现金。来势最猛的是美团,美团打车原本在2019年5月下架,没想到今年7月9日重新在华为、苹果等应用商店内上线了。笔者打开美团打车APP发现,只要邀请用户下单,就能够得10 元打车立减券;邀四名好友助力,团长将得到128 元打车券包。而在输入完行程后,行程的功能栏上方会显示新人特权,也就是优惠较大的新人红包。相当于单单立减,且补贴直接给到消费者。

如今的出行市场,大战已经打响。只不过,这次的价格补贴大战,是一场二线网约车品牌的集体大反攻。“出行其实是刚需,因为用户每天都会出行,每天都要打车,目前滴滴被下架,自然会有一波用户转到其他平台上去。一旦市场出现真空,别的玩家肯定会有所行动,把市场抢夺过来。”分析师张翔指出。

司机成了香饽饽

大反攻之下,各大网约车平台迎来了快速的增长。从七麦数据观察发现,7月5日,T3出行的下载量是平日里下载量的三倍。曹操出行也自7月4日之后,迎来了下载量高峰期。今年4月,高德的日均单量还只有230 万单左右,而在补贴激励下日单量已经达到约400万单。但这只是水面之上的竞争。

网约车平台,本质是撮合促成用户与司机交易,网约车平台服务的一端链接着乘客,一端链接着司机。滴滴下架后,老用户可以正常使用APP,对于他们来说,这次下架几乎没什么影响。不少用户坦言:“真没什么感觉,该用还是会用的。”“现阶段,其实网约车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了,不存在用户培育的问题。目前出行基本上都会用APP叫车,之前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滴滴平台,现阶段用户会转向其他聚合及单一平台,比如高德地图、享道出行等等。”携华出行CEO 庄智强表示:“除了用户端的选择,司机端现阶段也会有所调整。这次行业的震动,对司机端的影响还蛮大的。”

如今网约车已经不再是增量市场了,而是变成了存量市场,目前无论再怎么烧钱买流量,行业天然存在天花板,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在存量市场中,C 端用户不再是关键核心点,运力才是。庄智强进一步指出,尤其是对于聚合平台中的出行企业来说,谁能快速抢占运力市场是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易观分析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千亿级别的打车市场仍有空间,全国网约车平均打车成功率约为75%,尚有25%的网约车需求未被满足。在这样的存量市场中,谁掌所握了运力谁就能快速把更多有出行需求的乘客运走,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订单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网约车市场马太效应明显,大量的运力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1:9(即一家公司占据九成运力)的情况。“但如今形势已变,从合作方和从业者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总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司机们其实是会尝试新的平台和新的机会。这对于各大平台方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抢夺运力的机会。”业内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平台反应过来,开始抢夺起运力。在更为关键的运力争夺赛上,玩家们补贴力度更大,火力也更猛。

美团打车公众号显示,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惠州、泉州等34 座城市,均在招募美团打车司机。除此之外,美团打车还在司机端推出限时福利,即在7 月7 日至13 日内,新司机注册首周,限时3 天,司机每单除了得到车费外,平台再加赠20%的收益。高德则宣布启动“暑期免佣季”,推出新手司机免佣和高峰期免佣活动,参与的网约车平台将超过100 家。截止到7 月22日24时,新手司机在领取新手免佣卡后,连续7天时间,每天前三单享受免佣。除此之外,7-9 月,工作日早7 时-9 时,司机在此期间接单,平台免收佣金,全部收入均归司机所有。

抢夺运力的机会难得,效果显著。庄智强发现,因为行动迅速,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携华出行的订单量就增长了200%,新注册的司机用户数也是成倍增长。“我们明显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新司机迁移到我们平台上来,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司机张华已经感受到了这其中的变化。近期,他总是接到美团打车邀请注册的电话,随后他又听一些同行说,美团打车给予司机的补贴很多,于是随手注册了一下。张华注册完后发现美团打车给司机的福利确实丰厚,司机新用户首单奖励20 元,前三天每天奖励流水的20%,相当于拉100 元奖励司机20 元。“司机最在乎的就是抽佣比例以及补贴,没想到美团最近的补贴还挺多。”于是现在张华的策略是,既接滴滴APP上的订单也接美团APP上的订单。如今的网约车司机很少在一棵树上吊死,基本都会多注册几个平台。但是注册来注册去,不少司机发现只有一两个比较大的平台可以长期待下去。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小的平台接单量不固定,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单子,另一方面是很多小平台把客单价压的比较低,司机反而赚不到什么钱。”司机阿强总结道。阿强开网约车好几年,如今他只在滴滴和阳光出行这两个平台接单。但是最近他听到其他平台的补贴力度很大的消息,有些心动:“滴滴现在对司机的优惠补贴力度不如其他平台,再这样下去我要试试其他平台了。”

反攻能成功吗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网约车市场是“一超多强”市场竞争格局。在滴滴之外,盘踞着一些二三梯队的选手,B2C 模式的曹操出行、首约汽车、T3 出行等等,还有一些走平台聚合模式的高德、美团。尽管,以高德、美团为代表的平台拥有入口流量优势,T3 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占据车企优势。但是,网约车市场已经足够稳定,这些平台很难再掀波澜。

当下,滴滴“跌倒”,各家反而有了机会。“关键要看整改的速度,如果一两个星期就整改完,那市场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整改的时间比较长,其他各家很有可能瓜分掉滴滴的一部分市场。”张翔表示。庄智强更为乐观一点:“现在不管是聚合模式还是B2C模式,各个平台其实都有一定自己的优势。我甚至估计这轮行业变动下,20%-30%市场份额将会重新再分配。”但烧钱大战不会一直持续,也不会持续很久,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张翔指出,只有在一个行业的早期,烧钱获取流量才符合市场规律,等到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行业天花板,新入局者即便是再砸几百亿,也再难烧出更多的用户,烧钱变得没有多少意义。而且,消费者的忠诚度没那么高,用户佳佳就表示:“我已经习惯了用某一款打车APP,现在突然换另一款APP 其实就是为了补贴。”“现在的流量太贵了,美团等巨头有钱可以烧得起,中小玩家就烧不起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所以稍微大一点的平台短时间还会再补贴一阵,但是长期肯定不会持续。”

那么在存量市场中,大家要拼什么?“合规、运营效率、供应链才是核心。”庄智强指出,这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需要极强的整合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网约车是一个重精细化运营的行业,不能一味靠压榨运力及司机,也不能一味提高用户加价来增加利润,而是通过合理的运力调配、用户服务体验等提升效率及降低成本。

监管和合规,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两大话题。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消息,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 年6 月30 日,全国共有236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49.3万本、车辆运输证132.7 万本。6 月份的订单合规率增长排名前3 名的分别是如祺出行、方舟行、花小猪出行;下降最多的分别是曹操出行、享道出行,还有如今重燃战火的美团打车。笔者也尝试在美团打车APP申请注册成为美团快车车主,在填报个人信息这一栏,美团并未强制要求车主上传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照。合规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流量大户美团、高德,还是志在必得的T3、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都需要考虑如何在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之间找到平衡点。

现阶段,对于各大平台来说,更大的问题是,流量来了、订单量翻倍了之后,平台能否承接住?司机阿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滴滴下架后,他在滴滴APP上接到的单子,尤其是好的单子反而多了起来。在他看来,其实整个城市的运力是固定的,一些消费者选择用其他出行APP打车,尽管这些出行APP订单量增加了,但是自身的运力或者服务跟不上,最后还是只能转接给滴滴。用户佳佳选择了美团打车,但是她也有不少顾虑:“我会担心聚合平台上的司机不太受平台控制。我现在只是图个便宜,没补贴之后就不好说了。”用户阿明最近研究了各个平台的APP,在他看来,其实很多消费者打车就三个需求,一是坐车的舒适度,二是应答率,三是便宜。“我觉得目前的打车APP,还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猜你喜欢

高德运力美团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等车望眼欲穿高德新出的实时公交APP
活地图
高德地图车机版正式发布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圣人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