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中的双向共情能力提升策略
——由“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的思考
2021-09-29周青青
□周青青
近年来,家长退群事件频繁发生。许多家长认为,微信群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他们认为老师总是让自己帮忙批改作业,承担了太多老师应负的责任。一次退群事件中,一位家长说道:“说实在的,老师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我是家长,不是老师,为什么要我辅导孩子的作业?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呀!”这番话迅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共鸣。而被全网“讨伐”的教师也觉得委屈,因为家长群不仅是家长的负担,它也大大压缩了教师的课余时间。这类事件的本质是中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学业负担问题,但从“家长退群”这一行为来看,这显然是由于家校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冲突问题。双方立场不同,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互不理解,各感委屈。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本质上讲,家校沟通就是学校中的教师与家庭中的家长之间的一种交流与互动。家校沟通的形式多样,有带有目的的,也有不带明确目的的;有一对一的,也有一对多的,还有多方共同交流的。交流双方既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学生的发展,又有差异性的需求——对学生的期望各不相同,因此会在教育沟通中产生一定的冲突。而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大量的认知偏差和个人情绪卷入其中。如果家校双方处理不好这些认知、情绪上的共同关系,就会导致沟通障碍与冲突。[1]具体表现如图1。
图1
当前,随着各种家校电子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家校沟通越来越便捷,但沟通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使家校共育落在实处,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提升家校沟通中的主体——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共情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
所谓共情(empathy),又称同理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由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在心理学中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咨询师借助来访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师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握来访者的体验、经历和其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与对方达到共情,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2]事实上,教育是一种利益共同体行为,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利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学生。沟通也是一种双向行为。因此,家校沟通中的共情应该是一种双向共情,即教师和家长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方、理解对方。由此,双方会感到被理解、接纳、尊重,从而产生积极的正性情绪,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育、共赢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如何形成良好的双向共情关系?
一、知情:相互了解,消除认知偏差
上述退群事件中,家长和老师的委屈是由于双方互不了解而导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美国心理咨询学家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抱怨、苦恼、愤怒、委屈等负性情绪,是因为人们不能公正、客观、合理地认识事件。个人或相互之间的不合理认知导致了人们的负面情绪的产生。[3]在家校沟通中,冲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境况不够了解,尤其是对对方所面对的压力与困难不够了解。如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时间、空间、知识、能力、方法等具体困难,而家长也不了解教师在学校里的工作职责和制度、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学生群体的复杂性等问题。因此,要减少冲突,必须改变现在的浅层了解,加强双方之间的深度了解。这也是解除沟通障碍与冲突,形成双向共情的第一步。
对此,一方面,教师要实现对学生、家长的“知情”。具体可以通过拓宽、加深、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如深度家访、深度问卷调查、每周专题问题反馈日等形式,从多方面加强、加深对学生家庭、家长情况的了解,而不只是流于现在简单、表层的家访工作或微信、QQ群等敷衍性的了解和信息传达。[4]另一方面,家长要对学校“知情”。当前,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工作了解近乎空白。这就会导致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工作难度知之甚少,甚至发生认知偏差。[5]因此,学校要为家长创设更多了解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的窗口与平台,如家长助教日、家长开放教学观摩日等途径,帮助家长深入了解教师的具体工作。学校也可以通过已建立的家校平台,集中宣传学校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了解,双方达成共识:教育孩子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双方都十分用心、费心,都不容易。由此,双方的误解就能消除或降低,进一步的沟通才有可能发生。
二、同情:换位思考,摈弃自我本位
“家长退群事件”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大辩论。一部分人认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责,关注孩子的动态是理所当然的,且教师一人管理一个班级,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个孩子,家长应分担重任;另一部分人认为,教育是教师的天职,家长有自己的工作,过多的教育负担会打乱一个家庭的生活常态。从以上两方面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在家校共育这个问题上,家庭和教师都各有其苦,都值得关心。那么,为什么当事的双方还会存在着沟通障碍,互不领情呢?事实上,这就是家校沟通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即沟通主体双方只感到自己的委屈,没有体验到对方的委屈。双方都缺乏一种“同情”,都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进行换位思考和理解。双方的不满情绪使得沟通行为低效无用。因此,面临沟通障碍或冲突时,要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家庭和学校双方都要富有“同情心”,即都要有“教育孩子大家都不容易”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和家长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进行换位思考: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只有换位,才会冷静,才会互生怜悯、同情,才不会互相指责、敌对。
为此,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应为双方创设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比如“家校俱乐部”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形成共情。[6]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创设或利用一些不局限于特定学校和家庭的,更宽阔的交流平台与渠道,引导教师和家长参与其中,进行交往、交流。如利用社区学院平台,开展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论坛等。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可以使家庭和学校摈弃自我本位,达成理解,达到共情。
三、真情:破解困难,避免情感偏离
当前,很多人把“家长群”称为“闹心群”。从家长层面来说,许多家长一看信息就“闹心”:要么是孩子调皮捣蛋出事,要么是又有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或任务;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也“闹心”:或是各种琐碎问题压缩了教师真正处理教学事务的时间,或是家长指责教师不敬业。“家长群”本是家庭与学校信息沟通的一个良好平台,可现在双方都谈“群”色变,疲于应付。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实质是,当前学校和家庭都觉得双方沟通已经成为一种被迫的形式,彼此都是出于各自的职责而勉强为之。在情感上,彼此已经貌合神离。但好在培育学生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这一共同目标依然存在。既然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双方的关系就仍有改善的余地。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就是真心诚意,建立“真情”——放下自我,重新审视和接纳对方。
当前,家校沟通冲突的关键点在于家长和学校(教师)彼此失去了信任,缺乏真诚,导致情感疏离。部分家长觉得教师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让家长批改家庭作业是在“偷懒”和“转移责任”。部分教师则认为家长“只认孩子不认老师”,总在“鸡蛋里挑骨头”,是“抱怨的祥林嫂”。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情绪,教师和家长之间不再有信任和崇敬。因此,一旦某方面不一致,就会导致沟通障碍或冲突的产生。这是当前家校共育过程中的根本问题所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只有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儿童之间都形成信任的关系和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才实现。[7]因此,现在家校沟通中出现的这些障碍或冲突,从本质上来说,是由共同教育者之间缺乏信任、缺失友爱所致。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避免冲突,学校和家庭之间必须重新建立起新的信任关系。具体而言,家长与教师应增强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从根本上改变家校貌合神离的共育状态,真正做到真诚、有效的沟通。学校应为家庭和教师提供契机和平台,如家长会、家访等,让双方摒弃前嫌,彼此重拾信心,重建友爱互助关系,重新接纳对方、赏识对方。
“家长退群”只是众多家校沟通冲突中的一个特殊事件,也是沟通不良实质情况的冰山一角!隐藏着的更大沟通暗礁值得学校、教师、家长进行深入探究。共情策略或许是家长和教师、学校和家庭之间双向迈进的最好桥梁。通过共情,教师和家长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谋划,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