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实施“中西医双管床制度”的成效分析

2021-09-29刘凌伶钟韵畅谭宏韬钟启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医科我院中医药

刘凌伶, 钟韵畅, 谭宏韬, 钟启腾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惠州 516000)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随后蔓延全国各个省市地区[1],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要求,定点医院应坚持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积极吸纳中医科人员参加救治工作[2]。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作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本身设置有中医科,自疫情发生以来,被指定为惠州市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承担了全市所有确诊病例的收治任务[3],为使中医药尽早、全面、深度地介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我院医务科及中医专家组通过参考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最终探索出“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实施至今,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1月19日至3月3日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共62例。其中3例患者因主观原因未接受中医诊疗,1例患者由于年幼,不配合喂服中药,均予以剔除。我院先是实行传统的中医会诊制度,之后总结经验,探索出“中西医双管床制度”,故本研究按住院先后顺序,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2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4]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于2020年1月19日至3月3日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②符合上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诊断标准;③能配合中药治疗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②不愿意配合中药治疗,或年龄太小(3岁以下),不能配合中药治疗的患者。

1.5 干预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以传统中医会诊制度为主的模式,即由感染科医师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开具中医科会诊申请单,中医科医师一般在规定的24 h内会诊患者,之后开具中药处方,并交给感染科护士,护士将处方交由护工送至中医收费处记账,中药房配好中药后再由物业运送部送至隔离病区。感染科医师书写会诊记录。

1.5.2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即对中医专家组成员开放电子病历系统及医嘱系统权限,每一例确诊患者,除了有感染科医师主管,同时配有一名中医专家组医师分管病床。为加强与患者的联系,中医专家组开通了4个工作微信号,实行24 h开机,保证医患顺畅沟通。医务科将每日从卫健局接收到的新增确诊患者名单,立即转发通知中医专家组秘书,由秘书通过微信群及时通知中医专家组全体成员,并为新增确诊患者安排主管中医师。确诊患者完成住院手续后,主管中医师自行登录电子病历系统了解患者病情,并联系患者,使用工作手机添加患者微信,通过详细询问及视频,收集患者的四诊资料。随后报告中医专家组组长,参与患者辨证施治,开具中药处方。主管中医师直接在电子病历系统完善中医诊疗记录,并将处方交给本科护士,护士送交中医收费处记账,记账后处方交给中药房,中药房确保及时将中药配送至隔离病房,使确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即可服上中药。患者如顺利服完先前所开中药,主管中医师及时跟进,再次询问病情,收集四诊资料,并开具处方;如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有任何不适,也可及时通过微信反馈给主管中医师,主管中医师报告中医专家组组长,为患者调整方药。除与确诊患者开通微信联系外,各感染科病区与中医科、医务科均建立了微信群,及时传递信息,如患者的病情变化、服药后的反应,感染科每日发布出院患者名单,中医科得以及时开具出院中药带药。如有疑难重症患者,通过微信群直接实施MDT,中西医专家共同研讨,商定诊疗措施。“中西医双管床制度”的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中西医双管床制度”流程Figure 1 Flow chart for the“doubl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b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1.6 统计方法运用Excel 2003录入患者信息,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08±15.66)岁。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09±17.51)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中医药介入时间比较表1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药介入时间为(1.34±0.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9±2.6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医药介入时间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intervention tim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s)

表1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医药介入时间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intervention tim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s)

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例)26 32中医药介入时间(d)6.69±2.67 1.34±0.65①t值-9.993 P值0.000

2.3 2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表2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8 965.26±23 192.4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 482.81±57 169.64)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veraged hospitalization cost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 (±s)

表2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veraged hospitalization cost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 (±s)

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例)26 32平均住院费用(元)34 482.81±57 169.64 18 965.26±23 192.45①t值4.088 P值0.048

2.4 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表3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3±4.7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38±7.4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 (±s)

表3 2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VID-19 (±s)

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例)26 32平均住院天数(d)18.38±7.48 14.53±4.73①t值-2.389 P值0.020

3 讨论

3.1 中医药抗疫新冠肺炎当属中医学“温病”“温疫”范畴[5],纵观我国悠久的疫病防治斗争史,中医药抗疫自古有之。早在中医学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已有疫病的记载[6],《素问·刺法论篇》则提出主动“避其毒气”的疫病防护措施[7]。公元3世纪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云:“疗猘犬咬人方……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8],显露出中医药在疫病免疫技术方面的积极尝试与探索。东汉末年,疫病横行,医圣张仲景为族人多死于伤寒而感伤[9],其所言“伤寒”,包括疫病,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成书《伤寒杂病论》,为疫病的发生、传播提供了有效遏制之法。金朝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李东垣在济源任职,恰逢大头瘟流行,遂创制普济消毒饮以救治[10]。明末清初,温疫猖獗,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前仆后继深入疫区,通过对疫病的详细研究,积累了丰厚的抗疫经验,最终创立温病学派,传承疫病的著作汗牛充栋,抗疫理论建树颇多,治法方药行之有效[11]。在新中国的抗疫斗争中,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954年、1955年,石家庄市采用中医治疗乙型脑炎,效果瞩目,无出其右[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周仲瑛国医大师综合伤寒、温病各家学说,从温疫、热毒、卫气营血论治流行性出血热,大幅降低了死亡率,疗效显著[13]。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中医药介入疫情防控的效益匪浅,安全可靠[14]。

可以说,中医药在我国千百年来的疫病抗击史上有着深厚的积淀,因此,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在抗疫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部署和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完善诊疗方案,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15],实乃有据可循,有案可稽。

3.2 “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在隔离病区的优势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是指针对某种临床疾病,依托2个以上的学科团队会诊讨论,重点探讨患者在疾病诊疗中的疑难问题,最终为患者制定全程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最佳诊疗方案[16]。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作为大型综合医院,主要致力于疑难杂症、危重疾病的诊治,依靠单一的学科将无法完成此等艰巨任务,只有建立MDT的衔接机制,全面认识疾病,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17]。组建MDT团队,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共同发展,对有效解决临床上疑难危重问题、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创建优质医院、提高医院知名度,是大型综合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18]。

我院自2020年1月19日接收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新增病例接踵而至,院领导及医务科迅速反应,扩大感染科病区分别用于收治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起初,确诊患者完全由感染科接管,按西医诊疗方案治疗,但针对本次新冠病毒感染,激素治疗及抗病毒药物均缺乏循证依据,也没有可以攻克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19]。随后,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指示“强化中西医会诊制度,建立中西医工作机制,确保病人第一时间用上中药”[20],我院中医科立即进入了一级备战状态,作为惠州市中医药专家组副组长的钟启腾,迅速组建起医院中医诊疗专家组,召开中医抗击疫情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中医协同抗疫措施,制定中医诊疗和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方案[21]。

开始的时候,我院采取传统中医会诊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该会诊制度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介入时效——会诊医师和主管医师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影响了会诊效果;患者病情无法及时跟进,中医诊疗未体现连续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中药处方开具后由感染科负责调配,繁琐的多站式服务导致中药介入时效性、灵活度受限;频繁开具会诊单及中药医嘱明显增加了感染科医师的工作负担。

为此,我院医务科及中医专家组及时总结经验,以MDT模式为蓝本,打造“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在内部管理方面,“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实现中西医学科无缝对接,同步共享病例所有临床资料,免除了感染科开单会诊、录入医嘱、撰写病程等工作,中医科直接提供开具处方、调整方药、完善病程、收费记账、调配中药等一站式服务,从而拆除传统会诊之壁垒,打破中药介入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外部服务方面,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观察,由于较长时间的病房隔离,很多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抑郁或烦躁的情绪。“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充分利用了电话、微信的交流方式,与患者建立了一种既是医患又是朋友的关系,增加了患者与主管中医师沟通的机会,有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舒缓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更多地感受到了一份重视和关心,明显增强了对中医的信任感,提高了服用中药的依从性。总之,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与传统中医会诊制度比较,“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可显著缩短中医药介入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3.3 结语坚持中西医并举是我院取得良好救治效果的重要举措之一,实行隔离病区确诊患者的“中西医双管床制度”是充分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制度保障。截至2020年3月3日,惠州市确诊的6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在广东省确诊病例数超过60例的7个地市中第一个实现清零。2020年9月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标志着我院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22]。综上所述,我院的“中西医双管床制度”成效显著,值得在新冠肺炎同类的定点医院推广试用。

猜你喜欢

中医科我院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叙事护理与情志护理在中医科的运用探讨
中医科临床带教中一对一及一对多教学法教学效果对比
综合医院中医科奖金二次分配模式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