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28董传国

种子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

董传国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技术水平有了全新要求,农作物栽培技术只有变得更加成熟,才能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保证现代农业发展。从现实角度来讲,农作物栽培技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为了实现土地资源配置与优化,增加农民的最终收益,就需要做好栽培技术研究。介绍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具体原因,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了完善的方案,希望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高产影响因素;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12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A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有的耕地面积和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日益减少,只有逐渐提升粮食种植效率,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粮食产量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所以需要做好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工作,降低农作物栽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影响,还要使用现代科技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作物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材,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土地方面的严重问题,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对于农作物也有了全新需求,只有充分研究农作物栽培技术,才能合理解决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缓解农作物供应压力。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1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内涵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方面应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涵盖测土施肥技术、灌溉技术以及密植技术等。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土壤可以提升种植的效果,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改良土壤。对一些低产农作物来讲,需要在初始阶段完成土壤测试,分析土壤产能较低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实情况,使用相应的土壤治理方法。肥料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施肥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只有获得必需的营养成分,农作物才能健康生长。目前,测土配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作物种植中,水分对于任何生物来讲都是能量来源,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灌溉工作。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距离,因为土壤内部的养分是一定的,若种植距离较小,则会对养分的摄入产生直接影响,种植的数量越多,植物生长的态势越差。从密植方面来讲,一定要保证阳光的均匀性,促进植物获得良好的光合效果,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合理种植,才能提高产量[1]。

我國目前使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灌溉技术、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通过调查得出,植物叶片会受到受光面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间距,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为营养和水分吸收提供良好环境。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来讲,需要使用不同的栽培技术,这样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标。土壤和植物生长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因此需要保证土壤的肥沃性,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根据现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措施,保证植物茁壮生长,从而提升产量[2]。

2   影响农作物高产的因素

2.1   播种时期

在农作物播种过程中,播种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考虑种子萌发需求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选择相应的播种方法,在温度适宜以及适当的时间条件下进行科学播种,只有这样种植才能具有更强的温度、湿度以及天气适应能力。在气候条件符合时播种,可以为后期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空间,同时能提升植物的发芽率,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普遍按照节气播种,例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若是播种时间无法满足环境条件,出现寒冷或者不适时播种等问题,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种子的死亡。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时期,对环境条件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逐渐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并且也能深度挖掘农作物生长潜能,最终实现高产发展目标[3]。

2.2   农作物种植密度

植物的种植密度和最终的生长质量存在着重要的联系,植物在生长中存在竞争关系,每株植物都需要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等生长要素。土壤中的养分是一定的,若是种植密度过大,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从农作物种植的角度来看,需要合理预防资源浪费,只有农作物达到预估产量,才能发挥出种植效果。

在密植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若是降水量相对较少,土壤贫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种植密度较小的方法。降水相对过多的地区,应适当增加植物种植密度,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目标。种植的农作物株值相对较大时,需要减小密度,这样才能保证产量提升,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在初始阶段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方案,根据种植植物的种类,选择土地环境,这样才能达到高产的目标[4]。

2.3   土壤质量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之一,提升土壤质量是保证产量的基础条件之一。需要在农作物种植的初始阶段,做好土壤合理规划工作,确保土壤养分和酸碱度,增强植物生长的透气性。可以定期进行耕地与翻新,通过现代化施肥方法,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耕地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的平整性,耕地深度要适中,充足的水分也是重要条件。对于有需求的植物生长环境来看,在施肥过程中需要重视肥料质量,预防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家肥是最佳的选择。逐渐提升土壤的适应性,应用现代灌溉技术,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提升农作物产量,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空间。

2.4   农作物品种

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可以不断提升农作物产量,一定要在选种过程中不断总结,合理选择种子类型,这样才能确保种子的产量、发芽率以及成活率。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深入研究农作物产品,对产品性能进行研究,在本质上提升农作物产量。比如,通过合理使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强品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从农作物生长方面来讲,需要将重点放在灌溉、除虫以及施肥等方面,根据现实需求应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让农户对新的种植品种有着全新的认识,提升农户的接受程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了确保粮食储备的充足性,需要重视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降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现实情况提升品种种植的效率,使用科学管理方法,完成合理灌溉、确保密植效果,这样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空间。按照农作物生长周期和播种频率,选择适宜的播种技术,对已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大量人力的损耗,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和培育,通过优化产量影响因素实现农作物高产。

3   农作物产量提升的具体途径

3.1   借助基因技术改善农作物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如基因技术,在改进品种基因的背景下,提高植物的抗病害能力,还要通过基因工程改变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在适宜的时期收割农作物,满足大面积与机械化试验需求,确保农作物产量提升,最终达到高产的目标。

3.2   合理改善农作物生产环境

从农作物播种角度来看,环境因素和生长存在重要联系,光合作用时间和日常的积累直接决定了农作物品质。为了确保农作物生长拥有更长的光合作用时间,需要提升资源使用率,增强植物使用率,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降低植物种植成本,保证农户的经济效益提升。在植物生长中还需要确定土壤成分以及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析透气性和盐碱度,合理调整植物生长的土壤情况。

3.3   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在农作物栽培技术中,主要包含病虫害防治技术、施肥技术以及土壤翻耕技术等,只有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保证农作物产量逐渐提升。在农作物种植中,科学耕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需要重视播种条件,确定农作物种植空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灌溉方案,保证农作物生长具有充足的养分。

对土壤也要进行翻整,清除田间杂草,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对于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讲,确定元素含量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植物拥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高产。

3.4   農作物高产应避免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农作物的准备阶段,要仔细研究和分析引起农作物产量波动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不要盲目追求农作物产量。必须与时俱进,在农作物栽培方面,要解放思想,及时改变观念,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配比,使土壤品质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强化害虫防治,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在发现问题后科学合理地喷施农药。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鉴于农业的重要程度,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方法得出,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注意农作物种子选择、农作物播种时期、农作物的土壤质量以及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灌溉、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措施。只有农作物健康生长,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参考文献:

[ 1 ] 庞淑云.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4):89-90.

[ 2 ] 李国春.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3):62-63.

[ 3 ] 姜杰.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6):122,125.

[ 4 ] 王洪敏.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82,184.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