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21-09-28张卫云
张卫云
摘 要:板栗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备受群众喜欢。在板栗的种植过程中,要增强栽培管理以及有关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进而确保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具体介绍了板栗的一些基本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阐述了板栗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板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07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6.64;S664.2 文献标志码: B
近年来,随着农业部门改革,农作物种植和管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板栗栽培管控技术进行了创新,使得板栗的产量与质量有了较大的保障。即使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改善,但是病虫害仍然影响着板栗产量,必须对其更加重视,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解决。
1 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板栗又名栗子,除了能够生食、炒食、煮食以外,还能够被加工为罐头、栗粉等食品。板栗具备补肾阳气、止血化瘀等药用价值,并且板栗的花、果、壳、树皮、树根等也可入药,具有消肿解毒的效果。
板栗在嫁接后的3~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板栗植株的经济寿命在80年左右,结果期能够达到100年以上。板栗作为一种喜光植物,对光照时长的要求较高,光照时长需要在6 h以上才能满足板栗的生长所需。除此之外,板栗开花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环境温度在17~25 ℃。在8—9月,当气温达到了20 ℃左右时,板栗的结果率以及板栗的产量与品质均不受影响[1]。
2 板栗的栽培管控
2.1 定植管控
板栗的栽培关键在于合理选苗,应挑选苗龄1~2年生、直径超出0.8 cm、抗病虫害能力较为突出、无机械损伤的健壮幼苗。在栽培过程中,要严苛控制种植密度,通常幼苗行距为3 m×4 m,栽种密度56棵/667 m2。等待幼苗发育至一定水平后,可开展隔行去行的栽种方式,剔除一些老化或者病害感染的树苗,为板栗生长营造出更好的环境。
栽种时期必须依据板栗的类型来确认栽种手段,例如某一类型板栗最佳的栽种时期为大寒与小寒时期,因此一定要挑选好日子开展栽种,同时给予充足的水分[2]。除此之外,必须在原来土壤外表上覆盖一层土壤。如果是一年生的板栗幼苗,覆盖土层厚度不得超出原来土壤厚度10 cm;如果是两年生的板栗幼苗,覆盖土层厚度不得超出原来土壤厚度20 cm。
2.2 园地与土壤管理
我国大多数区域都比较适宜板栗生长。想要提升板栗的产量与质量,应挑选优质的栽种土壤。板栗适合在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区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应当挑选朝阳区域,为板栗的生长发育提供充沛的阳光。板栗适宜种植在环境温度10.5~20.8 ℃的地区,也适宜种植在环境温度≥24.5 ℃、≤41.6 ℃的地区。
在秋冬季节种植板栗,幼苗不能整晚暴露在环境中以免冻伤,对其生长发育有着严重影响。如果春季栽种,必须应用覆盖地膜的方法,从而实现保温的目的,促使幼苗生长发育。种植地的水分管理把控也至关重要,一旦种植地过于缺水,就应当通过外部保护方式储存好足够的水资源,例如在树盘覆盖稻田或者挖坑蓄水,这样可为板栗提供充足的水分。对于黏重土壤,必须掺杂沙石土与有机肥开展改土,才能使得板栗健康生长。要想开展板栗栽种,降水量应达到500~2 000 mm。
在板栗发育的进程中,应重视对土壤的管理和把控,从而提升土壤的透水效果。除此之外,土壤不得过度积水,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少,营养成分必须保持稳定,给板栗提供适宜的发育空间。总而言之,板栗更加适合在土壤深厚、水位较低的沙性土壤中发育。板栗在一般环境下栽种,一定要提高土壤管理水平,例如松土、除草,并且还要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幼苗缺失,即刻开展补种。在遭遇干旱气候时,必须及时灌溉。一旦幼苗根部松动,应及时踏实幼苗根部的土壤,使得板栗幼苗可以更好地生长发育[3]。
2.3 施肥管控
在板栗發育进程中,除了必须给予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应及时依据板栗发育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促进板栗的发育。板栗幼苗在栽种环节中要采用长效基肥,发育稳定后及时追加速效肥料。
施肥重点分为基肥与追肥两类。基肥采用土杂肥,可改善土壤活性,使得土壤更加具备储水保肥的能力,为板栗的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一般情况下,每株板栗必须施加腐熟肥20~30 kg,与土壤搅拌彻底后开展回填,除此之外,应使用钙镁磷肥0.5 kg/穴,同样是与土壤搅拌彻底后开展回填。
追肥采用速效氮肥,并与钾肥、磷肥搭配使用,同时依据肥料的类型确定追肥时间。在春季栽种的过程中,每株板栗必须追加尿素0.3~0.5 kg,进入盛果时期后,尿素的用量为2 kg。在7月后,应采用速效氮肥与磷肥,可使得板栗颗粒饱满,果肉更加厚实。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任何时期开展追肥,都要在施肥结束后开展灌溉、覆土工作,充分体现肥料的效果,保证板栗幼苗发育所需的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可运用坑施法,另外,可重复开展追肥工作,但要掌握以下两大重点。
第一,早春枝条基部叶刚刚发育,颜色逐渐从黄变绿,在这一阶段应喷洒0.3%~0.5%尿素与硼沙,以提高板栗枝叶的光合作用。
第二,在收获前的12~30 d,采用0.1%磷酸二氢钾肥喷洒两次,可提升光合作用,使营养成分逐渐融入果实内部,从而提高果实质量[4]。
2.4 科学修剪
板栗生长过程长势相对较快,假如没有实时管控,长势过快,就会对板栗幼苗的发育造成伤害。通常在板栗幼苗阶段,树冠发育缓慢,步入发育晚期后,生长相对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修剪,会影响整个板栗植株的透光性,造成病虫害,从而导致板栗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板栗栽种管理把控的过程中,应及时开展修剪,1~2个月进行1次修剪,同时彻底清除病虫枝[5]。
3 板栗病虫害为害表现及与其预防策略
3.1 板栗病症及其预防
(1)为害表现。板栗病症主要出现于主枝与主干,病害一般在果皮内部度过冬季,板栗病症出现初期呈现红褐色,果皮发软,稍微隆起一部分,内部平层已经出现腐烂,会分泌出汁液,同时散发出酒精发酵的气味。板栗病症会在每年的3—4月出现,6—7月步入发病高峰期,导致板栗枝条死亡。板栗病症会随着幼苗的生长开展传播,还能在树上潜藏,同时转移到板栗幼苗中。板栗病症随着当地气候条件与板栗种类的改变而出现[6]。
(2)预防措施。挑选优质的抗病板栗种类,优化水肥管理把控,增强幼苗生长态势,及时消灭病枝,同时落实好销毁工作,杜绝人畜对幼苗的影响。进入晚秋后,进行涂白预防。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剔除病害区域的病枝,在树皮处理完成后涂上401抗菌剂,遏制病症的进一步发展[7]。
3.2 白粉病及其预防
(1)为害表现。白粉病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对幼苗、叶片以及嫩梢等影响较高。白粉病大多出现于春季,当温度在15 ℃左右时,发生病害的概率较大。受到影響的幼苗会直接出现褪绿的现象,形成不规则晕块,最终连成一片,叶片上出现白色粉霉物质。步入发病后期,发病部位会散播出病菌的子囊壳,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在风力的影响下进行传播。
(2)预防措施。在收获前喷洒大生M-45和信生800倍液,针对白粉病与枯芽病都有不错的预防成效。
3.3 栗大蚜及其预防
(1)为害表现。栗大蚜的虫卵寄居在树干上过冬,在第2年的4月逐渐孵化,出现众多无翅雌蚜,生长出小蚜虫。5月会形成有翅雌蚜,大批蚜虫飞向板栗的嫩枝上,并且吸食树干汁液并繁衍后代。进入10月下旬后,栗大蚜互相交尾就会在板栗的枝、干上产卵,大批虫卵紧密排列可顺利过冬。
(2)预防措施。对出现虫害的老树皮,必须立即刮去,还必须采用人工清除的手段消灭虫卵。等到过冬时虫卵开始孵化,可对染病树木涂抹高浓度石硫合剂。
4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板栗是备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坚果类食物。在板栗种植过程中,无论是在栽培枝术的选择上,还是在土壤的选择与管控上,都要更加注重应用方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板栗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营养物质等。此外,针对板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要做到及时预防和治疗,以确保板栗的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 1 ] 毕华鹏.尖顶油栗在驻马店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J].农技服务,2019,36(7):73-74.
[ 2 ] 杨伟志,秦秀兰,甘雨,等.昆明地区板栗提质增效技术措施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27-131.
[ 3 ] 张秀.魔芋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76.
[ 4 ] 辛磊,于莲,张波.山东即墨板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7):87.
[ 5 ] 王方,王晓霞,万艳,等.毕节市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 2020,14(24):19-20.
[ 6 ] 张荣.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研究,2019(3):50-51.
[ 7 ] 鲁周民,王祥坤,马云攀,等.陕南地区实生板栗嫁接改造及管理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9,47(4):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