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1-09-28辛正文

种子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辛正文

摘    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对小麦的种植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先进的技术开始在小麦种植中应用,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采取科学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04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影响小麦产量下降的因素

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导致小麦产量下降。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降水量较少和寒潮均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降水量减少会导致土壤干旱,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寒潮的出现会导致许多未成熟的小麦冻死,小麦不能正常收获。

此外,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户没有认识到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防控意识不足。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该加大对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2   小麦种植环境因素

小麦种植环境直接影响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影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选择适合的种植环境,确保小麦的品质。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和水资源,充足的光照条件能够加强小麦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而丰富的水資源能够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

此外,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应该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区,保证小麦能够充分吸收养分,促进小麦的生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风力因素的影响,应该选择背风的地区,避免小麦被刮倒。通过上面的阐述可知生长环境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加强对环境的控制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小麦种植技术

3.1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该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发挥品种优势,也有利于后期的管理工作。小麦的品种比较多,不同的品种都有自身的优势,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在小麦品种选择前,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地理条件进行评估,选择适合地区生长的小麦品种。

在小麦播种之前,应该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能够起到防虫防霉的作用,促进小麦发芽,选择晴天进行晾晒,不能在水泥路面或者柏油路面晾晒,这样可能会造成种子烫伤。在晒种过程中,要控制好种子的密度,并且定期翻动,连续晒种2~3 d即可。小麦晒种完成后,还应该进行发芽率的检测,为后期小麦的生长奠定基础。

3.2   选地整地

在小麦种植之前应该做好选地工作,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和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以及后期的管理。应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充足,选择pH值为6~8的土壤,有利于小麦的生长。选择地块之后要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检测,如果土壤肥力不足,还应该采取科学的设备管理措施。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应该选择地下水充足的地区,便于后期的灌溉。在选地完成后,应该对土地进行前茬处理,通过深耕处理的方式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为小麦种子的发芽提供良好的条件,也能够提高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3.3   播种管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做好各种管理工作,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在具体播种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小麦播种量,节约种植成本,也要考虑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阳光需求,考虑对于水分和降水量的需求,满足小麦的生长。如果播种冬小麦,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在小麦播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传统的人工播种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机械化播种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也可以减少人工播种不均匀问题的出现。

3.4   科学的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种子出苗之后,待小麦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要进行间苗处理,保证小麦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小麦的生长。②在小麦拔节期,应该做好施肥管理工作,结合小麦的品种以及土壤的肥力来确定施肥量,在施肥前做好土壤肥力的测定工作,保证施肥的合理性,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不同营养元素的肥料,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小麦健康成长。需要注意,如果施肥后出现大规模的降水,可能会影响施肥的效果,可以适当追施氮肥,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③在小麦灌浆阶段,应该做好喷洒工作,科学配比肥料,补充氮元素和钾元素,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④在小麦生长的后期阶段,要做好田间杂草的清理工作,避免杂草和小麦争夺养分,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可以采取人工除草或者药剂除草的方式,药剂除草能够减少劳动者的工作压力,提高劳动效率。⑤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受到水资源的影响,如果在小麦种植地区的降水量比较少,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式来保证小麦的灌溉量。在小麦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和沟灌等,喷灌技术具有均匀性的特点,同时能够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小麦对水分的吸收。

3.5   适时采收

为了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小麦收割之前应该进行调查,分析小麦长势情况,制定科学的收割计划,可以选择机械收割也可以选择人工采收。在收获过程中,建议采取适时晚收的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小麦的后熟优势,确保小麦的总体产量。在选择机械收割之后,还可以配合人工收割,避免浪费。科学的收割能够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

4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生长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手段。

4.1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定期检查小麦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健康问题要及时解决。①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放射线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能够直接灭杀害虫,减少害虫的基数,降低害虫的繁殖速度。②可以利用黑光灯或者高压电网进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该技术主要利用了小麦虫害趋光性的特征,诱杀害虫。③种植户可以采取高温杀死或者低温冻死的方式来控制病虫害,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手段:①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和保护小麦害虫的天敌,抑制害虫的数量,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天敌防治措施不会对小麦质量造成过多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绿色防控手段。麥蚜虫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瓢虫和蜘蛛等,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②采取喷雾的方式来吸引害虫,然后进行集体灭杀。可以利用信息素诱杀害虫,能够取得很好的灭杀效果,减少病虫害危害,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

4.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具有见效快和效果强等特点,且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季节和地域因素的影响。①在小麦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够灭杀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减少病虫害出现的概率。②如果麦田出现病虫害,选择化学防治,但是要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防止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多的不利影响。在化学防治过程中,有些病虫可能出现耐药性,从而影响防治效果。

4.4   不同生长阶段病虫害的防治

4.4.1   播种期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在选种之后还要进行浸泡处理,能够杀死种子中的虫卵和细菌,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在播种过程中,采取药物拌种的方式,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如果选择药剂,要控制好剂量,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4.4.2   返青期

小麦返青期很容易出现吸浆虫和纹枯病。①吸浆虫。该类害虫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手段,利用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能够降低对土壤的污染,保证小麦的质量。②纹枯病。纹枯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甚至造成小麦的大面积死亡枯萎,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利用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剂量和使用的次数,否则会影响小麦的质量。

4.4.3   抽穗期

小麦在抽穗期很容易出现赤霉病、锈病和蚜虫。①赤霉病和锈病。该类病害会造成小麦减产,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控,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对小麦生长的监督和管理,发现病害之后及时防治。②小麦蚜虫。蚜虫直接啃食小麦的根茎和叶片,通过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减少蚜虫的数量。

4.4.4   灌浆期

该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疗为辅的原则,尽量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手段,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否则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受到影响。

5   结束语

小麦在我国有着很广泛的种植范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通过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能够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