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具体化的意义
2021-09-28陈陆舟
陈陆舟
摘 要:文章基于教师备课时普遍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而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的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及教学实践,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极为重要。过分关注教学过程,忽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有本末倒置之嫌。文章作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读透教材和教辅资料,结合班上学生学情,设计出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和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现状;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44-02
前段时间,牛献礼老师在长沙某小学做了一次讲座,讲座中谈到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让人很受触动,回想之前读过的吴正宪老师的著作,心中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也使笔者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现状
当前,很多年轻教师觉得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根本比不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平时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也会更关注那些精彩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生是如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学明白的。有时也不禁认为教学目标不过是很多教案资料里起头的那三句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写的话而已。其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项读起来显得比较空泛,虽然知道大致的意思,但不知道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相较而言,知识与能力目标就显得比较具体,说明了这节课或这个单元,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但这种具体也只是相对而言,在描述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时,教学目标中大量运用了诸如“了解、理解、经历、体验”等动词,每个词的含义和代表的程度都不一样,这更让很多年轻教师觉得难以准确把握,似乎实际用处不大。这导致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知道这节课学什么内容,按照教案上的教学过程设计上课,把这些知识技能教给学生就好了,那些显得空泛的教学目标没有必要深究,更不要提如何将它具体化了。
但是当翻阅一些文献,初步了解教学目标的设计后,会发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才是决定一堂课好坏的重中之重。如果过分关注教学过程,而忽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则会有本末倒置之嫌。
二、教学目标为什么特别重要
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目标定高了,学生达不成;目标定低了,学生学不够。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方向、深浅。而判断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且这一情况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教学目标所包含的不仅有课时目标,还有单元目标,甚至不同学段也有不同学段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连续性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如果学生某一节内容没学懂,那么,他之后的数学学习很有可能遇到问题。而像数学思想的感悟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更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学习就能做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悟的过程。比如,对于数感的培养、作图的练习,如果不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培养、练习,则不能指望学生在進入高段数学学习时能有好的数学素养。
像知识与技能这种“显性目标”,教师一般都心里有数,知道这节课要教什么内容,而且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很多教师都能指出这一知识点的难易点,清楚学生容易犯错、混淆的点。即使每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一样,但这类目标大致上还是能够达成的,这些难易点也基本上都能攻克。相反,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类“隐性目标”,却往往因为它那显得空泛的内容、操作性不强等原因而被忽视。但这类“隐性目标”其实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数学学习绝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文化内涵是可以一直伴随着学生,对学生未来有益的东西。
肖川先生说过:“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的建构+情感丰富、细腻的纯化+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以及思想的升华+智慧能力的培养……”[1]换句话说,对于数学教学,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教师“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又要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领悟上,数感的增强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上,空间观念的发展上”[2]。数学思想的体会领悟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某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比如,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绝不是在六年级上册“数与形”的教学中才开始接触,而是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就早有接触了。如果从低年级开始,就慢慢渗透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那么,经过多年的浸润感悟,将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甚至是为中学数学的学习做铺垫。转化思想也是如此,比如,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等。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一直贯穿于各个学段的学习之中。如果低学段对这些数学思想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不重视,那么,学生到了高年级,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这些数学思想。
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这也就是很多名师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原因。假如一位教师将某一知识点的内容教给学生后,他和这名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了解情况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教师只比他的学生快了一课时。可想而知,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并不会比他强多少,因为他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的深浅程度决定了他的教学方法,而他的教学方法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追求,绝不能仅停留于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的实现上,还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中“形而上”的魅力。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它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价值观判断等,将构成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那么突出,或者并没有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但是数学学科中的“形而上”将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印记。当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能明确化、具体化,学生就会明确每节课该培养哪些能力,体会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这些问题能弄明白,那么,一个好的教学目标也就设计出来了,而它将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