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学养课堂选课走班分类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1-09-28叶志青

求知导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美育

叶志青

摘 要: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以下简称高峰学校)和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创新实验学校)美育学养课堂改革,即基于培育学生学养进行选课走班式分类教学改革的实践做法,总结了美育学养课堂的实施原则:以学生(人)为本、以学养培育为本、以素养学习为本,分析了美育学养课堂改革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育;学养课堂;选课走班;分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36-02

一、美育学养课堂的提出

中小学音乐课和美术课长期存在认识不到位、重少数轻全体、重应试轻素养、重比赛轻普及等问题,应付、挤占、停课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等。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此可见,音乐课、美术课等美育课堂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突出。

高峰学校创办于1923年,原是一所村级办学的薄弱学校,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2011年,高峰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的教学中拉开改革序幕,有效破解上述《意见》指出的诸多问题,并取得显著改革成效,其中音乐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明显提升。高峰学校现有管乐团、芭蕾舞团、麒麟舞团、合唱团、民乐团、戏剧社等学生艺术社团30个。从2015年起,每年有9个以上的艺术节目参加深圳市龙华区每年一届的艺术展演比赛,每年获金奖8个以上。有4个节目参加深圳市每两年一届的艺术展演比赛,获金奖3个。2019年,创新实验学校研发校本教材6本,小学二年级开始开展美育学养课堂改革,在美术、音乐课程中实行“选课走班”,同样受到师生、家长和教育同行的广泛赞许。同年,笔者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发表《基于“学养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探究》,提出“学养课堂”,并对音乐学养课堂和美术学养课堂进行探讨。

二、美育学养课堂选课走班分类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改革课堂组织形式

高峰学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由单班在教室上课,改为整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小组到功能室同时上课,组成众多教学模块;由学生在教室等教师来上课,改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到功能室找教师上课;由一个教师组织50多个学生上课,改为一个教师组织30个左右的学生上课;由一节课一节课地上,改为两节课连上。课堂组织形式实现模块教学、实现个性选课、实现自由走班、实现面向全体、实现小班化教学、实现高效教学。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创新实验学校二年级开始在音乐学习中由原来按照教材(国家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学习,改为通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教材上的通识知识融合到技能学习和训练中,改为技能训练与审美欣赏、创新实践相结合,技能、美育、创编并重。学习方式由以“学”为主转变为以“习”为主,即以练习、演习、体验、实践、创造为主。技能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每个学生每学年能初步掌握一项技能,二至八年级则可初步掌握六项技能。

(三)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两所学校教师在音乐课上,由原来教教材知识改为技能演示传授;由什么都要教,改为专门传授自己的专业技能;由以“教”为任务,改为以“引导”学生练习实践为任务。这样,实现以学定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以学生采用的技能练习方式作为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据,以学生素养提升作为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以学生技能掌握质量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四)整合美育课程内容

音乐课堂开设声乐、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民乐、管乐、吉他、竖笛、葫芦丝、小提琴、古筝、电子琴、奥尔夫音乐、戏剧等分类选修课程,美术课程开设儿童画、版画、国画、素描、书法、陶艺、黏土、剪纸、小制作、摄影、动漫、创意设计等分类选修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通过几年学习多项技能,实现内容的贯通和整合,从而在毕业时达到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备课时,需要完成教材内容与技能学习内容的整合,并在课堂实现整合。

(五)完善社团活动方式

高峰学校有11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音乐、美术方面的社团有30多个。社团组建方式由原来的教师选拔特长学生参加,改为让每个学生每学年自主选择社团,并有一次重选的机会。社团活动内容由排练参赛项目,改为加强技能基本功练习和审美创编。社团活动目标由为了参赛获奖,改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发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社团活动时间由少变多,社员人数由多变少。社团活动的完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而且喜欢参加。

三、美育学养课堂选课走班分类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以学生(人)为本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特点。首先,美育学本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平民教育。高峰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其中9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小孩,他们住在出租屋里,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没有机会到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学校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的优质美育,无论贫富,无论潜能高低,有教无类,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其次,坚守育人为本的目标。“在音乐教育和个体发展的关系上,既要通过感知、思维、想象、记忆这些认知官能去认识掌握音乐,并在这过程中同时发展人的认知能力,更要注意通過好的音乐影响和培养个体正面积极的情感和人格。[1]”高峰学校坚持技能训练与审美欣赏、创新实践相结合,技能、美育、创编并重,以美育人的目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埃利奥特在其新版《音乐教育哲学》中,为音乐教师搭建了一种比较全面的音乐学科学习和比较全面的音乐育人的实施框架:第一,“育人于乐”(education in music )。教在音乐之中,学在音乐之中,在音乐活动和音乐聆听中实现教与学。第二,“育人知乐”(education about music)。意指音乐活动、音乐聆听、音乐历史、音乐理论等专业知识的教与学。第三,“育人为乐”(education for music)。特指音乐职业取向的教与学。第四,“以乐育人”(education through music)。其不仅是前述三种意思在音乐教育中的汇总,还重点突出了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育人”[2]。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走班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
“选课走班”背景下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策略初探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美育教师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