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9-28王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低剂量芬太尼诱导

王波

(山西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冠心病是我国临床较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加之近年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可并发不同程度地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1]。在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如何减少围术期心肌氧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比较高,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具有重要作用。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安全界限、镇痛作用持久等优点。适用于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2]。但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的麻醉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此次实验中,对76例冠心病病患的麻醉效果开展对比与探析,旨在探讨不同诱导剂量舒芬太尼对于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结果阐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本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76例开展此次研究,选择心功能正常,NYHA分级1~2级,代谢当量(>4METs)且无症状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根据诱导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28例,0.5 ug/kg)、中剂量组(26例,0.75 ug/kg)与高剂量组(22例,1 ug/kg)。低剂量组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7.62±5.67)岁;中剂量组中女性11例,男性15例,年龄46~77岁,平均(57.70±5.71)岁;低剂量组中女性9例,男性13例,年龄45~76岁,平均(57.67±5.75)岁。对三组各项临床上数据通过统计学比对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符合《实用冠心病学(第4版)》中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3)患者休息时有心前区疼痛症状或明显劳累感;(4)未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5)患者均按照规定用药,能积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1)对研究药物过敏者;(2)有自身心脏疾病外的肝、脑、肾功能异常;(3)免疫系统障碍者;(4)神经系统病变,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5)未签署同意书者。

1.2 方法

在手术前30 min,三组均注射戊乙奎醚1 mg,入室后开放静脉。给予0.15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 060869;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3 mg/k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 022379;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05 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 143222;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给予3种剂量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包括低剂量组(0.5 μg/kg)、中剂量组(0.75 μg/kg)与高剂量组(1 μg/kg)。术中给予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10 min停药。按需给予苯磺顺阿曲库铵输注,术毕1 h前停用,监测病人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T1)、术毕(T2)、清醒后(T3)与拔管毕(T4)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血流动力学指标)以(±s)表示,t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0、T1、T2时,三组HR、MAP和SpO2指标对比无统计学 差 异(P>0.05);T3、T4时,三 组HR、MAP和SpO2指 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T3、T4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T1、T2、T3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4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76例患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1 76例患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与T0比,*P<0.05;与低剂量组比,#P<0.05;与中剂量组比,&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我国临床较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该疾病为慢性病,但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严重者致死率较高[3]。手术治疗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部分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易发生心血管事件,造成病人心肌缺血,血管硬化,应激状态下循环波动增加,使得病人对麻醉耐受力下降,易出现麻醉意外,进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4]。所以在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要求尽量保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力求保证心肌的氧供需平衡,保障重要脏器的灌注。因此,在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具有重要作用[5]。舒芬太尼为选择性μ受体激动剂,与芬太尼对比,舒芬太尼的亲脂性更佳,约为芬太尼的2倍,可迅速通过患者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相结合,镇痛效果较强,且舒芬太尼的分布容积较小,该药物清除半衰期较短,不会蓄积于病人体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与心肌功能。但诱导剂量舒芬太尼在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的效果有一定差异。在此次研究中,T0、T1、T2时,三组HR、MAP和SpO2指标对比差异较小;T3、T4时,三组HR、MAP和SpO2指标对比差异较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T3、T4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差异较大;高剂量组T1、T2、T3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差异较大,T4时HR、MAP和SpO2指标与T0时对比差异较小,虽然高剂量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时和术毕不同时刻SpO2、HR、MAP指标虽有一定波动,但在拔管后大多能够恢复至术前水平,三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但1 μg/kg舒芬太尼血压、心率变化小,更易耐受,可减少病人在清醒、拔管期间的心肌氧耗,有利于保证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顺利过渡,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示,麻醉诱导过程中,1 μg/kg舒芬太尼对病人血压、心率影响最小,能更好的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将其推广到临床工作当中。

猜你喜欢

低剂量芬太尼诱导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Ang Ⅱ诱导大鼠成肌细胞萎缩模型的构建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