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豆根的本草考证及毒性分析*

2021-09-28邹俐赵焕君李娜赵明月孙楠宋成

现代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草产地古籍

邹俐 赵焕君 李娜 赵明月 孙楠 宋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山豆根作为常用中药,应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亦名广豆根、黄结、解毒[1]。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的治疗。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有毒[2]。但通过对历代本草的考证发现山豆根与其他品种可能存在混用和错用的现象,且古籍对中药山豆根的毒性记载与现代毒理研究有所偏差。故笔者将古籍进行整理分析,厘清其基源并探索其无毒缘由,旨在从古籍研究方面为山豆根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植株形态考

山豆根始载于《开宝本草》,在不同古籍中对其形态描述不尽相同。《开宝本草》载:“山豆根,蔓如豆。”[3]《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载:“苗曼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4-6]《本草品汇精要》[7]载上述相同植株描述,并补充春生新叶,色黄黑。《本草汇言》曰:“茎蔓如大豆,叶青翠,经冬不凋。今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8]《本草蒙筌》《本草详节》载:“苗长尺许,叶两傍而有曲纽,子成簇色鲜红粒似豆圆。”[9-10]《本草害利》《本草从新》曰:“苗曼如豆,经冬不凋”[11-12]。《本草易读》[13]载与上述相同描述,并补充叶青。

结合上述古籍相关植物形态描述并比对《中国植物志》,“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的描述与现今的山豆根(基源越南槐)相似。而叶青,经冬不调,却与之不相符。又观之《图经本草》《证类本草》中,宜州山豆根与果州山豆根相应附图(图1)存在些许差别。故推测《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汇言》中的山豆根可能存在三种来源。而《本草蒙筌》《本草详节》中山豆根的相关记载与其他古籍有较大差别,推测该中记载的山豆根与其它古籍的山豆根并非同一品种。对于具体来源,笔者认为还需结合性味、产地等各方面进行进一步讨论。

2 性味考

从古籍对山豆根的性味记载来看,对于其性味的认知,有一定的脉络可寻。《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着山豆根甘、寒。随后的《本草品汇精要》《本草汇言》《本草蒙筌》《本草详节》《本草从新》载山豆根苦、寒。而《本草害利》《本草从新》中则言其大苦大寒。

由此可看出山豆根的性味认知大致经历着由甘、寒—苦、寒—大苦大寒的过程。

3 产地考

古籍中对于山豆根的产地记载多在南方且产地相近,如剑南(今四川)、宜州(今广西)、忠州(今广西)、果州(今四川)、万州(今四川)。具体记载如表1。

表1 古籍山豆根相关记载

4 讨论

4.1基源分析 综合上述的植物形态描述、性味、产地相关信息,并参考《中药材品种论述》[14]中对山豆根的介绍,华应顺[15]、徐晓兰等[16]提出的易与山豆根混用的品种,同时对比《中国植物志》。将相应植物信息一一对比和分析,以进行具体基源考证,发现古籍山豆根的基源主要集中在植物越南槐、千斤拔、虎舌红、紫金牛之间。为将古籍描述与现代植物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更好的分析与对比,列表如下(表2)。

表2 相应植物描述

4.1.1从《开宝本草》中记载的植株描述、产地于今四川,及现代地区习用品和易混品来看,笔者推断《开宝本草》中记载的中药山豆根基源可能为千斤拔或虎舌红,但根据《开宝本草》中味甘、寒的记载,而千斤拔味微甘[20]、虎舌红味微苦[21],故笔者认为此处山豆根基源为千斤拔的可能性更大。

4.1.2根据植株形态描述、产地及古籍相关图片记载(图1)并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笔者推断《图经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汇言》中记载的中药山豆根有三种基源。其中的“叶青,经冬不调”因与越南槐不符,其同属植物也通过结合用药部位、产地、功能用途而排除。于是,进一步分析古籍中果州(今四川)山豆根附图,发现与《中国植物志》中的千斤拔(图2)相似,结合其托叶宿存、根入药、产地等系列特征,笔者推断“叶青,经冬不调”植物基源为千斤拔;结合古籍宜州(今广西)山豆根附图,及紫金牛的现代植物形态描述、产地、生境等来看,推断宜州山豆根基源为紫金牛;同理,其中“广南者,如小槐,高尺许”植物基源为越南槐;《本草害利》《本草从新》《本草易读》中记载的山豆根基源为千斤拔。

图1 《图经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宜洲山豆根,果洲山豆根

图2 《中国植物志》千斤拔

4.1.3结合现代植物形态描述,推断《本草品汇精要》中较《图经本草》补充的相应描述的山豆根其基源为越南槐。

4.1.4根据《本草蒙筌》中的植株描述、苗长尺许(约相当于今32 cm[22]),及附图(图3),并结合现代植物学形态,推断《本草蒙筌》《本草详节》所记载中药山豆根植物基源为紫金牛。

图3 《本草蒙筌》山豆根

4.2毒性分析 山豆根在古籍中均被记载着无毒,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悖。笔者认为这与用量、用法、配伍、剂型等有关。

4.2.1用量 山豆根单味用药时,多为半钱服(一钱约3.73克[23])、一钱匕(约2克[24]水调服或一片(约3克[25])含于疼处。作为复方使用时,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玉屑无忧散[26],制成相应规格后,其中山豆根的用量远小于1钱;《普济方》中的秘传解毒丸[27],虽为制丸后每日三服,但其中山豆根的日用量仅约为2分。而王均宁等[28]曾报道山豆根用量在3~5 g时发生中毒反应的为0;杨雪等[29]也指出山豆根超剂量或长时间使用是导致毒性的主要原因。在对现代山豆根中毒反应(皆单煎或复方煎煮)的研究统计中,聂安政等[30]指出山豆根用量5g以下时,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4.2.2用法当未标明剂量时多为外涂或外敷使用,有一定的安全性。如《卫生易简方》载:“治癣疮,用山豆根为末,腊月猪脂调涂之;治蜘蛛等虫咬用山豆根末唾涂之。”[31]

4.2.3配伍 山豆根作为复方使用时,多与甘缓之品配伍使用。如古籍《疡医大全》[32]的清燥汤、《救偏琐言》[33]的清金攻毒饮、《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34]的山豆根汤中都可见有关山豆根方剂中常与甘草、玄参、升麻、射干、僵蚕等合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当山豆根与甘草[35]、僵蚕[36]、射干升麻[37]配伍时有减毒作用;从方剂考虑出发,当山豆根配伍甘凉滋润之品,如生地黄、麦冬、玄参或配伍甘缓和中之品,如人参、紫参、沙参时也有减毒效果[38]。

4.2.4剂型 有关山豆根的古方记载中,多出现炼蜜为丸或炼蜜丸等字样,而丸剂本身有一定的缓释作用[39],在体内的分解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其血液浓度达不到中毒浓度[40]。

4.2.5其他 山豆根在使用过程中极可能为上述均无有毒记载的伪品。此外,当山豆根过量使用过程中也常用橘皮汤下、白皮汤下、乳汁调服,其是否有减毒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5 结论

通过对相关古籍和文献的梳理总结,笔者推测古本草中所记载的山豆根为山豆根(基源越南槐)、红毛走马胎(基源虎舌红)、千斤拔(基源千斤拔)、紫金牛(基源紫金牛)几种药的统称。它的毒性问题也因用法、用量、配伍等质量评价体系原因导致与现今研究有所偏差,其配伍减毒机制也值得深究与进一步研究。从现代对于本草学的研究来看,由于植物分类学等客观知识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原因,古本草中记载的中药与现代中药并不完全相对应,故对历代中药的考证和梳理也应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现代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本草产地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