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机制的分析
——以动词重叠式为例
2021-09-28郭嘉慧
郭嘉慧 李 妍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一、概述
比较普遍的认知是名词和动词是最先习得的实词,而一般情况下认为,名词比动词更加容易习得。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名词优势”,即习得的名词数量要比动词数量多很多。但这套规则在汉语里却不适用,研究者们调查发现,在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里,习得的动词数量会明显多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仅仅表现出了微弱的“名词优势”,且随着年龄的增加(1~3岁内),动词在句中的占比会逐渐呈上升趋势,具体数据,见表1。[1]
表1 研究语料数据表[2]
英语和汉语的一个区别点在于,在英语中,一个动词往往可以匹配好几个名词,动词的义项较多,与不同名词的依附关系较为复杂,不便于儿童的习得,例如动词“have”,既可以跟在“breakfast”“lunch”“dinner”等名词之前表示“吃”,又可以跟在“a ball”“toys”“some apples”等名词之前表示“拥有”。而在汉语中,动词的义项相对来说比较少,且可表象性比英语强,更容易被儿童习得。例如,“吃”“玩”“扯”“拿”“背”等动词都有相对少的对应关系,比英语动词更加具体。以此来看,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在动词习得方面确实存在某种先天优势。那么,对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动词习得的机制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但汉语动词多且繁杂,很难全部讲清,所以在此处,为了简化问题,更方便讨论的展开,我们只以动词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动词重叠为例,来分析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3]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学说作为基准进行讨论。普遍语法学说(Universal Grammar Theory)是存在于每个native speaker潜意识里的一种认知体系,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儿童存在对语言的绝对语感。
二、动词重叠机制
首先我们要理清动词重叠的概念。赵元任认为,动词重叠式是“介于词结构和句结构之间,属两可的情况”。郑良伟认为动词重叠与“动词+(短时)数量”一样,是句法组合,都应放到句法平面上来描写。我认为,动词重叠本身是一个语义层面的东西,是一个词结构,但是动词重叠式的结构构成应该属于句法层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动词重叠式放在句法层面上来讨论。
动词重叠的主要方式为AA式、ABAB式、AAB式与AABB式,也有一些非主要方式,即“A—A、A—AB、A—AB”等,此外,还存在意义上的近似形式“V、V—V”等,甚至可包括虚化中的“看”与动词重叠形式结合形成的表达形式“AA看”。在这里,由于所选语料库的限制,我们主要讨论AA式、ABAB式、AAB式和A—A式这几种形式。
儿童早期对动词重叠式的习得是外部输入和儿童主动输出的双重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假设,从外部输入到儿童主动输出的这一阶段中,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儿童自发性地模仿外部输入的语言实例,外部环境给儿童输入什么,儿童就给出什么样的反馈,即与外部输入一一对应地主动输出(实例1:【调查者】回家找找吧【儿童】回家找找);一种是儿童接收外部输入后掌握一定的动词重叠规则,进而主动输出。这种情况下儿童的主动输出就不局限于仅与外部输入保持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会出现儿童在没有接收过相应的外部输入的前提下,①改变动词重叠结构并能不产生语法和语义上的错误(见实例2)②将新的动词套入动词重叠式等情况(见实例3)。(实例2:【调查者】打开看看吧。【儿童】不打开看看。实例3:【父亲】站起来唱个歌,好吗?【儿童】不想唱唱歌。)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在环境输入过程完成后,由于儿童对可习得的语言存在潜在本能(competence),语言实例的输入足以架构起该方面的认识体系,从而转化为一种动词重叠规则,外化表现(performance)为对适用该语法规则的一切句法的主动输出。也就是说,儿童接收到的外界输入的语言实例,和最后输出的语言实例,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根据语料统计显示,儿童输出重叠形式的动词共有11种,而外部输入重叠形式的动词共有71种。有3个动词种类在儿童输出实例出现之前没有对应的外部输入实例,它们是“开电、唱歌、商量”。其中,有1个动词种类“商量”只出现了儿童输出实例,而没有对应的外部输入实例。[4]
通过对不同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输入实例并不总对应输出实例,在没有进行过外部的语言实例输入的情况下,儿童依旧能够靠自身构建的句法规则进行实例的输出。这就证明儿童早期对动词的习得并非完全是模仿性行为,而是能够习得动词重叠规则,并使用这种规则进行语言表达。实例输入是给儿童提供语言环境的外部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帮助儿童快速建构对于动词重叠式的句法结构体系,但并不完全决定动词重叠式是否被习得。儿童的动词重叠式习得是有创造性的习得过程,是儿童在规则基础上对新的词项的掌握。根据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学说,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天生就对汉语有强烈的本能语感,是存在于儿童潜意识里的普遍语法,外部输入刺激的作用就是将这种普遍语法“唤醒”,从而达到儿童快速习得动词重叠式这一句法结构的目的。如果把儿童的普遍语法比作一颗种子,外部输入就是肥料和水源,刺激句法结构生根发芽。
三、儿童主动输出的特点
问题到这里还没有讨论完,既然我们已经明白儿童早期动词重叠式的习得机制,那么在儿童对动词重叠式的习得过程中,儿童自发地主动输出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
结合表1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早期动词重叠式主动输出的数据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变化趋势,虽然在表1中儿童ZTX动词句百分比的数据在第32~36个月时出现下跌,但是总体趋势依旧是在上升。根据这些提供的语料,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①对于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动词的习得比起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来说要更加简单,因为汉语并不总是遵循“S-V-O”语序来进行造句,主语和宾语都可以省略,在日常生活中只有谓语的零句经常被使用,例如“吃了吗”“饿了”“抱抱”等句子,都能够清晰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所以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也会偏向于先学习较为简单且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动词;②儿童动词的习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名词优势”逐渐变得非常微弱,动词的使用频率增高,也就是说,儿童对于动词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四、结论
在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学说和对儿童语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儿童早期动词重叠式习得的机制解析,我们可以得出:
(一)汉语的“名词优势”相对其他语言来说较弱,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在早期动词习得中往往表现出比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更大的优势,汉语动词相较于英语动词来说是更加容易习得的;
(二)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对动词重叠式的习得是对句法规则的习得,而非简单的输入—输出的模仿性行为,实例输入和实例输出不必完全对应,儿童对动词重叠式的输出更多的是一种规则之上的自发性地主动输出;
(三)由于儿童本身存在普遍语法,所以能在短期内习得大量动词重叠式,并能以新学的词项与习得的句法规则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