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俄语课程建设与铁路专业结合的若干思考
2021-09-28刘睿菲
刘睿菲 郝 蓓 张 琦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6)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职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学生技能培养的核心要素。对于中俄合作办学框架下的铁路专业,科学合理地开设俄语课程,并行之有效地开展俄语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将以笔者学校为例,在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俄语课程建设与铁路专业结合的建设思路。
一、当前我校俄语课程设置情况
俄语课程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中俄合作办学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俄语语言综合能力。近年来,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共开设4门俄语相关课程,分别从语音、语法、词汇、言语交际、国情文化等不同方面,帮助学生听、说、读、写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见表1。
表1 公共俄语开设课程
二、当前俄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脱节
中俄合作办学中的俄语教学目标是两年之内帮助学生通过赴俄考试(对外俄语一级考试),随即进入俄方高校进行深造。目前,我校学生俄语学习效果整体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生源整体素质不高。中俄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录取成绩相对较低。二是学生俄语学习畏难情绪大。大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新的俄语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抗拒心理。三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多数学生没有出国留学深造的想法和意愿,对俄语学习的重视不够。
(二)俄语教师单一身份与“双师型”教师要求脱节
高职俄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学生“学”的问题,也有教师“教”的问题。一是俄语教师单一身份限制了“教”的范围。我院俄语教师均毕业于俄语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专注于俄语语言词、句、语法的教学,与现阶段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的要求有所脱节。二是俄语教师的学习培训限制了教师“学”的内容。
(三)俄语教材与专业联系脱节
中俄合作办学中4门俄语相关课程选用的俄语教材,主要围绕语言的听、说、读、写和国情文化进行,忽略了俄语与专业相结合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与各专业知识联系较少。在应用中,学生感到专业方面的俄语知识知之甚少,对一些专业术语、词汇和有关专业的俄语表达不了解,学生难以快速适应在俄学习,和实习就业的工作需要。
三、俄语课程建设与专业结合的策略
俄语课程是中俄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俄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留学深造、实习就业和社会交往中能使用俄语有效地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信息交流,特别是在专业领域通晓一定的铁路俄语知识。
(一)重构俄语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俄语课程体系建设要遵循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突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建立俄语公共必修课程,围绕俄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础方面,开设《基础俄语》和《俄语听说》保障学生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开设俄语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增长专业俄语知识为目标,开设《俄罗斯国情文化》《铁路俄语》《俄语阅读》等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如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可开设《铁路客运服务俄语》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提升学生俄语交际和应用能力。三是扎实开展俄语第二课堂,跳脱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组织丰富多样的俄语活动,加强语言输入。
(二)加强俄语教学资源建设
多措并举加快俄语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一是拓展学用渠道,补充教材内容。选用的教材应注重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打好俄语学习基础,同时采取多种教材配合使用的方法,针对不同专业,补充各自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二是完善俄语资源库。目前,针对高职院校的公共俄语还没有较为合适教材可使用,迫切需要既突出俄语实用性,又有专业性的俄语教材,俄语教师要积极开展和进行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丰富俄语学习资料。三是持续推进俄语在线课的建设,加大推广“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四是依托互联网优势,与俄方合作开设俄语远程课程和铁路专业课程,探索建立中俄双向课堂。
(三)改革传统俄语教学方式
高等职业院校的“三年制”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决定了其俄语教学不能承袭普通本科院校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1]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是丰富教学手段。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建立共享资源、高效率的线上教学、多媒体教学,加强俄语教学“线上+线下”的融合与互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俄语教学的课前课后,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监督。二是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教学。针对学生俄语学习目不同、俄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对要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从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加大辅导,对要就业工作的同学,侧重语言实际应用的培养。三是改革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对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指导、考核,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强化俄语教学团队建设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高质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教学团队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新形势下高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高职教育新变化新要求。二是改善俄语师资结构。加大具有铁路专业知识背景的俄语人才引进,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三是加快升级俄语教师知识结构。俄语教师必须对现有知识进行升级,提高自己的行业知识储备。四是加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类教学科研课题,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五)优化俄语考核方式
进一步优化俄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一是摆脱传统笔试对俄语考核的束缚。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俄语听说》,可采用口试的方法进行考核。二是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采用不同内容和难易的考核内容。对于想要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对语言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多重考察;针对就业工作的学生,注重语言应用性的掌握,创设情境进行口语考察。三是将俄语一级考试标准和相关要求引入俄语教学、考试考核中,优化和完善拟赴俄留学生的俄语学习要求和考核标准。
(六)加大俄语课程建设扶持力度
职业教育承担了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育,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围绕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2]一是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课程建设制度保障,鼓励俄语教师参加外校俄语学科的培训和会议,努力提高俄语课程建设规划的水平,确保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同时,组织校内外、行业专家对俄语课程建设进行评估,及时对俄语课程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课程建设期不断完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二是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建立支持俄语课程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切实保障课程建设和教研室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大俄语教师赴俄研修费用和教师参加外校的学科培训、学习的资金投入。三是做好激励机制保障,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创新课程建设,为俄语课程建设提供支持。
中俄合作办学为高职俄语教学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高职俄语教学任重道远,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俄语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统一思想,合力解决好出现的各类问题,[3]积极推动俄语课程与铁路专业的结合,优化俄语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高职俄语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复合型铁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