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站慢生活类Vlog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
——以B站“是当归哦”为例

2021-09-28杨婷

声屏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时序符号受众

□杨婷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2020年3月增长3777万,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61万,占网民整体的87.0%。Vlog又称视频日志、视频博客等,是Videoblog的缩写,最初流行于YouTube平台,是指创作者将自身视为叙事主角,通过手机、相机等智能设备拍摄生活场景并事后剪辑为有主题或流水账式的视频节目。与其他视频类型相比,它更具视觉效果和真实性,B站中的热门Vlog视频多围绕日常琐碎生活展开,内容契合青年亚文化需求。

慢生活类Vlog概念界定及主体类别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受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年轻人承受着社会各方带来的压力。在快节奏社会中,充斥了各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元素,街边随处可见的速食餐厅,商场中充斥着快时尚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文化”开始流行,“慢综艺”的火热影响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使用Vlog记录日常生活,用Vlog凸显个人风格。Vlog作品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超越性的、非日常的特殊事件或体验,如出国旅游、极限运动或是参加社会活动等;另一类是对庸常的世俗生活的展示,如何做好一顿饭,如何过好独居生活,带你体验全职主妇的一天或是家中宠物的日常。本研究中的慢生活类Vlog指的是后一类,其内容主要以记录自己的一天为主。

本文选择B站这一平台,以生活类Vlogger(视频博主)“是当归哦”的Vlog为研究文本,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叙事学角度对慢生活类Vlog的建构方法进行剖析,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慢”的塑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慢生活类Vlog的生产和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制作手法下Vlog的内容构建

B站中的慢生活类Vlog,其叙事方式在时间层面上具有“慢”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实例,从叙事时序、叙事时限和叙事频率三方面展开分析。

叙事时序——对客观环境的真实记录。叙事时序是视频叙事的先后次序,故事时序是指讲述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自然排列顺序。在一些视频作品中,为了对特定事物进行强调或者营造气氛,会打破故事时序进行重组,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不一致。叙事时序可被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追叙等,为了达到视频的效果,制作者往往会使用多种叙事方式。

B站慢生活类Vlogger“是当归哦”于2018年7月入驻B站,发布了第一条Vlog。由于其精致的生活方式以及独特的审美,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粉丝。目前,在B站共发布145条作品,拥有83.6万粉丝。本研究认为将其作为B站慢生活类Vlog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Up主“是当归哦”(下称“当归”)的Vlog中,为营造“慢”的生活态度,通常采用顺序的叙事时序,使故事时序与叙事时序尽量等同,为受众营造沉浸的体验感。通过观看其145条视频,本研究发现视频中的叙事方式通常以顺序展开。比如,在2020年11月最新发布的一条视频中,以做饭、逛街、穿搭作为片头花絮展开记录,视频时长为55分36秒。视频内容详细展示了制作早餐,制作咖啡,吃早饭,对镜拍摄穿搭,见朋友一起购物,回家的一系列过程。在当归的Vlog中,通常不会只记录一天的生活,而是会记录几天的生活,所以视频时长较长。视频通常以顺序进行组织,受众可以看到从清晨到傍晚的时间跨度,在顺序的过程中营造“慢”“精致”的生活态度,营造沉浸化的体验感。

表1 B站“是当归哦”视频统计

叙事时限——运用等述强调体验感。叙事时限研究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叙述长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分为故事时序和叙述时序两部分。当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基本相等时,将其称之为等述;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时,称之为概述;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时,称之为扩述。此外,还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形式,即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限大时的省略和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的静述。

在当归的视频中,一条视频通常以平铺直叙的等述记录为主,但也偶尔会出现概述和扩述的表现形式。通过随机抽样对当归的8条视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等述在7条视频中占比最多,达到了76.1%。仅有1条视频的概述占比超过了等述占比,该视频中的等述与概述占比分别为35.4%、43.8%,二者相差并不是很大。由此可见,在当归的Vlog当中,等述占比最大,概述次之。等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在顺叙的基础上,等述叙事的加入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纪录片式呈现方式,使视频的体验感、日常感进一步增强。而纪录式的呈现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叙事频率——重复叙事体现生活感。叙事频率是指叙事作品中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包括事件的重复(即反复出现相似的事件)和话语的重复(即对一个事件反复叙述)两种重复关系。在慢生活类Vlog中,拍摄者需要构建缓慢的生活感,常会通过重复具有烟火气的事件来进行生活感的营造。慢生活类Vlog在叙事频率上,擅用重复性叙事。由于题材的限制,慢生活类Vlog内容重复程度相对较高,前期拍摄上通常使用长镜头的记录方式,擅于使用近景和特写,表现事物的细节和质感。在后期上,画面与画面之间采用硬切的方式,较少使用特效,注重画面的真实性。音效也使用较少,多使用同期声,配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在当归的Vlog作品中,每一个视频中都出现了做饭的情节,大部分视频都有记录去超市购物的环节,有出门前的介绍每日穿搭的情节。

精致符号下的叙事体现

慢生活类Vlog描绘了拍摄者精致的日常生活,精致实质上是一个较抽象的词,通过分析当归的Vlog作品,发现在慢生活类Vlog中,通过使用一些符号使“精致”这个抽象的词得以具象化。要分析慢生活类Vlog如何进行“慢”的构建以及精致的表达的,就需要对它的符号系统进行探测和解释。

精致化的符号展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研究语言符号时认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即意符也就是语言的符号,所指即意指也就是其携带的意义。在当归的Vlog中,出现了一些代表着精致的符号,如精美的餐具、咖啡机、插花、黑胶唱片机以及香薰蜡烛等。这些符号都携带了精致生活的意义,在其视频中也随处可见类似“当归姐姐太会生活了”“这一段好美好”“真的感觉被治愈了”的弹幕,可见在受众看来其视频传递的是一种治愈、缓慢的认真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年轻人每日奔波在通勤的道路上,早饭在路边匆忙解决,午餐在公司楼下便利店草率解决。当都市白领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后,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去自制晚餐了。而视频创作者当归生活在澳洲,她并没有一份朝九晚五的通勤工作,拍摄视频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视频中的她经常用镜头记录做饭、走路等日常行为,视频中展示的物件与器具都在强调其阶层与生活品味,如通过她制作食物时所使用的器皿可以发现,这些器皿都不是随意选择的。在她的视频中重复出现的La marzocco GS3意大利咖啡机、Le creuset酷彩珐琅铸铁锅、Knindustrie锅、Tasaki珍珠手链和Cire Trvdon香薰蜡烛等物品,无不象征着她讲究而精致的生活态度。一个人的品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阶层的界限,当归所过的这种精致的生活与消费水平透露出视频拍摄者的生活水准与话语权。在年轻人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当归的视频中丰富的事物、精心制作并摆盘的每一餐,两餐之间偶尔烘焙点心带给朋友品尝,闲暇时候写手账、插花是当代年轻人难以拥有的生活。通过对比,当归Vlog中的这些符号无不体现了精致以及慢节奏的生活。

细节处理的精致体现。在慢生活Vlog中,为充分调动视听元素视频通常以舒缓的背景音乐开始,配以一些带有精致生活标签的符号。在视频内容上,以长镜头和固定镜头为主,缓慢的节奏配以高清整洁的画面,刺激观赏者的视觉,安抚观赏者的情绪,将其从劳累繁琐的工作中解脱,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在当归的Vlog中,处处体现着精致的细节符号,如出门前的精心打扮。出门前当归总会有一段对镜拍的镜头,向受众展现自己今日的穿着,从当归佩戴的首饰耳饰以及衣服的质感和搭配这些符号上,都透露着热爱生活、精致生活的意义。视频中,出现最频繁的镜头是做饭的环节,拍摄者会详细记录自己从到超市购买食材,回家初步处理食材,制作午餐,精心摆盘再到最后摆在餐桌上享用的一系列的过程,对每一餐的详细展现将视频创作者精致、爱生活的人设得以被塑造。

镜头语言的缓慢叙述。镜头语言在视频后期的风格呈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慢生活类Vlog中,视频创作者通过对镜头、画面的组接、调色、声音等要素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了视频“慢”“精致”的标签。在视频中,镜头语言的剪辑调整能对Vlog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满足受众的感官体验,提供沉浸的视频体验。在当归的Vlog中,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弱化剪辑痕迹,用镜头对事物、环境进行唯美的表达。在视频中拍摄者鲜少露脸,讲话也不多,大部分镜头都在进行生活化的叙事。其纪实的拍摄手法加上高质量的镜头,在镜头语言中体现出视频创作者的生活态度,也折射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UGC的模式丰富着年轻群体的生活,慢生活类Vlog作为Vlog的一个分支,通过精致的画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本文以B站慢生活类Vlogger“是当归啊”为研究文本,对其Vlog进行了叙事学及符号学的分析,在当下,慢生活类Vlog还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性不足、变现困难等问题,如果想要进一步吸引更多受众,还需要在创作中突出个人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此外,还须深入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受众研究和分析,对视频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慢生活类Vlog才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猜你喜欢

时序符号受众
基于Sentinel-2时序NDVI的麦冬识别研究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基于FPGA 的时序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变符号
一种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的设计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