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上的“黑猫警长”

2021-09-28张君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塞罕坝黑猫

本社记者 张君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热播的一部动画片《黑猫警长》,让机智、勇敢、帅气的黑猫警长“一夜走红”,成了“圈粉无数”的“明星”。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当年的“追剧少年”们,现在均已步入成年,不知此时的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个威风凛凛、勇斗“歹徒”的黑猫警长实际上是一名森林警察。

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塞罕坝上,也有一些这样的“黑猫警长”,他们虽然没有黑猫警长炫丽的“明星”光环,但却像黑猫警长那样,履行着保护环境、守望绿色的神圣职责。只不过他们远离人们的视野,在默默无闻中选择了忠诚与担当,在孤独寂寞中选择了执着与坚守,并且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他们,就是被誉为“绿色卫士”的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近日,记者踏上塞罕坝这片传奇的土地,走近这些森林卫士,听他们讲述半个多世纪的精神传承以及铭刻于岁月里的忠诚与担当。

扎根荒原,有一种执念叫做坚守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然而沧海桑田,世事无常,随着人们活动足迹的不断拓展以及环境变迁的日趋加剧,昔日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美丽高岭”早已不复存在,而是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20世纪60年代初,荒凉了近半个世纪的塞罕坝,响起了植树造林创业者的脚步声。1964年,在茫茫荒原的两间土房里,围场县公安局塞罕坝机械林场派出所应运而生。

创建之初的塞罕坝派出所,仅有一名所长和一名民警,后来才充实为五人。那时的塞罕坝一年无霜期不到两个月,冬季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几摄氏度。白天植树造林,晚上巡山护林,就成了这些民警工作的常态。而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从五十多年前上坝的那一天起,就把守护好这片绿色作为心中的责任,默默坚守,代代传承。

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公安分局成立,其公安业务受围场县(1989年以后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公安局领导。2008年,河北省森林公安局塞罕坝分局成立。2020年10月,河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塞罕坝支队挂牌。

从当初骑马巡逻办案,到后来摩托车、汽车代步,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森林公安经历了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森林公安民警守护这里的初心和决心。

从1棵树到112万亩林海,从一大片荒漠变成一大片森林,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在过去的57年间,赓续着牢记使命的传统,履行着保护绿色文明奇迹的使命。塞罕坝已经连续五十多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未发生重大涉林案件。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而作为这片“绿色奇迹”的建设者和保护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分局民警和造林工人一样,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始终传承着守护绿色的不变情怀。

>>塞罕坝机械林场派出所曾经的办公地

>>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日常巡护

坚韧不拔,有一种力量来自责任

“林子长起来了,生态变好了,离不开森林公安民警的守卫。”在塞罕坝林场采访,记者时常能够听到林场职工对森林公安民警们的由衷赞叹。的确,在寂静的山林里,并不总是岁月静好或是相安无事,而是时刻都会出现偷猎盗伐者觊觎的贪婪与凶险,可以说,违法者与执法者之间的“猫鼠游戏”,在这里时常都会上演,不仅考验着这些“黑猫警长”的意志和胆魄,同时也考量着他们的忠诚与无私。

在塞罕坝,千层板派出所女所长勾万春,被誉为“坝上花木兰”。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带队巡逻,脚步坚定,英姿飒爽。

每年春天是塞罕坝销售苗木的黄金季节,也是违法犯罪分子盗挖、无证运输树苗的高发季。去年4月,勾万春带领民警连续盯了十几个晚上,终于在一天凌晨3时,堵截到10辆没有手续的运苗车。

司机见这边带队的是一名女民警,嚷嚷着:“不让过,我们退回去还不行吗?”说着话他们就开始发动汽车,呼啸着马达就准备强行“退”回去,一副不管不顾的蛮横架势。勾万春见状立即跑向尾车,毅然决然地阻止车队行进,并呼叫指挥中心支援。看到勾万春无所畏惧的果决姿态,带头司机强硬的气势再也嚣张不起来了,转而换了一副面孔凑上前来,小声说:“让我们过去,您开个价……”得到的依然是断然拒绝。

处理完毕,那个曾经咆哮着要“退回去”的司机此时犹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事后,他对勾万春说道:“没想到你一个女的竟然有这样的胆识,我认栽了!”

其实,坚韧不拔是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传承几十年的绿色情怀。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塞罕坝分局查处刑事、治安案件50余起、林业行政案件872起、处罚874人、补种树木6136株,有效打击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以苦为乐,有一种担当来自使命

阴河派出所是塞罕坝分局6个派出所之一,辖区面积达197平方公里,约占塞罕坝林场总面积的21%,地形复杂,山路崎岖,但这么大辖区的派出所只有4名民警。

盛夏的塞罕坝正是景色最美的季节,游客众多,阴河派出所的民警丝毫不敢松懈。

这天一大早,所长潘瑞勇、民警王高才就已经在办公室准备一天的巡查工作。吃完早饭,他们就开车出发,开始每天的例行巡查。用了一个多小时,潘瑞勇和王高才将近万亩造林地详细踏查了一遍。此时,鞋子和裤腿上已被露水浸透。

随后,他们又驱车艰难行进了两个小时,来到海拔1500余米的北沟梁头风电施工作业区。一下车,他们就钻进莽莽林海,对施工区域进行踏查,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点确定位置和面积,登记区域内的林木数量,谨防侵占林地和破坏树木的问题发生。

中午时分,两人刚打开自带的午饭,突然接到分局指挥室的指令:在红水营林区有人非法砍伐树木!

经过十余分钟的颠簸,巡逻民警赶到了现场,潘瑞勇立即制止违法行为,开展现场取证、固定证据等工作,并电话通知施工负责人到派出所接受讯问。

19时许,两人满身疲惫回到派出所,开始对施工负责人依法讯问,直至23时许,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我们每天的车巡里程不少于200公里,步巡超过3万步。”潘瑞勇告诉记者,塞罕坝林场900余平方公里,有6个派出所,每个派出所三四名民警,“每天工作很单调,但我们心中有使命,肩上有担当,那是我们不竭的精神源泉。”

>>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出警路上遭遇暴雪

无怨无悔,有一种收获来自奉献

来到塞罕坝,记者深深感到,扎根在这里的公安民警,不仅有一腔热血,更是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把“一心为民”当作一种信念,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造福祉。

北曼甸派出所辖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有30个村民小组,3名民警人均森林保护面积达7万余亩,是林场社情最复杂的区域。

走进北曼甸派出所,记者看到所长王洪志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大大的林区治安防控图,地图上标明了施工点、居民点、营林区和望火楼等。

“这些是治安防控重点,每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都超过10公里,我们每天都要走到、看到、查到。”王洪志说,我们春秋开展防火巡查,夏季踏查禁种铲毒,冬季打击非法狩猎,一年到头没有空闲的时候。

“辛苦造林几十年,大火烧毁一瞬间。”每年春秋两季,是塞罕坝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为及早发现和杜绝隐患,塞罕坝分局实行林业生产防火专项检查日报告制度,每个营林区每天都要上报施工项目、地点和人员,派出所民警每天都要检查核实,确保进入林区施工人员不用火。

在塞罕坝全体森林公安民警和林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塞罕坝林场已经连续57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近年来,塞罕坝分局两次被授予“全国优秀森林公安局”荣誉称号,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人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3人荣立个人二等功。近日,河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塞罕坝支队被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

忠诚于脚下的土地,奉献于坝上的绿色,这就是新时代“黑猫警长”们的真实写照。正是凭着这种忠诚与奉献的精神内核,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茫茫荒原上的两间土房到窗明几净的办公楼,从几人的派出所到一支现代化的森林公安队伍,从最初的骑马巡逻到摩托车、汽车代步……半个多世纪里,塞罕坝森林公安民警艰苦奋斗,不辱使命,甘于奉献,全力维护林区平安稳定,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塞罕坝精神,同时也构成了一道“绿色卫士”的亮丽风景线……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塞罕坝黑猫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黑猫钓鱼 边庆祝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黑猫白猫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