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的影响分析

2021-09-27李骞

医学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李骞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影响。方法:选取了本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8例,经检查及入院治疗时间先后进行了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了传统的开腹式手术,观察组34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大脑出血量明显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期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也可减轻术后疼痛,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并发症率;影响

胆结石既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又是人们身体中胆结石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因此相关医生治疗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传统比较保守的方式进行医治,但根据目前临床实际调查发现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大多都是治标不治本,存在着较高的复发率,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胆结石较小的病人,临床上一般都采用保守治疗的医学诊断方式,而针对比胆结石较大的病人,临床建议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式进行医治,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式进行的治疗能够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本文为了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发症率的影响,选择了2017年0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参与对象为68例胆结石患者,他们均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了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入院时间做了先后分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48.13±2.96)岁,男21例,女13例,平均发生病程(1.57±0.44)年;观察组平均年龄(48.06±2.63)岁,男19例,女15例,平均发生于病程(1.30±0.61)年。两组病人的一般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课题研究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批,患者均与医生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了开腹式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俯卧在手术台上,医生将患者进行了全身的麻醉,并在整个病人的右肋边缘下面分别做7-20cm 的倾斜切口,起开并暴露了手术的视野。确定了胆囊及结石的情况,找到胆囊的动脉和胆囊管,然后实施专业结扎操作,将胆囊切除、取出并最后进行了伤口的缝合,术后2-3d 拔管,期间进行了常规的抗感染护理,并且要保证患者膳食清淡、易于消化,避免食用大量产气性食物。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同样需要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全身麻醉,然后由医生在患者脐部上缘或下缘的位置作1cm 的切口为观察孔,输入二氧化碳,构建一个人工的气腹,使其保持在一定的压力下约为 13mmhg 左右,置入腹腔镜,取 5mm 套针套管置于病人右肋下方,取 10mm 套针套管置于中线的偏右位置,必要时在右中腹部取 5mm 套管置入一个做操纵的孔,取手钩型的电凝器或者是超声刀对胆囊的三角形位置進行解剖,凝断胆囊的动脉,再用钛夹或者是生物护理夹对胆囊管内部进行夹闭,之后被剪断,自胆囊床把胆囊分离,并将胆囊放在标本袋中经切口拿回,释放出大量的腹腔气体,利用常规针将患者的腹腔胆囊管进行了缝合。术后给予定期的常规耐受性抗感染药物。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期和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大出血数量、术后切口痛苦程度,分析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软件选择SPSS19.0,采用( )和(%)表示所有检测数据,采用t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操作时间(48.57±3.06)min、出血量(30.28±2.94)ml、住院时间(6.06±0.58)d、排气时间(20.88±3.29)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数据(2.9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随着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胆结石发生的概率也在随之增加,因此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给患者身体带来比较严重的不良现象,比如胰腺炎、胆管炎等,临床上以保守的治疗、外科手术等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选择合适的治疗途径和方案时,应以患者的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作为基本的治疗原则。

胆结石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当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发展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已经逐渐发生着改变,开始忽略膳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过多地摄入大量的高脂肪类饮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导致体内出现问题,胆结石发生率也随着增加。胆结石病变的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明确,少数胆结石病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绞痛等症状,主要就是在饭后或者过多地摄入一些高脂肪类饮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右上腹部或背侧疼痛,甚至还有部分病人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结石病变患者一旦发病可能会出现胆囊大量积液,不仅可能会对胆结石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对胆结石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对于胆囊癌患者的结石直径大约在 3cm 以上或者是胆囊壁变得更加增厚明显的,需要尽快进行手术,保守的治疗方法只会延误其治疗时间。此外,胆结石的发病人群大部分均为未成年人群,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时间推移,其患胆结石的危害和风险性会有所增加,因此在对其进行术后治疗时若其操作方式不合理,则可能会直接导致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严重,进而影响其健康恢复。

我院针对胆结石病人进行了分组研究,将传统的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够为胆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期、排气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比较短,并且在检查中显示 (p >0.05),具有统计研究意义。

由此看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病人实施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性,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出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比较低,而传统的治疗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彻底根治。

参考文献:

[1]李睿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50+52.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科普胆结石危害
无症状胆结石,你也要管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