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的洞穴

2021-09-27庞铁坚

南方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岩洞岩溶洞穴

庞铁坚

广西博白人,1958年生于桂林。发表过小说、散文、剧本、诗歌、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作品,出版历史散文《推开桂林的门扉》,长篇报告文学《愚自乐园——一个台湾人的文化情怀》等。

今人均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却往往没有注意到: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得到“甲天下”的殊荣,其实是和这座城市无比丰富的洞穴资源密切相关的。

人们常形容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以桂林市区周边的岩溶孤峰为例,刘克庄所说“千峰环野立”是一种大写意的表达,几乎“无山不洞”的结构,则实在让那些来自北方的文人官员对这里的地形特色拍掌称奇:普陀山的七星岩、元风洞、曾公岩,月牙山的龙隐洞、龙隐岩,伏波山的还珠洞,叠彩山的木龙洞、风洞、仙鹤洞,独秀峰的读书岩、太平岩,象山的水月洞,隐山六洞,南溪山的白龙洞,穿山的穿岩等,都是自古驰名的岩洞。这些岩洞,大小不一,或通透,或深邃,或以钟乳石奇形怪状、气象万千而受称道,或因洞形、洞趣而留下美名。一句话,古人至此,面对桂林的洞穴,没有不赞叹的。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开篇就是“志岩洞”,可见他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实质:“山皆中空,故峰下多佳岩洞,有名可纪者三十余所,皆去城不过七八里,近者二三里,一日可以遍至”。据广西《岩溶志》:桂林附近350平方公里范围内,至少己发现600多处洞穴,平均每平方公里接近1.5个。那些被桂林诸山所吸引的古代文人,没有不注意到桂林洞穴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广西岩溶地貌中的峰林平原区域,比如桂林—阳朔一带,因为海拔不高,河流密布,容易形成地下水系。这些地下水系是造就岩溶洞穴最重要的力量:水流的长年冲刷与溶解,不但是构成这些岩溶洞穴的重要自然力量,也是生成钟乳石的基本条件。岩溶石峰则为这些洞穴的巨大空间提供了物理支撑。所以,桂林及周边的峰体“大多岩溶洞穴化,横向型洞穴极其发育,脚洞、岩溶泉、潭等甚为普遍”。还珠洞、曾公岩、木龙洞就是最典型的脚洞,伏波山等临江的石山,则有深潭形成。潭,往往被捕鱼者关注,因为潭穴容易集鱼。洞则更易吸引游人的注意。尤其在古代科学不发达时期,桂林这些洞穴太容易勾起人们的想象了。

今桂林市区范围内,有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景观,应该算是独秀峰了。在南朝时期,颜延之到桂林任始安太守之职,将独秀峰下一个脚洞辟为自己的公余读书之所。这处洞穴不深,主洞口朝南,向东贯穿。后人将此洞命名为“读书岩”,以纪念颜延之。独秀峰之名,人们也普遍认为出自颜延之的那首写桂林山水的殘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朝以后,因为独秀峰紧临当时的桂州城,又因为有颜延之留下的文化遗址,山脚逐渐修建了州学、寺庙等,变得热闹起来,从这里走出了曹邺、赵观文等名士。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的王正功,写了两首劝驾诗,勉励学子上进,镌刻于读书岩上方,诗中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句。这句诗迅即成为金句,传遍华夏。由此可见,独秀峰的文化影响力自宋开始已经非同一般了。

另一处较早的洞穴名胜是今七星岩。在隋朝,一位叫昙迁的和尚到此,书写岩名“栖霞洞”——这是七星岩当年的名字。昙迁和尚的这几个字,早已不存,但史书上一直有相关记载,可见是不会错的。

七星岩其实是一处多个溶洞相互贯通的复杂洞穴,从层数来说,就有上中下三层,三层之间有多处竖穴相通,曾公岩、元风洞、豆芽岩、水岩等均是其分支洞口。在古代缺乏科学支撑的情况下,加上照明条件不好,这样复杂的洞穴系统,很自然地会与神仙鬼怪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处让人们好奇的所在。宋人范成大有《碧虚铭》刻于七星岩洞口,此文就是记叙一位叫郑冠卿的官员在七星岩内遇到日华、月华两位仙人的故事:“与之笛,不能成声;倾壶酒饮之,仅得滴沥。交谈几句,出来竟已岁月久矣!”这样的玄虚故事,容易被世人乐道传颂。宋以后,七星岩开始出现了为游客带路并且负责讲解的职业。最初可能是和尚、道士承担此类工作,后来则是附近村民或者娃娃揽过了这类活计。这些讲解,多依附鬼神而展开,故受到一些文人非议,认为品格不高。民国时期,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编写符合“潮流”的讲解,这大约是桂林最早成型的旅游讲解词了。

早在唐代,桂林就已经进入了系统地风景开发时期。

那时的风景开发,其实也是以“洞穴”作为主要开发资源。比如李渤开发南溪山,就是主要营建白龙洞的相关设施,并且和哥哥在那里留下题刻。他开发隐山,也是看中了这小巧而隐蔽的小山六洞相通之奇,云霞氤氲之势。隐山不大,投影面积只有8亩左右,但其山体中的洞穴面积则占了七分之一。这个比例之大,用“玲珑剔透”来形容这座小山,似并不为过。自李渤开发南溪山、隐山以后的一千多年,这两处风景一直在桂林的风景地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北宋的曾布,曾在桂林为官。在桂林期间,喜欢游览,桂林诸景中,曾布尤其喜欢江东胜景。他看见栖霞山下的冷水岩,岩洞奇特,钟乳漫漫,溪流淙淙,乃花心思在此架桥铺径,修建风景,便游人往之,成为游观宴休之处。“自是州人士女与夫四方之人无日而不来。”该岩“遂为桂林绝观”。

伏波山下的还珠洞,洞型奇特,尤以试剑石最为传奇,故自古就是游览胜地。不过,以前的还珠洞,只是临水之洞,没有陆路可通,需乘舟前往,于是衍生了一门摆舟渡客寻风景的生意。刘昉、方信孺、范成大等人,均是乘舟来此游览。解放以后,有关部门借助人防工程,将还珠洞穴加深扩大,使之与陆地相连,虽便于游客前往,但洞穴的两部分在岩壁机理上非常突兀。

纳凉,是桂林洞穴为古人提供的最完美的天然功能。盛夏三伏,除了扇子和用水冲凉,古人解暑之法似乎只有喝莲子羹之类。桂林地处岭南,气候炎热,尤其酷暑难耐,但桂林偏偏有许多石山洞穴可以释放出让人惬意的凉风,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故在夏天,这些洞穴自然就成了人群聚集之地。不少岩洞能够成为游览胜地,恐怕也与此有关。

叠彩山上的风洞,其实是由几个相通的岩洞所构成:南洞叫叠彩岩,北洞名北牗洞,两洞入口处阔大、相通处收腰的结构,使得微微气流到此便可集聚为风,穿洞而过。这风洞的上方又有一个北极洞相连,形成极好的气流升腾效果,人立洞口,便可强烈感受到八面风来一身轻之状。元晦修建叠彩山,凿石为蹬,建亭遮阳,引导游客登至风洞,感受清风,实是让人快慰之事。明代刘台有《登叠彩山》诗说:“嵯峨怪石倚云间,洞销烟霞六月寒。”六月到此,可感寒意,可见避暑效果了得。

如果说到风洞纳凉尚需登山,未免费时且不便,普陀山下的元风洞则不然。因此洞为山之脚洞,又与山体诸岩相通,加之洞内外的温差所产生的气流,一年四季,洞内恒温之气流不绝,暑期时是附近居民纳凉的首选之地。抗战时期,元风洞口处更是游人如织,连著名相声演员小地梨和他的师傅欧少久也选择这里作为表演场地,因为容易聚集观众。如今,空调早已普及,今人对洞穴纳凉的感受可能不那么强烈了,但自古以来,这些洞穴确实是纳凉的绝佳之处。

抗战时期,桂林成为大后方,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香港等地沦陷后,难民流离失所,拼命远离战乱之地,其中不少人就来到桂林落脚。他们选中桂林,一是因为这里当时尚远离战火;二是当时桂林政治相对开明,一些人不愿意到重庆去;三是这里交通方便,可以开辟产业、养家糊口;四是这里石山众多,岩穴幽深,便于防空。

为了有效组织市民就近躲避轰炸,桂林市当局将市区能够藏身的洞穴整理、整顿、列表、编号,供市民就近栖身。例如,位于西门外牯牛山的牯牛岩,可供750人栖身防空,被分配给西门外上街和东街的居民防空之用,但这两条街上共有3400余人,可见仍远远不够。于是,当局采取发放《入岩避难证》的办法,市民需要凭证件才能进入这些洞穴防空。这个办法固然可以使防空相对有序,但有限的证件如何发放却成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些有地位的人显然是可以得到优先保证的,但许多下层人民则苦于无洞可避。我的外公外婆家住在定桂门旁,每当警报响起,家人只好趴在门前的阴沟里,不将头露出地面,就算是“防空”了。虽说桂林洞穴如此之多,也满足不了人口膨胀的城市防空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安排专款,对一些处于高坡处不宜攀爬的山洞进行整理,以便于防空使用。如老人山的老人上岩、老人下岩、骝马山之骝马岩、象山之象眼洞等,均开辟道路,以增加容量。七星大岩则加辟通道、增辟通气孔,以确保人流拥挤时空气流畅。此外,当局还在较有规模的岩洞里增添石凳、油灯等设施,配备保洁人员,以供市民有一个相对较好的防空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里,“要准备打仗”的战争思维仍是重要工作方针。一些有规模的岩洞仍被用作人防工程,并且进行了一些开凿、开通、加宽、围砌工程,一些特有的机理被毁坏。所幸,桂林市政府后来采取严格的石山保护措施,将市区70座石山和风景区内所有石山列入保护名录,终于使得这些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受到严重毁坏的岩洞得以受到必要的关注和保护。

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于发展工业和农业,旅游休闲之类似乎被打入另册。尽管如此,决策者也愿意把风景作为新社会的形象加以打造。

1959年,为迎接国庆10周年大庆,桂林市政府将自古以来就很出名的七星岩至月牙山一带风景区,辟成一个面积很大的城市公园。为建设这个项目,拆迁了山脚两条街道,驰名的七星岩也安装了电灯、铺设了山道,游客游览更方便了。

焕然一新的七星岩一时间成了宠儿,媒体纷纷报道,游客纷至沓来。要知道,那个时代还是非常贫穷的时期,一般人是无法出门旅游的。造访七星岩的游客,除了本地市民,就是一些劳模休养团、到桂林演出的艺术团体、上级领导和外国贵宾等,连出差到桂林的人都极少。即使这样,也挡不住七星岩的名气迅速外传。

住在桂林西郊光明山桥头村、庙门前村的一些社员,也趁着国庆到七星巖去游玩。他们走进洞内,认真观看,仔细听导游讲解,出得洞来却撇撇嘴,说:“比我们村边那个洞可差远了。”

这个评价传到了市领导耳朵里,市领导便让园林部门去走访调查。调查组到了光明山,在大队干部和社员的陪同下,手持电筒,走进这个岩洞,仔细查看,不由惊呼:“此洞果然精彩!”

园林部门迅速向市政府递交了考察报告,建议开发这个岩洞。市政府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在那个最困难的时期,桂林市投入了一笔不小的资金,开发建设了这个岩洞。因为这个岩洞的洞口长着一种芦笛草,于是命名此岩洞为“芦笛岩”。

经过两年多的测量、设计、施工,包括道路铺设、灯光布置、洞口的景观建筑以及必要的花木种植,以及从市区到这个新景区的道路建设,芦笛岩在1962年的春节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这批客人中的主要贵客就是我国著名学者邓拓。

芦笛岩的旅游开放时间并不长,但因为地处桂林近郊,故经常担任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外宾等任务,如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都游览过芦笛岩。如果以接待国家级领导人为一项评价指标,芦笛岩也许是世界上接待各国领导人最多的岩洞吧,所以芦笛岩很自豪地自称是“国宾洞”。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旅游业能够低成本地、快速地为国家创汇,又恰逢国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急需大量外汇,旅游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桂林作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又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地站在了中国旅游发展的第一线。

早期的桂林旅游景点,被概括为“三山两洞一条江”,即指象山、伏波山、叠彩山、芦笛岩、七星岩、漓江。因为游客的旅桂时间有限,其他的景观就很难被列入游线中去,这“三山两洞一条江”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

那时的桂林游览,仅一个芦笛岩就引来无数惊叹,洞前排队等待进洞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旺季往往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最火爆的上世纪90年代,芦笛岩这座游程仅500米的岩溶洞穴,每年接待的境内外游客达200万以上。当时的桂林市长陪同邹家华副总理考察这座岩洞时,汇报说这座岩洞每年上交财政的钱达上千万时,邹惊讶地说:桂林这样有贡献的工厂也不多吧?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穿山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聚龙潭等岩洞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成为桂林旅游新品。由于《印象·刘三姐》的问世,游江的游客在阳朔有一个下午需要有合适的游览内容安排,地处游线上的银子岩,加上其岩溶景观品质上佳,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桂林洞穴游览的一匹黑马。

桂林的岩溶洞穴科学考察,一直是一个亮点,毕竟,桂林的洞穴多啊!只是,洞穴考察这个领域,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

从唐宋时期起,桂林的洞穴就开始被有心人注意到了,但那种“注意”只是简单的观察,如宋人刘谊在《曾公岩记》里写道:“夫桂之洞穴最多,南有白龙,北有石门,廻穴据其东,隐山在其西,皆唐名汉之所尝游也。”范成大说龙隐岩“龙隐洞,龙隐岩,皆在七星山脚,没江水中。泛舟至,石壁下有大洞,门高可百丈,鼓棹而入,仰观洞顶,有龙迹,夭矫若印泥然,其长竟洞。舟行仅一箭许,别有洞门,可出岩。在洞侧山半有小寺,即岩为佛堂,不复屋”。这段文字虽然有一些描述,却是文学语言。

到了明末,徐霞客游览桂林,几乎遍游名山名洞,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他写隐山六洞:“洞分东西两隙,俱南向下坠,洞内时开小穴,彼此相望,数丈辄合,内坠渊黑,亦抵水。又西过一石隙,西北有石,平庋错萼中,绝胜琼台。乃南转为夕阳。洞西向,洞口飞石,中门为两。门左一侧壑汇水,由水窦东通于内,右有曲穴北转,内甚凄暗,下坠深潭,盖南北皆与水会焉。”对洞穴的结构、走向、与水的关系等,均有观察介绍,说明他已经注意到水流与岩溶洞穴形成的关系。他考察冠岩出洞时写道:“望隔江群峰丛合。”其中的“峰丛”二字,被后来的岩溶学者借用光大,成为描述一种岩溶地貌的概念。

对桂林岩溶地貌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从20世纪开始的。民国二十六年,就有人写了《喀斯特地形与桂林风景》的论文。民国三十七年元月4日,何杰在广西艺术馆做了《桂林山水科学观》的演讲。1976年,國家在桂林成立了地矿部岩溶研究所以后,学术研究与交流开始得到重视,并且逐步频繁起来。一些来桂林考察过的外国岩溶学者认为,桂林可称为世界喀斯特的首都。岩溶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岩溶洞穴进行考察、勘测,分析成因。桂林洞穴多,自然受到全世界岩溶研究者的关注。

说起来,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去寻找一些野洞“探险”。某日,我在马家坊附近的白面山山腰找到一个洞穴,入口为竖井式,目测不是太深,就跳下去,打着电筒看了看洞内情景,不敢再往深处走,于是便奋力攀爬出来,向朋友们吹嘘,并且命名为“铁坚岩”。没多久,有朋友告诉我:我“发现”的那个洞,其实当地的放牛娃都知道。此后,我不再和朋友聊这个洞穴了。现在,桂林一些小众旅游项目,已经把探寻那些未经开发整理的“野洞”作为其游线亮点。在确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这种旅游不但有其独特的市场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加深这些旅游者对桂林的印象。

面对桂林奇山秀水,如果没有把这样的风景和它的丰富洞穴联系起来,可说是没有读懂桂林这本风景大书。

(编辑 何谓清)

猜你喜欢

岩洞岩溶洞穴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洞穴传奇
动物知识猜猜猜
岩溶矿区地下水资源储存与管理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洞穴密码
《中国岩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