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作用的探究
2021-09-27王晓婷
王晓婷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传播,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知识数量空前增大,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知识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企业的组织形态与管理方式也要面临发生转型升级,将数字化与知识管理相结合并助力于企业管理,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字化;知识管理;企业管理;作用探究
一.知识管理的概述
知识管理是近些年来的一种新思想,甚至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却得到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普遍认可。可以说,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1]。知识资源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所以,如果说百年前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开启了企业的“现代管理”之门,从而引发了以“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的企业管理是“第一次革命”,那么为适应知识经济而带来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全球的企业管理正迎来“第二次革命”,以 “知识管理”为代表的新时代。
(一)知识管理的理论综述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地决策。在2000年的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上,知识管理更是被上升到战略的层次:"欧洲将用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識经济实体。"
对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
知识管理是公司的一个正式、规范的流程,通过这个流程首先推断公司所拥有的何种信息能够对公司其他人有所裨益,然后设法使公司上下能够方便地获得该信息。在实践中不同的组织机构采用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但通常都包括以下步骤:
· 创建最佳实践的信息库;
· 在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和产品制造人员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网络;
· 建立正式的流程以保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能够传授给执行相似任务的同事。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多,设计的研究领域也多种多样。在中国知网篇名中包含“社会网络分析”的中文文献共计1349条结果,学科分类涉及图书情报档案、社会、教育、新闻传播、工商管理。同时包含“社会网络分析”与“知识管理”的中文文献共计12条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进行知识管理方向研究的成果还较少。
1.平台数据
由于公司对员工的成果物的定义越来越宽泛,组织内部开始逐渐扩大对Share place的使用范围,可以是一篇会议纪要,可以是一个论坛的发起介绍,也可以是一个新的技术文档的草稿发起,当然发布时可以根据其重要度选择某些部门可见,通过员工的发布数量,可以直观的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工作内容,从内容中又可以读出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通过每周的阅读与跟踪还可以了解方法在项目中运用的结果形成知识信息的传播。
2.知识信息传播统计口径的选择
每周每个人发布的文章如果被阅读,系统都会生产一个阅读人的记录,因此可以直观的获取每周每个人日志的浏览记录作为统计口径的选择。
3.确定数据收集的用户集,并采集每周每个用户产生的数据
为确保研究的一般性,通过可以完整获取的某个部门的真实数据作为目标,阅读人每阅读一篇日志,都会在被阅读人的数据列中对应阅读人的数据增加1个阅读量。
二.知识管理的产生和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是建立在企业知识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知识理论是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及对主流企业理论反判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理论。以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某一行业而言,该行业中所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在客观上是一致的。根据这一理论推导出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赢利状况应该是基本一致的[2]。而事实并非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上述理论的质疑,因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的力量,而是来自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即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
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由此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而外部环境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三.知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实施与方法
知识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巴斯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法拉普罗则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国内学者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而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个体参与,明确原因和熟悉规则。所谓个集参与,就是指个体主动参与企业或企业内组织的计划或决策过程,并善于发现他人的思维价值,这其中蕴含着企业或组织对个体劳动的尊重。所谓明确原因,是指参加某个项目或者涉及某一计划的人员能够理解上级所做出的最终计划、决策的原因。所谓熟悉规则是指新的规章制度出台之后,决策者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新规则的所有细节以及奖惩措施,直到他们完全理解。
关于知识管理的方法,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种方法: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
我国学者王如富等人(1999)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六种方法:知识编码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库;进行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
当然对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模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相应的方法。
四.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知识管理及创造来源于知识的交互
由于创意来自于知识的相互作用,信息共享与交互就成为管理中最根本的基础。在我们希望提供的知识和消费者希望拥有的知识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差距。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通常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没有觉察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要成就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永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挖掘需求,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设计生产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触达消费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交付产品或服务。因此将公司拥有的显性知识与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的隐性知识不断进行相互作用,共享知识,使企业知识创造和管理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方能让消费者持续信赖,认可,并消费起来。
(二)企业知识管理及创造工作的自觉化
知识经济时代下,所有企业都将面对一个海量的、碎片化的、实时的、多场景的需求,企业如何能够满足或者应对这样的需求,是当下企业的知识创造及管理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企业的知识创造及管理,应以激活共有资源为基础,以用户和业务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场景为触角,以实现共有资源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梳理并构建基于共有资源,可进行场景延伸、拓展的知识管理体系,并从知识创新和落地角度,打造“知识管理+”生态体系,促进知识与业务、应用场景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管理及创造体系的生态闭环和持续改进,实现知识管理工作的自觉化,保证了系统的持续生命力,让知识在管理中创造价值,最终形成自主的知识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架构,实现知识资产的积累与增值。
(三)企业知识管理及创造的能力能放大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数字技术和数字商业的发展,推动着数字时代以“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加速到来,而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持续追求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则是创造新商业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具体来看,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不只在于“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提高,更在于重构基于“增量”的创新体系。而未来企业增长动力的来源,不是消费者资产与产品力、组织力等核心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激活,呈现为一种“乘数”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一家企业的数字力,与企业消费者资产、产品力、组织力甚至也不是“乘数”关系,而是“指数”关系,数智力是对消费者资产、产品力、组织力的再一次赋能和放大,其带来的是企业增长动力的“核聚变”,其激活的是企业增长要素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将是指数化的增长。而企业知识贯穿企业全流程,企业知识管理及创造能力的发挥能有效放大企业的竞争力。毕竟数据和信息并不是知识,对信息、经验和背景的增值整合才是知识,有效的知识管理及创造组织机制能放大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于企业企业管理,避免人员流失产生的知识流失,保护组织核心竞争力,减少纸质文件及其处理成本,大大提高了知识利用效率,规范化知识文档变更,避免了错误版本产生的损失,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可以使不断重复的工作更为简单与便捷,减少人力成本,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文档电子化管理,节能环保,提高办事效率。
參考文献:
[1]詹湘东.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2004
[2]林冬辉. 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J]. 黑龙江科学, 2015(0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