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2016-04-26郑波

关键词:作用探究语文教学多媒体

郑波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我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作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有着极大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时,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能把握的非常到位。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到情景氛围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基调。

例如:在教《沁园春·长沙》时,多媒体可再现湘江的碧水缓缓北流的情景,又可再现出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的场面,这里可以有语言描述情景,画面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唤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时,在朗读时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舒缓、低沉,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可知、可感的情景,使人仿佛感受到“母亲”深沉的爱,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师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善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要,唤醒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

二、增强课堂密度,提高信息容量

多媒体的使用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如文学资料包括教学所需的背景、作者简介、同一作家的其它作品以及同一选题的其它作品等。如教师在教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作者余光中的背景资料以及以“乡愁”为题的其它诗,教师也可以上已建好的校园局域网抽取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同时放在屏幕上,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很快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并能掌握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句子“乡愁是——”写一句话,选较好的习作通过幻灯放映出来供大家共享,并作简要点评。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既增加了信息密度,提高了效率,又使知识前后相连,加强了知识系统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诗歌。

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如在“第二课堂”的选修课中,教师只要安装教学光盘,学生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通过上校园局域网,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控学习,自己调整学习方法,这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精力。又如我们可以在校园局域网中建立语文能力科学系统,根据语文能力的构成分为听、说、读、写四类,并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题型训练的设计,包括字、词、句、段、篇等,题型分高、中、低三级,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在训练完毕后,系统再给学生判卷评分。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入系统进行课后必要的训练,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做到因材施教。当然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将课文中散见的知识点、文化常识以及练习题通过计算机软件积累起来,当教学所需时再将它们调用出来。

三、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也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该着重教学的内容。根据大纲精神,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不够突出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是一个主要因素。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由于绝大多师生没见过贾府的建筑,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只能空讲,学生则很难理解贾府建筑的宏伟博大精巧。如果利用互联网,下载电影《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贾府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在,它是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等原因造成的。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对各种多媒体信息的交换、加工,制作成二维、三维动画,在时空中,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也可以通过运用艺术手段和特技效果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要表现的内容在远与近、大与小、繁与简、虚与实、快与慢之间转化,便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比如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体会其意境是个难点。运用多媒体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首先以行书书法为前景,以春江月夜图为背景,配以中国民乐,进行吟诵,以渲染出诗歌特有的意境。在学生大致读懂诗题的基础上,在屏幕上展现有节奏的配乐范读,同时,根据诗歌内容按序在背景上出现相关图像,并最终完成诗歌意境图。最后,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欣赏诗歌描绘的意境。再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学生往往各执一辞,争议不休。如果让学生观看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的表演(电脑软件或VCD提供剧片断),这个问题就迎“戏”而解了。

猜你喜欢

作用探究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探究金融工程及其对金融效率的作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