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拔节期管理措施

2021-09-27张龙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苗情拔节期墒情

张龙

正常生长的小麦,当春季气温回升到10 ℃以上时,小麦基部节间开始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0 cm时称为拔节。节间长出地面2 cm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一、拔节期慎选除草剂

小麦进入拔节期,要慎选除草剂。含二甲四氯及2,4-滴丁酯的除草剂不能再使用。小麦拔节期后,一旦发生除草剂药害,容易对麦苗茎秆和幼穗造成严重伤害,几乎没有补救余地。小麦拔节期后,进入穗发育阶段,对二甲四氯等除草剂的敏感性相对增强。另外,小麦拔节期后,田间杂草一般较大,此时用药防效差,而且除草保产效果明显下降。如果田间杂草多,不除草可能影响产量,而天气条件正常即施药后较长时间气温平稳的情况下,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麦田常用茎叶处理剂除草,但二甲四氯等激素型除草剂和甲基二磺隆、唑草酮等药剂的药害风险较大,尽量不选用。

二、小麦拔节期管理

(一)对地力水平较高的田块要以“控”为主

地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小麦播种基础扎实,冬前浇越冬水、墒情适宜,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要以控为主。肥水管理可以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避免春季分蘖过多消耗营养,防止群体过大造成田间郁闭从而导致病虫害加重,促使小麦根系往下扎,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后期延缓早衰。

(二)对地力水平较差、墒情不好的田块要以“促”为主

针对小麦播种较晚,未浇越冬水、墒情不好,群体不足、个体分蘖少,或者播量过大长成单根独苗(假旺苗)的田块,要以“促”为主。抓紧时间追肥浇水,促进春季分蘖,转化苗情。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尿素8~10 kg。拔节末期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5~7 kg,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

(三)对于墒情较好、苗情正常的地块应以“保”

“稳”为主

针对苗情正常的地块,可推迟至拔节初期以后再施肥浇水,促进两极分化,避免发育过快过旺而受到低温危害,实现趋利避害。建议使用机械深施,减少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还起到松土提温的作用,节本增效。

(四)科学除草

近年,受轻简化栽培模式、杂草抗药性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麦田杂草危害加重、防除难、成本高。因此,根据杂草发生危害特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除为重点、人工防除为补充,科学安全,综合防控。

1.春季气温回升后,冬前未出土的草籽陆续发芽出苗,生长迅速,易于吸收药剂,而小麦拔节以后幼穗极易受到伤害,敏感药剂会导致麦穗抽不出来或缺粒畸形,严重影响最终产量。因此,春季化学除草必须抓住小麦返青期后拔节期前的关键有利时机。

2.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以选择日均气温稳定在8 ℃以上,且天气预报未来5 d内没有大幅度降温的晴好天气,于10:00—16:00,根据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科学除草。另外,要选择喷杆喷雾机等性能良好的喷雾器械进行施药,水量充足,确保喷雾均匀。避免重喷漏喷,谨防周边作物或后茬作物发生除草剂药害。

(五)病虫害防治

1. 對于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真菌病害,病株率达15%以上时,使用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确保防治效果。

2. 对于小麦红蜘蛛,当平均市尺单行螨量达到200头时,选用阿维菌素、哒螨酮、甲维盐等喷雾防治,也可采取灌水时振动麦株的方法杀死害螨。

猜你喜欢

苗情拔节期墒情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麦田欢歌
初中语文教学“墒情”浅析
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影响试验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