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货代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1-09-27夏文汇刘伟明
夏文汇 刘伟明
摘 要: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国际贸易和货代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国际货代从疫情爆发初期的全面停摆到2020年下半年的反弹,2021年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面临着疫情区域性爆发的不稳定局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货代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线上电商爆发带来的机遇,也面临着成本上涨、行业竞争淘汰、市场不稳定等挑战。由此,国际货代企业要结合企业情况加速朝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关键词:国际货代;机遇;挑战;疫情防控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地遭受波及,其中跨境物流企业及各国国际货代行业也难以避免,国际货物贸易额也因疫情冲击而明显衰退。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调查数据,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14.3%,其中亚洲地区下跌7%,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货物贸易量受影响更大,分别下滑20%和21%。因此,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面对挑战成为众多国际货代企业需要面临和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对国际货代业的影响
(一)疫情防控致全球贸易萎缩,国际货代业深受其害
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跨境贸易急剧萎缩,各国产业体系和跨境贸易都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5.6%,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物贸易的最大同比降幅。从季度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3%;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最大,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19%;第三、第四季度降幅有所收敛,全年同比下降5.6%。从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总体上贸易额下降幅度好于发达国家,其中中国表现更是优秀,202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贸易体。国际货代行业高度依赖于国际货物贸易量,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海运、空运跨境贸易市场萎靡,运输效率降低,交易量下滑,而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国际货代行业也因此遭受打击,许多国际货代行业的小微企业更是面临破产的危机。
(二)疫情防控致非防疫物资通关受限,影响贸易正常开展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后,许多国家为保障自己国家利益和相应医疗物资供应纷纷采取相关贸易保护措施,商品无法自由贸易,跨境订单难以完成,国际货物贸易受阻也导致货代行业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贸促会法律部统计2020年1-10月全球实施的贸易阻碍措施956起,其中货物贸易阻碍措施704起,截止2020年12月14日,共有63个国家(地区)对货物贸易(非医疗物质)采取了相关措施,共有88个国家(地区)采取了相应措施以保障本国医疗物资,这些措施包括限制医疗物资出口、国家补贴国内医疗物资生产供应、鼓励本国企业供应链回流。疫情爆发导致货物出入境困难,海关货物检验检疫相比疫情之前更加严格,出入关时间被延长,货物运输效率降低,许多货物尤其是医用物资因政策原因出入境困难,有些国家甚至出现扣押医疗物资禁止出口的情况,货代行业面临货物和物流双重受阻的困难。
(三)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中小货代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当前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严重阻碍了国际经济的复苏,2020年西班牙有5%的中小型企业因为疫情永久关闭或计划关闭,2021年一季度泰国有近2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印度疫情的二次爆发对当地中小企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欧美、日韩中小企业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下滑,疫情常态化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中小货代企业自然也难逃其中。由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产业链长, 服务产品众多,涵盖进出口贸易合同执行的全过程,货代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严重,中小货代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本就处于艰难维持生存的状态,疫情反复爆发之下中小货代企业就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
相较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中小国际货代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更大。一方面,疫情下货物运输效率低下以及资金周转困难,中小货代企业缺乏现金流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中小国际货代企业的业务范围及客户群体有限,不同国家、地区疫情先后多次爆发,引起的地区性国际贸易不稳定对中小国际货代企业的影响更大。常态化疫情下中小国际货代企业为求生存各谋出路,有些瞄准国际货代行业的一个细分业务钻研下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有些联合其他中小国際货代企业组建国际货代联盟以提升生存能力;有些则寻找大型物流货代企业合作,借助其平台和资源向数字化转型;而对于剩下的一些没有能力调整或转型失败的国际货代企业,等待它们的可能就是淘汰和被兼并。
二、疫情防控下国际货代业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货代业实现逆势增长
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离不开政府高效的疫情防控,“一带一路”亮眼的数据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与活力,同时也帮助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恢复发展、相互支持,为全球经济“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2020年,世界各国海运、空运货运量受疫情影响交易量萎缩明显,然而“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交易量非但没有下降,甚至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全年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疫情期间累计运送防疫物资超过1700吨。以“一带一路”为契机,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文件,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也为相关国家的国际货代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一带一路”在疫情常态化期间的机遇与优势:(1)中国同许多“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建立了畅通货物流动的“绿色通道”,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保证了疫情期间“一带一路”项目快速复工复产。(2)疫情期间各国防疫检疫相关规定导致空运海运出入境更加繁琐、成本上升、交易量下降,而中欧班列拥有全天候、成本低、时效快、不涉及人员检疫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此机会将相关海运、空运的出入境货物及订单承接过来,推动中欧班列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一带一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不论是在中国疫情爆发严重的时期,还是国外疫情爆发严重的时期,对亚欧经济往来、商品贸易及疫情常态化时期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恢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欧班列不仅是铁路运输通道,同时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多式联运走廊,着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亚欧各国经济、文化、贸易的相互融合,在疫情常态化时期,各国加强贸易保护措施的背景下,积极促进着国际产业链和跨境贸易的恢复。
(二)疫情防控促使国际货代业数字化转型
早在公元10世纪货运代理便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流动、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货运代理行业一步步发展至今不斷壮大,已成为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繁荣运输经济、组织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许多货代企业措手不及,不论是规模庞大的国际企业还是扎根于地区的中小企业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也逼迫着这个传统的货代行业不得不调整,朝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许多货代及物流行业公司都在陆续变革向数字化转型,注资3000万美元的FreightHub、Agility旗下的ShipaFreight、DBschenker投资的uShip为朝数字化转型纷纷开展电商业务及线上货代电商平台,此外还有Flextport、Convoy、“运去哪”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的货代公司,这些公司希望将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货代这一传统行业,在整合信息化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开源节流,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效能。数字化转型可以促使国际货代行业的效率和服务实现质的飞跃,订单无纸化、流程标准化、信息自动化、供应链透明化,数字化转型后的国际货代行业未来可期。
(三) 疫情防控推动国际货代业重新优胜劣汰
疫情的冲击和国际贸易市场的波动,淘汰掉一批运营不善、服务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货代企业,市场竞争对手减少,货代行业面临一轮适者生存的清洗。在这场生存大战中,企业经营有实力的货代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改进企业在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处理不当的问题,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业务范围,加强企业风险管控、提升物流供应链弹性。此外,疫情期间部分货代企业财政状况不佳、企业运营难以为继,对于资金实力雄厚或想借此机会进军货代行业的企业来说,眼下正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良好时机,国际货代企业可以在此时期提前为未来布局,基于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用创新创业思维转型发展,增强国际货代企业后发动力,促进企业高质高效发展。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货代业面临的挑战
(一)疫情防控下,集装箱短缺致海运运力不足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总体上趋于稳定,全球货运市场逐渐恢复,许多积压已久的货物和反弹的增长性消费使得众多航线爆仓,但欧美部分国家的疫情反弹导致海外码头运转效率低下,大量集装箱和运输船只滞留港口码头,集装箱难以及时运回。集装箱短缺是困扰2020下半年国际货代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从2020年第二季度便一直面临集装箱极度紧缺的局面,许多港口有货物有工人,却因为没有集装箱而导致海运运转的效率不高,无法满足需求。在运力不足的困境下,大量的业务需求引起了集装箱出口运价大幅上涨,以“运去哪”平台上的价格为参考,2021“五一”期间,上海运往汉堡的40HQ集装箱价格近一万美元,一些价值不高的货物已经难以承受高昂的运输成本。
(二)疫情防控增加了中小国际货代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度
在供应链相关环节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处于供应链其中一环的货代企业,如果不抓住时机进行相应的转型,面临的就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在当前物流经济、信息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货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朝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规模化是货代企业整合资源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大企业可通过集中融资吸纳资本,促进货源规模化,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对于中小货代企业而言,由于货源渠道、资金规模受限,难以像大企业一样利用规模化优势整合资源;网络化是货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支撑,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支撑统一调配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资源共享,而货代中小企业本身资源不足,没有能力构建本企业的客户资源网络,部分货代中小企业依旧靠电话营销等传统方式开拓发展新客户,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化是货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小货代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限制,花费时间金钱培养专业性人才又成本过高,只能满足传统的基本货代服务,专业化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当前,信息技术的成熟和疫情的催化,推动着货代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然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资源、信息、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诸多经历过疫情打击的中小货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失去生存空间,面临倒闭或被收购,货代行业将会迎来一轮新的竞争格局。
(三)境外疫情反复增加了国际货代市场的不确定性
截止2021年5月5日,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诊数据为154468981人,近期印度迎来疫情第二波全面爆发,变异病毒导致印度已经连续12日单日新增确诊超过30万人,印度国际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面临崩溃。受此影响,印度周边尼泊尔等国近期也处于新冠疫情全面爆发期,非常时期货物出入境限制也更加严格。印度疫情二次爆发后,世界各国也陆续对印度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严格控制、审查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目前全球已有多个港口拒绝停靠过南亚港口的船舶挂港,因此以印度为目标市场的相关国际货代企业也遭受了严重打击,新冠疫情的局部爆发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国际货代行业的正常运转。印度疫情的二次爆发也将影响全球航运和物流供应链的恢复和运转,当前国际贸易中80%的货物是通过海运来进行运输,而全世界170万名国际航运船员中,约有20万名印度人,因此印度疫情的爆发也将对国际航运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印度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纺织业、农业、仿制药等产业印度都是对外出口大国,如果短期内无法控制住疫情的传播,部分产业的南亚国际货代业务将受到重创。
(四)疫情防控增加了国际贸易各业务环节的管控难度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管理难度增加。具体涉及国际物流网络节点、货运代理、进出口贸易、检验检疫、海洋运输、国际物流航线和港口、集装箱和运输保险等。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即国际物流节点,是指那些从事与国际物流相关活动的物流结点,如制造厂商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国际贸易商品或货物通过这些仓库和中心的收入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来实现国际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国际贸易系统顺利运行。疫情防控导致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国际货运市场上,处于货主与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集装箱运输、拆装箱、签发提单、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的业务流程更加复杂。因此,各级各类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国际疫情及卫生管理条例。
疫情防控下的国际贸易总体而言,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检验检疫环节就是重中之重,疫情期间,大力开展并提高了人工智能技术(AI)、云计算、大数据、实时GIS/GPS跟踪技术等在检验检疫中的应用复杂程度,并着力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立即推广到检验检疫的各个环节中。所谓检验检疫一般是指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的总称,在我国专门设置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的货物、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邮包携带物等进行检验检疫,以保障人员、动植物安全卫生和商品的质量。尤其是海洋运输领域,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疫情防控增加了国际物流集装箱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难度,通常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但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过程中,需要满足实时在线检测集装箱内外环境变化、集装箱内货物的温控条件、应急条件、危化品管控举措等,通过国际物流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平台可直接监管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等业务环节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智能化和信息化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国际运输体系。其中的货物运输险(简称货运险)就是针对流通中的商品而提供的一种货物险保障,开办这种货运险,是为了使运输中的货物在水路、铁路、公路和联合运输过程中,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并加强货物运输的安全防损工作,以利于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流通,具体包括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和航空货物运输保险三个主要险种。
参考文献:
[1]万思,桂丙高.从一则案例看拼箱业务风险与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21(6):82-84.
[2]Zeyun Chen et al.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Enterpri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2021, 4(1).
[3]孙仕明.买方指定货运代理业务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20(1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