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艺乐学”: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2021-09-27张茂清

辽宁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师生传统课程

张茂清

(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

近年来,我校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让传统文化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提高了师生素养,丰富了教育内涵,完善了教育品牌。

一、“兴艺乐学”的办学理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回望和追溯,汲取思想营养成分、寻找文化DNA密码。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一方面考虑到要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寻找自身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接入点。

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兴艺乐学”,出自《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意思为如果不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及特长,学生就不能乐于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寓乐于学,寓学于乐,这充分诠释了乐学的重要性。

我校的教学模式为“信本课堂”。所谓“信本”,就是以自信为本,以信任为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为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为“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也是我校强化教研管理、实现研训一体所坚持的基本理念。

二、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4)如浮选钛矿采用直接烘干方式,则尽量降低烘干烟气的温度,并且尽量采用长的烘干转筒,延长烘干时间,尾端采用布袋收尘外,必须采用湿式洗涤设备,对尾气进行强制洗涤,达到除臭的目的。

1.“以人为本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5]。“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8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政治家管仲的思想发人深省,在封建家国一体的社会尚且强调“人本”的重要性,何况现代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7]的契约社会,其启示意义和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它既承载学校教育的内容目标,也能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和理念。我校一直在尝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的课程相融合,挖掘国家课程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现有的高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矿藏,不用说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文科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课程,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也包含丰富的可挖掘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学科教学毕竟不是单纯的传统文化教育,蕴藏其中的资源需要教育者去发现、挖掘和整理。为此,我们对全体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即必须关注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学中去的问题。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之处,在现有学校课程中挖掘闪光点,让传统文化内容自然融入课程中去。

(一)“文歌起舞”课程

由五组不同球面镜反射率画出的光强腔长曲线可知,当球面镜反射率R1较小时,曲线趋于平坦,变化幅度较小,不能看到明显的波形,不适用于检测系统;当反射率过高时,曲线趋于平顶,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的斜率,但范围较小,使得检测系统的工作范围太小,也不适用于检测系统.因而,选用反射率R1=0.5的球面镜最为合适.

(二)“八段锦”课程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是学校传承历史、开展素质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除了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传授知识,我们还将悠久的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生活中。为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多采用传统文化符号,让传统文化精神以外化的形式显现,让校园每面墙都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使整个校园成为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休闲空间进行设计,每个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各有特色,形成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试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根据表2列出的ADC12 铝合金成分的范围分别设计合金中Si,Cu,Mg,Mn 四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合金中元素的最优含量.(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4种元素的最佳含量.(3)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元素的加入对压铸铝合金组织影响的规律.试验流程如下图1所示.

(三)个性化班级文化

我校大力推广健身气功“八段锦”,营造校园武术文化氛围。自2013年我校迁入新址后,我们便有效利用体育课、间操及大课间,积极推广全校性“八段锦”的训练活动。“八段锦”动作简单易行、流畅自然、动静相兼,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为其学习护航助力,更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在校园内掀起了崇尚武术文化的热潮。

我校音乐组与语文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校本课程“文歌起舞”。我们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选取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传统诗乐文化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对中国传统诗乐文化的掌握,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伟大祖国的热爱,进而为更为准确、深入地理解相关诗乐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两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协作,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歌舞表演相结合,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实现文化与艺术的跨界结合。未来,我们还要将“文歌起舞”精品校本课程进一步打磨深化,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亲近音乐的过程中热爱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深切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四)经典导读特色项目

自2018年以来,我校每学期开展四期校园经典导读活动,以此打造文化交流园地,创建我校的教育文化特色。每期由一位教师主讲,与其他师生一同分享和解读自己推荐的作品。主讲人做阅读享受的引领者,与师生分享阅读成果,这其中既包含了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又体现了阅读中博览与主题结合的阅读习惯,从而纠正师生在阅读中囫囵吞枣、只看故事情节、忽略作品感染力的不良习惯,提升了师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参加活动的师生都有资格参与抽奖环节,奖品就是本期分享的书籍,在丰富师生阅读视野的同时,也让校园中营造出一片阅读、学习的氛围,让读书成为我校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经典导读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师生的阅读积极性,是我校打造书香校园、提高师生文化素养的有益尝试。迄今为止,我校成功举办多场经典导读活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和部分学生负责引领导读,所选书目皆为古今中外优秀作品。

(五)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以致用,并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悟。我校对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尤为重视。每逢佳节,我们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元宵节的灯谜竞猜、清明节的祭扫英烈,以及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诗词吟诵比赛,将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融入到我校师生的生活当中,引导每名师生都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

三、基地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我们积极利用当下的各类社会资源,努力将我校打造为大东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校多次承办各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承办了辽宁省四城市“传承·创新·彰显文化自信暨依托学科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会上,我校被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校”称号,在进一步传承、创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师生传统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