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的作用分析
2021-09-27吴载柽邱树胜
吴载柽,邱树胜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较为常用的抑酸药,可通过降低H+-K+-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由于其抑酸效果显著,且耐受性良好,广泛应用于多种胃酸相关消化道疾病中。但随着该类药物使用频率增高,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规范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也随之增加[1]。这不仅增大了不良反应风险,还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2]。而合理应用该药可发挥更大药效,加快疾病好转,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鉴于此,本研究参考抗菌药物管理模式,督促临床药师积极参与管理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规范我院应用该药的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合理用药管理实施前我院存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史的病历资料343份,并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合理用药管理实施后我院存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史的病历资料354份。统计干预前后697份病历中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干预前临床药师未实施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管理。干预后实施临床药师参与的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提升临床药师专业素养:督促药师进行质子泵抑制剂等有关知识的具体学习,确保其充分理解相关药物说明书、临床用药指南及相关文献,并根据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编制该类药物使用手册,帮助临床医师提高用药合理性。手册里主要关于药品的名称、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溶媒选择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2)案例总结:分析既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案例,如药物使用频率过高、用法用量不规范、溶媒选择不合理、使用指征不明确、药物联用不当等多种现象,寻找不合理使用因素,并及时沟通临床医师,告知其正确使用方式,纠正错误用药。(3)研讨会议开展:定期于院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对于不熟悉使用方法的临床医师、药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定期开展研讨会议,通报不合理用药状况会产生的不利反应,总结不足之处,加以改进。(4)整改跟踪及考核制度:监察每月各科室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及时反馈不合理用药现象,并追踪调查,提高整改效率。同时,将其纳进医疗质量管理的考核之中,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定期抽取相关科室医师进行药物使用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 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状况:比较干预前后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时肝功能异常、腹泻、胃排空减缓、心动过速、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状况。(2)不合理用药现象:记录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法不规范、溶媒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时间过长、单次剂量过大等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状况
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对比[n(%)]
2.2 不合理用药现象
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现象对比[n(%)]
3 讨论
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患者而言,通过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减少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促进胃内pH值快速升高[3]。但用药指南提示,只有口服疗效不佳或病情严重者方可通过注射给药,而临床部分医师存在较多滥用现象,导致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院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为重复用药、用法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当几方面。分析出现该类情况因素如下:临床医师相关使用知识掌握欠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指征不明确、部分医师习惯于口服用药的同时静脉滴注另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及部分药物预防使用时间模糊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干预前,表明临床药师参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干预属于近年来兴起的干预措施,在参考抗菌药物管理模式下,可从药物用法、药物不良反应、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介入,制定整理使用手册,从而规范该类药物临床应用[4]。另外,药师可促进院内知识讲座落实,全面提高本院临床医师专业素养,强化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其掌握用药相关知识,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拉近医患关系。临床药师还应及时掌握临床各科室该药物使用情况,第一时间收集不合理用药信息,定期开展相关研讨会议,针对性给予各科室用药指导,稳固用药安全防线。此外,临床药师参与可起到督促作用,定期公布不合理用药处方,加强不合理现象整改,追踪落实改进措施,利于增强医师责任意识,促进其合理化用药。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参与质子泵抑制剂管理及监督,利于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尽可能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并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