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右侧肺动脉缺如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

2021-09-27裴建国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右肺肺动脉主动脉

邱 婷 裴建国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吉林 延吉 133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因“间断胸闷、胸痛20年,呼吸困难2d”入院。患者于20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症状,未经系统检查与治疗,入院2d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疼痛持续2h,伴大汗淋漓,自行口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3导联T波低平,期前收缩;化验室:磷酸肌酸酶同工酶26IU/L乳酸脱氢酶461IU/L。临床以急性心肌梗塞收入院。既往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无明确咳血病史,双足经常出现紫绀,头颈面部及双上肢无紫绀表现。

入院胸部X线片显示:右侧胸廓缩小,气管纵隔向右侧移位,右侧肺纹理稀疏、纤细、容积缩小,肺动脉段突出。胸部CT平扫:右侧胸廓缩小,纵膈明显右移,右肺透亮度减低,右肺可见多发条片状慢性炎性病灶。

肺动脉CTA:右侧肺动脉缺如,盲端血管壁光滑。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瘤样增宽,肺动脉主干最宽处达5.8cm,动脉导管未闭,宽约1.5cm,长约2.5cm。升主动脉宽度小于主动脉弓,强化密度明显低于肺动脉与降主动脉。右肺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右侧肋间动脉、右侧膈动脉及胃左动脉明显迂曲扩张,形成肺动脉侧支循环网供血右肺。右侧肺静脉纤细,静脉密度明显低于左肺静脉,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左心房相对缩小(图1~图3)。

图1 为SVR图,右侧肺动脉缺如,箭头示增粗动脉导管。图2 为SVR图,箭头示明显扩张的右肺支气管动脉及胃左动脉。图3 CT横轴位,升主动脉密度明显低于肺动脉和降主动脉,右侧肺静脉纤细,密度明显低于左肺静脉。

2 讨 论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pulmonary artery,UAPA)为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畸形,由Fraentzel于1868年首次报道,国外报道发病率约1/20万[1]。常累及右侧,多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陷等,偶有单独发生。其病理基础是在胚胎发育期,第6对主动脉弓的腹侧发生萎缩、退化,不能与各级肺内动脉分支相连[2],导致单侧肺动脉缺如,而缺如侧肺动脉的远端部分和肺内血管常存在[3-5]。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用力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咯血、胸痛和胸腔积液等。因为存在稳定的血液动力学[6],所以约15%的患者是无症状的。

本例患者是成年女性,根据CTA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右肺动脉缺如,伴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依据患者CTA断层图像及SVR图像,可以简析患者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主要变化:右肺动脉缺如,大部分肺血进入左肺动脉,使左肺动脉及主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心房增大,而动脉导管未闭,加重了肺动脉高压程度;部分肺血经增粗的动脉导管,直接混入主动脉弓降部的动脉血内,而后少部分混入的肺血通过侧支动脉网又返回右侧肺循环内,进行气体交换,减轻了动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程度;而头臂干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均起始于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开口前方),没有静脉血混入。因此该患者头颈面部及双上肢无紫绀表现,仅双足偶有的紫绀表现,而且紫绀程度很轻微,这可能与右肺形成的丰富侧支血管网有很大的关系。

该病的诊断过程中,胸部X线平片可表现为患侧肺纹理稀疏,体积缩小,膈肌上移,纵膈向患侧移位,X线平片对该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难以观察合并的心脏及血管畸形;多普勒超声检查因肺动脉局部解剖影响,使其存在一定的限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肺动脉缺如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且不能反映肺内病灶[7],而多层螺旋CTA技术能直观、详细地显示血管畸形的细节特点与广泛的全身侧支循环,同时能观察肺内病变,逐渐取代DSA,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右肺肺动脉主动脉
肺动脉肉瘤1例报告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肺浸润性腺癌并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气管及肺一例
1例单纯性肺动脉异常起源胎儿孕中期心脏超声漏诊分析
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肺粘液表皮样癌并转移1例报告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