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瓶颈与要点

2021-09-27曾艳唐志如刘宇波周冰玉黄丽红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曾艳 唐志如 刘宇波 周冰玉 黄丽红

摘要:针对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验培养方案的不科学性,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为实验课程的中心目标,就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更新、实验条件建设、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设计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连续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对畜牧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实验独立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变机械操作为科学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S852.6-4;G64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81

The Bottleneck and Key Points in the Reform of Animal Husbandry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ZENG Yan1,TANG Zhiru2,LIU Yubo1,ZHOU Bingyu1,HUANG Lihong1

(l.Hunan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Changsha Hunan 410000,China;2.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Feed and Molecular Nutri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00,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animal husbandry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ientific na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training program,the central goal of the experimental co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bility,the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Organization and renewal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results,and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to design a comprehensive and continuous experimental project that can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strengthen the students'knowledge of animal husbandry microbiology and microbial fermentation,and enhance the students'ability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to Change mechanical operation into scientific explor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in experi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Key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microbiology,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bility

0引言

畜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农业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专业性极强,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主动性、创新性等综合能力,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和在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发酵基地的生产实践,提出了以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为目标的基本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改革。

1畜牧微生物学教学瓶颈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关键课程[1]。但在几年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技能掌握程度有限,教学质量不能有效提高,课程安排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在课程中完全依照书本的实验方法照葫芦画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验课程设计不能有序衔接,重复实验过多,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积极思考与探索等[2],上述原因导致在技术发展的新时代,行业急需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高度匮乏。针对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少院校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3]。

西南大学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仍然没有进行改革尝试,在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以前实验教学指导书中所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機械地参照教科书的实验步骤操作,未能深入地研究其缘由,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原有实验课的材料是老师已经准备好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现成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照着做完,因此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独立实验操作技能没能得到充分锻炼。②原有实验课之间重复现象明显,实验课之间连续性差,实验时间每周1次,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缺乏对所有实验课程的整体把握。究其原因是现有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不够。

2现有畜牧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要点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钻研

2.1.1改变期中考试形式

(1)改革方法。将原来的期中考试改为科研综述的写作,鼓励发表。

(2)成效。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丰富了课外知识,学到了如何查阅文献,同时掌握科研综述的写作方法,已有学生在《饲料研究》发表了课程综述[6]。

2.1.2教材改编与课件制作

(1)改革方法。考查学生的实验兴趣,将与动物科學专业相关的畜牧微生物学实验进行综合设计,去掉一些无关的内容,重新编写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根据新编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来设计和制作畜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课件。

(2)成效。由于是学生自已选的感兴趣实验,因此学生对实验课学得认真扎实。

2.2变机械操作为科学探索

2.2.1改变实验课中机械操作方式

(1)改革方法。以饲料与粪便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为中心,将培养基的配置与试验材料的灭菌、微生物的分离、细菌的染色方法、细菌的药敏试验和细菌的生化试验等畜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单个实验串连起来,进行综合性连续性设计,具体过程如下。①以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为对象,首先进行分组,每组4人,每组成员自行组合,建立组长负责制,负责该组成员的实验时间安排和与指导教师的衔接。每组进行实验的时间可自由决定。②每个小组都要对该实验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设计规划,包括实验的每个过程中所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和材料的处理。③指导教师为每个小组实验材料与实验作指导。④每个小组以饲料与粪便微生物为材料进行微生物分离鉴定,该过程中应有不同实验图片为证,实验完成后应填写实验结果表。⑤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新发现可以进行整理发表。

(2)成效。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2.2改变微生物发酵实验课被动观摩为主动操作

(1)改革方法。以往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程因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低下、发酵过程周期长、操作复杂、染菌率高等原因而不得不降低要求,课堂上学生以观摩为主,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从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程的教学规律分析,在有限的课时内每个学生单独掌握发酵各单元操作的难度不小。因此,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很有必要。每组4个学生,按发酵罐结构、灭菌操作、工艺控制、发酵动力学等几个主要的模块进行分工,其中发酵罐结构为基础模块,要求每个学生给出发酵罐结构图。以小组自选的具体发酵实验为导向,在老师指导下,课前每个小组充分讨论并完成实验设计和准备工作,完成发酵实验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2)成效。学生对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单位操作、工艺控制等各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特别是动手能力有很大进步,学生的兴趣很大,效果显著。

2.2.3改变实验报告写作方式

(1)改革方法。将实验报告的写作形式以科研论文的方式进行,分为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小结和参考文献。

(2)成效。学生学会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2.3变学生听课为师生交流

2.3.1改变理论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

(1)改革方法。以老师上课为主,以学生提问和上讲台为辅的讨论和交流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安排每位学生查阅和准备“一种病原微生物”PPT文件,上台讲3~5 min。

(2)成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对微生物知识的了解变被动为主动。

2.3.2改变实验课“只做不讲不交流不讨论”的教学方式

(1)改革方法。老师传授基本实验操作的同时,鼓励学生反复操作,提交实验论文,制作PPT,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实验心得。

(2)成效。学生已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提高了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

3结束语

通过畜牧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近年学生的独立实验操作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科研写作能力、主动学习意识、表达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综合实验能力明显提高。在毕业论文期间,从事动物科学方面研究的部分学生能很快适应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科研任务,并能独立发现和提出一些的有价值的科学现象和认识,部分学生的论文已正式发表在行业核心期刊上,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宜君,刘越,戴景峰,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0):1 609-1 613.

[2]刘志伟,屈年瑞,高大威.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8-122.

[3]王素英,杨晓丽,汤莉.创新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4):602-604.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初构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