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2021-09-27刘丽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

刘丽

摘要:近年鸡蛋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促使蛋鸡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特点,做好蛋鸡饲养管理,提高鸡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蛋鸡养殖户要从蛋鸡生长的各个阶段入手,把握饲养技术要点,提高蛋鸡饲养管理水平。

关键词:蛋雞;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07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of Layer

LIU L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Anxin County,Baoding City,Baoding Hebei 071600,China)

Abstract: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gg market in recent years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gg breeding industry,and has sh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Egg-laying chicken farmers should start from each stage of the growth of egg-laying hens,grasp the key points of feeding technology,improve the level of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egglaying hens,transport more high-quality egg-laying products for the society,and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Keywords:layer,feeding and management,technology

0引言

为了满足市场对鸡蛋的需求,蛋鸡养殖户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养殖技术,从蛋鸡生长全过程入手做好饲养工作,将饲养技术要点落实到位,提高蛋鸡成活率的同时确保鸡蛋产量,促使蛋鸡养殖行业健康发展,获得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1蛋鸡生理特点

蛋鸡养殖户要保证鸡蛋产量的稳定,需要根据蛋鸡生长习性,做好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进入产蛋期的母鸡,产蛋时机虽然已经成熟,但是身体各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尤其是体重还会继续增加,在达到40周龄左右时,身体机体的发育才会慢慢停止,体重开始逐渐稳定,40周龄后,身体脂肪量开始堆积。其次,产蛋期内的蛋鸡,对于外部环境较为敏感,尤其是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一旦有波动会使鸡群出现应激反应,产蛋量减少。最后,蛋鸡的生长周龄不同,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也不一样,在性成熟阶段,身体内部卵巢会释放大量雌激素,母鸡的钙成分储存量增大。在产蛋高峰时期,身体内部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升,进食量逐渐增加,到产蛋后期阶段,消化吸收能力逐渐减弱,脂肪沉积能力有所改善。养殖人员要根据母鸡不同生长阶段,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产蛋正常。

2饲养环境因素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

2.1温度

如果鸡舍温度过高,会导致蛋鸡自身身体温度升高,产蛋量下降,所产鸡蛋变小,品质较差,而且畸形蛋变多。温度过低也会造成产蛋量下降,鸡蛋异常变大,蛋壳质量也不正常。

2.2湿度

蛋鸡养殖环境中的湿度来源主要有3方面,一是外界湿润空气带入,二是蛋鸡自身排泄物所含水分,三是鸡舍内部水分含量较多。湿度因素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与温度密不可分。鸡舍温度适宜状态下,湿度的影响作用较小,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增加湿度的影响程度。

2.3光照

光照因素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也是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蛋鸡在进入产蛋期后,需增加光照时间,但光照时间和强度也要合理,一旦光照时间过长、光照强度过大会导致蛋鸡处于兴奋不安状态,出现鸡啄癖症,严重的还出现脱肛现象。反之如果光照时间过短、强度过小会造成光照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3饲养管理技术

3.1育雏期管理

3.1.1鸡舍消毒和清扫

养殖户在对雏鸡进入鸡舍前,要先对鸡舍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和清理打扫,确保无污染,还要对饲养所涉及的各种喂具进行消毒,清洗干净后在阳光下进行暴晒处理。在对墙壁进行消毒时,可以采用汽油喷灯进行全面喷烧,做到彻底全面。对于鸡舍地面消毒,可以采用火碱溶液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对鸡舍天花板消毒可以使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喷雾后再进行熏蒸,熏蒸时间至少3 d,最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1.2免疫接种

蛋鸡养殖中做好疾病免疫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蛋鸡群体生长健康状况,而且直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要保证蛋鸡生长全过程的健康良好,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范措施,需要在日常做好接种免疫工作,避免疾病发生和传染,保证蛋鸡群体生长状态良好,产蛋量稳定。

3.1.3满足营养需求

蛋鸡产蛋量与蛋鸡喂养饲料的营养有很大关系,一旦营养跟不上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产蛋欲望低,产蛋量明显不足。对于蛋鸡饲养人员,要保障雏鸡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身体营养跟得上,需要对鸡群养殖密度进行合理控制,为雏鸡进食提供充足食槽,根据进食量情况定期添加饲料,确保各阶段生长营养充足,身体发育良好,产蛋正常[1]。

3.2育成期管理

蛋鸡的育成期通常是在7~20周龄,要确保产蛋量需要做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育成率和合格率,使蛋鸡鸡群生长均衡。

3.2.1加强转群前后管理

饲养人员要对育成鸡舍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保养和维护,并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蛋鸡生长环境良好。笼养蛋鸡要确保料槽和水槽高度合理,在对鸡舍环境全面消毒后,将病鸡、弱鸡挑选出再转群。如果是地面平养鸡舍,需要在转群前铺好垫料,如果鸡舍温度过低需要配置专门的取暖设备,确保蛋鸡养殖温度恒定合理。

3.2.2合理喂养和体重控制

蛋鸡体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蛋量,蛋鸡品种不同,体重标准也不一样。饲养人员要在喂养时合理控制饲料添加量,保持蛋鸡体重维持在最佳范围内。要对蛋鸡的进食量进行控制,在喂养饲料中适当添加纤维素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避免蛋鸡脂肪过量堆积。在具体的进食量控制上,可以采取每周有1 d停食不停水方式,但是要注意在控制进食量的同时务必保证食槽足够,保证鸡群所有鸡都可以顺利进食,保证鸡群整体体重均衡,满足预期产蛋要求。如果鸡群处于接种免疫期,可以不限制进食量。

3.3产蛋期管理

3.3.1产蛋初期

蛋鸡产蛋初期产蛋率在85%以下,通过科学管控可以促进产蛋率提升。首先饲养人员要定期对饲料进行更换,在产蛋率为5%的状态时,要采用专门的产蛋饲料,加快产蛋速度,可以在喂养半个月左右停止,此时蛋鸡产蛋率可以提升至30%左右,有明顯改善。在对饲料进行更换时也要适当补光,并添加应激速补水防范蛋鸡出现应激性,在蛋鸡产蛋率达到50%时需要根据蛋鸡长势情况,使用相应的药物防范疾病发生,例如输卵管炎症,还要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钙元素,满足蛋鸡产蛋对钙的需求⑵。

3.3.2产蛋高峰期

蛋鸡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明显提高,基本维持在85%以上,做好这一时期的喂养管理不可懈怠。饲养人员要在蛋鸡产蛋高峰期做好各种应激反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光照,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要保证蛋鸡鸡舍环境稳定,饲料供应不间断,饮水持续正常,供电正常,冬季做好防冻保暖工作,避免出现冷结冰现象,夏季及时清理垃圾,定期消毒,避免鸡舍环境高温潮湿,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流通正常。

3.3.3产蛋后期

蛋鸡在产蛋后期,产蛋量会逐渐减少,这一时期需要饲养人员做好进食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如果蛋鸡进食量较大会导致蛋鸡自身体重增高,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出现脂肪肝症状,可以采取限制饲料喂养量或更换为低档饲料的方式,保证蛋鸡生长健康,发育良好。在这一时期还要做好蛋鸡补钙工作,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并做好接种免疫,确保长势良好[3]。

4结束语

做好蛋鸡饲养管理工作,把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可以有效确保蛋鸡发育生长良好,提高产蛋量和鸡蛋品质,促使蛋鸡养殖经济效益提升。在具体的养殖管理中,需要饲养人员结合养殖实际,落实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点,为蛋鸡产蛋量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袁聪聪,周建东.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6):60.

[2]赵新生.浅谈蛋鸡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3):186.

[3]林立柱.浅谈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1):13-14.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技术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