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水禽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2021-09-27吴坤任雪枫董永毅高升邱冬刘文博严敏
吴坤 任雪枫 董永毅 高升 邱冬 刘文博 严敏
摘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是保障水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近来,江苏现代农业(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创新团队经过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多家水禽养殖示范基地及大型水禽养殖场户,大力开展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帮助水禽养殖场构建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和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该文结合生产实践,试就规模水禽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概述和小结,以期为水禽养殖场户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水禽;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06
Biosecur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Large-scale Waterfowl Farms
WU Kun1,REN Xuefeng1,DONG Yongyi1,GAO Sheng1,QIU Dong1,LIU Wenbo2,YAN Min3
(l.Jiangsu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Nanjing Jiangsu 210036,China;2.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3.Peixi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Xuzhou Jiangsu 221600,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fect biological safety control system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fowl industry. Recently,after many in-depth investigations,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novation Team of Jiangsu Modern Agriculture (waterfowl)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visited a number of waterfowl breeding demonstration bases and large-scale waterfowl farm households,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and help waterfowl farms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bio-safety system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ith positive result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this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and summarize the biological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of large-scale waterfowl farm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aterfowl farmers.
Keywords:waterfowl,biosecurity,epidemic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在当前趋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背景下,水禽疫病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使水禽场疫病防控工作面临著诸多新的考验。近年来,江苏现代农业(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创新团队针对全省水禽规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现状,从水禽场的选址布局等入手,综合环境卫生、消毒制度、饲养管理、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水禽养殖场户查缺补漏,有效提高其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1水禽疫病流行现状
1.1水禽疫病呈现复杂化
由于近年来水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禽疫病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目前水禽常发病主要包括鸭瘟、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鸭细小病毒病、浆膜炎、沙门氏菌病、坦布苏病毒病以及呼肠孤病毒病等。
1.2疫病传播速度快导致防控难度加大
相关研究发现水禽疫病的传播呈加快趋势,特别是当水禽个体感染疫病时,如果不采取综合手段加以防控,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在禽群之间传播,导致周围养殖场继发性感染疾病,而且传播速度较以前更快、更迅猛,疫区范围也迅速扩大,甚至呈现散状式、多点式传播,大大增加了水禽疫病防控的难度。
1.3疫病毒株变异加快
水禽疫病变异逐渐加快,表现为新旧疫病混合感染发病,且不同病症间存在互作效应的特点。举例而言:鸭肝炎I型病毒在实践生产中已发现变异株感染的病例;霉形体是一类多导致鸡患病的病原体,在近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对水禽致病性明显;鸭坏死性肠炎逐渐在成年鸭中出现,当前仍以散发为主。
2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意义
生物安全是对水禽养殖场户的疾病发生、流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从而达到防控疫病的目的。实践证明,要保障水禽群体的健康,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1]。因此,搞好水禽场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有效预防外来疫病(如禽流感、鸭瘟、小鹅瘟等)的入侵;②提高水禽的健康水平,减少水禽疾病的诊疗成本,提高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效益;③控制水禽疫病的传播,有利于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选址和布局
3.1场址选择
总体原则是:通风、干燥、冬暖夏凉、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有序,场舍建设布局要符合生物安全规划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当地的地形、交通、供电、供水、防疫及气候等因素。
地势总体平坦、背风向阳、排水通畅、环境安静,周围有天然生物安全屏障的地方为佳;应具备无害化处理粪污及污水的场地和条件,并通过当地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3.2规划布局
充分利用场区原有地形、地势,在满足采光和通风等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朝向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建筑费用、养殖水禽品种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建筑模式类型要与当地气候、场区地势和水禽养殖品种特性相匹配,因势利导,节约成本;根据水禽场生产工艺要求,按功能分区,布置各个建筑物的位置,使禽场工作流程顺畅。此外,应建立粪污处理及病禽隔离区,并设专用大门及通道与场外相通。
4人员与车辆管理
4.1人员管理
原则上外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场区,必须进入时,应经场区管理负责人同意并经入口处超声波喷雾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方可到达场内生活区指定地点。生产区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场内员工不准外购家禽产品,生产区的员工休假回场后应在生活区隔离至少48 h,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进入生产区,场内员工禁止窜舍及交叉使用场内用具。场内生产人员再次进入生产区时,须经过淋浴、更换消毒过的专用工作服和鞋帽后方可进入,工作服、鞋帽等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4.2车辆管理
水禽养殖场应配置专用车辆,包括饲料、禽产品、粪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并设置消毒通道。粪污及病死动物运输通道原则上不得与其他通道共用。消毒通道应设置消毒池,消毒池具体尺寸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相关要求,放入浓度为2%左右的烧碱溶液等消毒剂,并做到每2~4 d更换1次。
4.3物料控制
水禽养殖场应做好日常饲料、兽药、疫苗等控制管理,检查是否存在病原污染,必要时应进行抽样监测。物料进出应建立出入场方案,并进行评估论证,确保有效阻断疫病传入。
5消毒
5.1场区环境消毒
禽场生产区最好用20%的饱和石灰乳对主干道进行覆盖消毒,每周1次,鸭舍周围环境每2周用2%火碱、5%来苏儿溶液彻底消毒1次,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5.2禽舍圈消毒
①要定期对饮水槽(饮水器)、料槽、棚舍、针管等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然后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熏蒸。②对垫料消毒,可通过阳光照射的方法进行,将垫料放在烈日下,曝晒2~3 h,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③对患病禽、粪便进行消毒,如化学药品消毒法、焚烧法、掩埋法和生物热消毒法等。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此法能使非芽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
5.3禽群消毒
带禽消毒是防控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禽群消毒常用的药物有0.3%的过氧乙酸,或者0.2%的次氯酸钠溶液等。一般过氧乙酸浓度在0.5%以下对人畜无害,为了减少对口鼻眼粘膜刺激,消毒时应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6疫病防控措施
6.1强化免疫
养殖场户应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禽群发生传染病。须根据当地近几年禽病流行规律和受周边地区严重威胁的疫病情况安排预防接种,特别是将本地区(养殖场)常发病作为免疫预防的重点,加强免疫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及时进行调整。
6.2建立疫病监测机制
为了更好地对禽场内的疫病发生情况进行预防与控制,应定期对禽群进行疫病监测,实时掌握疫苗免疫效果和病原分布及变化情况,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水禽用疫苗,防止不合格疫苗的接种导致免疫失败。
6.3建立疫情预警机制
规模水禽场应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疫情,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诊断,并对发病禽群进行隔离处理。如果出现烈性传染病或者疑似重大动物疫病,则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上报,同时采取规范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6.4做好场舍环境控制
场区周围环境控制是防控疫病的重点环节。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科学调控舍内温度、湿度,不断调整饲养密度及通风、光照,给禽群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因素[2]。同时,适当增加在有封闭围栏(网)等水面放牧时间,保持一定运动量,提高水禽免疫力。
6.5安全引种
规模化水禽养殖场一般不鼓励从场外引种,确需从外场引种的,在引种前应对引入禽的种禽场资质进行核查,选择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实施较好或取得农业农村部《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场示范场》资质的种禽场引种[3]。引进后至少隔离30~45 d,经检测确认无疫病风险后方可与本场禽群混养。
7结束語
水禽场的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证。养殖场户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禽舍的环境控制,加强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严格坚守引种制度,规范使用疫苗、抗生素、维生素等物品,做好疫病的预防、监测及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促进生物安全体系的不断完善,给养禽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中波.构建种鸭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基本要求[J].中国畜禽种业,2020(6):176.
[2]刘新明.规模化鸭场的生物安全与综合防疫措施研究[J].北京农业,2015(6):134.
[3]李建荣,董钊.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7(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