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放”“收”,让小学音乐教学充满活力
2021-09-26许庆华
许庆华
前段时间,学校进行大合唱比赛,要求每班选两首歌曲演唱,音乐老师在课上帮学生排练,然后课后班主任老师带领练习。后来有老师找到我们说:“这首歌曲学生怎么还不太熟练?”几位音乐老师找来学生一问,他们说:“老师,不知怎么,我们在您这儿唱得挺好,一离开您,就不会唱了。”
今天,同教音乐学科的前辈老师抱怨:“嗓子又哑了。每到星期一,声音最好,唱高音部分很轻松,到星期五连说话都沙哑了,更何况演唱。”于是,我问:“您不是教六年级吗?您不唱,学生跟琴声也应该会唱的啊。”前辈老师回答:“是啊,他们唱是会唱,只是听他们唱不放心,总是自己亲自带着唱。”
听完这两段话,笔者不禁深思:为什么学生离开老师就不会唱了呢?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识谱、歌曲演唱、乐曲欣赏、表现等内容,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创建“引”“放”“收”三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一、“引”
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他们在美妙的音响世界中去寻找美和创造美,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
1. “引自信”。我现在教的三年级有一个班级,全班共40人,女生16人、男生24人,在男生多于女生的情况下,声音状况并不容乐观:24名男生中只有4名的音准以及声音条件比较好,其余20名则是低八度的,音准也不好。每节课演唱时,这部分男生不敢发声、不敢演唱,生怕破坏了全班同学的演唱。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们讲人的声音特点,讲合唱的特点,讲被中外音乐同行们誉为“不可多得”的男低音歌唱家乔晓彬,告诉他们,世界上任何声音都是美妙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它、改造它。通过长时间地交流谈话、个别指导,他们逐渐摆脱了羞涩、自卑,充满了自信,他们的进步是令人欣喜的。
2. “引兴趣”。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知识点安排。在设计教学主题时,首先要考虑的学生的兴趣,考虑他们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如在“用在家听到的声音编故事”主题中,让学生先去了解身边的声音,了解它们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特点又是什么,然后创编。
二、 “放”
“引”是“放”的前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阶段,将“引”“放”二者有机结合。
1. 识谱教学中的“放”。识谱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到最后,老师累,学生心浮气躁,效果平平。经过多年教学,我设计了一套比较实用的识谱模式:拿到曲谱,先让学生分析,看一看是几拍,用得最多的节奏是什么,然后不听琴声,念音符,把音符念清楚;开展“猜一猜,老师弹的是哪段”小游戏;最后分小组,“赛一赛,看谁唱得对”。这个模式一年级至六年级都适用,整个识谱环节热闹又有趣,最关键还能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高兴,老师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2. 歌曲教学中的“放”。歌曲教学中的“放”是要学生开阔思维,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创新,自主发挥。如教学歌曲《游子吟》,在学生能唱歌曲以后,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进行创编,然后表达作品。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了解到歌曲可以有很多创作技巧,进而对学习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
3. 欣赏教学中的“放”。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欣赏《致春天》,在聆听时,我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好,然后根据音乐情绪和歌词内容自由表现,他们创作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春天的景色。演出结束时,学生的创作激情和愿望达到了顶峰。
4. 音乐评价中的“放”。音乐评价也需要老师的“放”。评价可以采取自评、同桌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学生可以在互评中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如教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在教学生唱完这首歌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如何处理这首歌的情感、力量、速度等,同时,每个小组都汇报表演。全组人都参与歌唱活动。表演之后,请学生评价哪个小组最有创意、设计更合理。
三、“收”
有“放”必有“收”。教师应有的放矢,如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丧失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就会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导致认知水平、歌曲学习水平、欣赏水平等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例如:在学唱歌曲《铃铛舞》时,采用听唱法,让学生跟琴演唱。然而在演唱时,学生发现自己的演唱与老师的钢琴不协调,我让学生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唱”上,再采用模唱的形式指导学生把每个字的音唱准,而且唱得圆润。如果老师不指导,学生不仅不能完美表现这首歌曲,歌唱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的技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引”“放”“收”,帮助学生获得越多成功的體验,学生就会收获越多,越具有创造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