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教学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1-09-26张丽梅

幸福家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垢教学活动科学

张丽梅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幼儿教育模式发生了质变,帮助幼儿适应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教学工作的最终要求。强调幼儿独立探究意识、学习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成了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探究是基于客观现象分析理论知识的过程,幼儿能借助探究满足自身的求知欲,从而完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基于情境教学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方式。

一、构建知识情境,培养探究欲望

在幼儿教育中,探究活动大多由教师带领开展,活动内容和范围有限,无法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难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主要依靠看、听、说等基本感官了解世界,以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注重幼儿的独立表达才能让幼儿在情感上主动接受探究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知识情境,借助环境要素的引导为幼儿创造学习的必要条件,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以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我看见了”教学为例,在探究过程中,幼儿自主观察材料、利用语言描述材料,锻炼自身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为未来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独立搜集材料,将材料带入课堂,与同伴共同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究材料,幼儿会将昆虫、植物、人造材料、玩具等素材带入课堂,展示自己的多元知识,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探究欲望。以观察昆虫为例,幼儿准备了蚕、瓢虫等材料,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蚕和瓢虫是如何成长的?进而围绕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幼儿的专注力不强,但对于外界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分享素材的过程中,幼儿会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探究材料,从而激发探究欲望,完成探究任务。

二、构建互动情境,激发互动热情

幼儿正处于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内在的求知欲望会促使幼儿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会促使幼儿主动尝试表达个人观点。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导的教学课堂虽然能为幼儿提供文化知识上的支持,但却忽略了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教师可以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情境,在互动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开口表达,调动幼儿的语言热情,要强调幼儿的表达和积累,借助主动反馈展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

以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找不同”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立方体开展探究活动,要求幼儿根据观察得出结论,阐明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别。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会分别观察三组材料,并将材料之间的不同点整理出来,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幼儿结合自己的观察经验对形状、颜色和大小三个概念进行探究,完成了基本的认知探究任务。在随后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导入第二环节的探究工作,要求幼儿独立在三组材料中选择素材,以小组为单位出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的互动热情。

三、构建活动情境,分享科学知识

对于幼儿来说,内在的情感需求是促使其参与探究活动的重要因素,只有形成了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良好意识,才能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意识。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可以尝试围绕教学要求构建科学化的互动情境,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分析并整理教学知识,借助活动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情境的推动下开发幼儿的潜能。针对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究教学工作应该以动手、动脑为基本行动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尝试借助活动情境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善于动手、动脑的良好素质。

以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制作机器人”为例,教师可向幼儿布置互动任务。但教师不对活动方法、活动计划进行讲解,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活动热情完成“制作机器人”的探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干预幼儿的探究过程,让幼儿能独立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幼儿会从绘画入手,结合绘画技能完成绘制机器人图纸的工作;部分幼儿则会立足于手工活动,借助卡纸、硬纸板、胶水等材料制作简易机器人;部分幼儿会关注到机器人的金属特点,利用易拉罐、废旧薄铁皮等材料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围绕以下观点完成探究任务:①选定活动方式,展现自己的探究兴趣与探究爱好;②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对操作经验、操作流程进行记忆、加工,从而完成探究任务。

四、构建分享情境,整理科学方法

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幼儿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对于认知经验缺乏、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生活中的多种活动经验都可以被视为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教学工作的素材。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分享出来,让幼儿能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究活动。但在指导环节中,部分教师会以成年人的视角评价幼儿,认为幼儿所给出的科学结论是苍白、无用的,从而严重打击了幼儿的互动积极性。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构建分享情境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给予幼儿充足的表达空间,借助分享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以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中的科学”为例,教师可鼓励幼儿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幼儿主动挖掘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提出了科学问题:家里的水壶用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层白色的水垢,很难清洁,用钢丝球也无法去除,但是妈妈用醋浸泡后,水垢很快就脱落了,这是为什么呢?部分幼儿会尝试利用钢丝球、洗涤灵和醋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个人观点,选择自认为能去除水垢的方式开展实验。幼儿利用不同的实验工具开展实验活动,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钢丝球只能刷掉部分水垢,无法完全去除水垢,清洁剂对水垢根本不起作用,但用醋浸泡水垢后,水垢大面积脱落,证明醋能有效去除水垢。在分享情境中,幼儿分享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通过实验完成了解题、互动等任务。借助分享情境,幼儿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理,进而在生活中掌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五、构建积累情境,得出探究经验

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个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既往的学习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为幼儿构建积累情境,鼓励幼儿积累学习方法和科学知识,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中启发新的学习灵感,进而完成探究、教育、指导等任务。在积累情境中,教师要注重积累活动的重要价值,正视积累活动,创建积累情境,注重情境教学理念的应用,帮助幼儿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促使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素质。

以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看见科学”为例,这是对“我看见了”这一科学活动的延伸。在“看见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特点,还要注重幼儿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以看、说、听为核心,幼儿需要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并探究其原理。以常见的“电”为例,幼儿需要对电的产生、输送、使用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电是由燃料燃烧、风力发电所产生的,借由高压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带动电器运转。借助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幼儿在看的同时积累了科学经验,并能将以往的学习经验带入新板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为幼儿准备电磁、磁铁导线等材料,带领幼儿进行探究电磁实验,借助有趣的科学现象为幼儿导入新的物理知识。教师通过多元教学,构建积累情境,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中学习新的探究方法,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干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借助不同的情境,从科学常识、探究活动、教学实验等角度入手,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借助环境与情感展开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水垢教学活动科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去除水垢一点通
柠檬除水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赶走烦人的水垢
有水垢?先别急着装净水机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