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1-09-26陈苏扬

幸福家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法游戏

陈苏扬

3~6岁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情境。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帮助幼儿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活动融自由性、情趣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一体,是善教乐学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游戏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引领幼儿快乐成长的“营养品”。幼儿教师将游戏渗透并有机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教育,有利于锻炼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

游戏教学法是“游戏+教學”的巧妙结合。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借助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引领幼儿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法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操作性游戏、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拓展性游戏、综合性游戏。游戏教学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游戏性,集中体现在自愿、娱乐、规则上。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能在一定规则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既没有外在因素的强迫,又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中获得快乐。二是教学性。教师开展游戏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幼儿掌握知识、获取能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发展的规律性,幼儿普遍存在求新、求动、求趣、求异的心理特点,游戏活动符合幼儿的这种特点,能创设出善教乐学的良好氛围。教学过程游戏化能启发幼儿的智慧,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情感和意志。游戏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幼儿学习与生活、发展与创造的内在潜能,促进幼儿可持续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语言游戏教学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和多向互动非常重要。尤其对启蒙教育来说,语言教学更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引领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善说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将游戏积极有效地融入其中。以“过家家”角色游戏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等不同身份的角色,然后模拟“吃饭”情景,引导幼儿想象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盛饭和夹菜的,小朋友在挑食时,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会说些什么。教师通过这种游戏教学,能帮助幼儿学习和锻炼日常用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了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常规游戏教学法

常规性的游戏活动形式简单、取材随意、自由灵活,它们深受幼儿的喜爱,能让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中获益良多。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把跳绳、捉迷藏、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耳熟能详的常规性游戏活动合理巧妙地融入课堂,这些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活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增强幼儿的身体免疫力。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此类游戏活动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数学游戏教学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部分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授幼儿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其中。以“2的认识”内容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参观动物园”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并询问幼儿“你能看出图片上有几只鸭子吗?”在此基础上,告知幼儿相应的游戏规则——谁能说出鸭子身上有关“2”的事物,就能在“爬台阶游戏”中上一个台阶。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鸭子身上的许多个“2”,如2只脚、2只眼睛等等,不仅帮助幼儿认识了“2”这一数字,还能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幼儿的数学意识。

(四)竞争游戏教学法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其意在强调激励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幼儿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教师的欣赏与肯定对幼儿的学习心态、健康成长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设竞争类的游戏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信念;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通过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逐步培养幼儿的承受能力和辩证意识。

(五)民间游戏教学法

富有特色的民间游戏既有趣味性又有娱乐性,内容丰富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等因素的限制。以“跳房子”游戏为例,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一些粉笔或者小石子,并画一些格子,就可以让幼儿随时随地游戏。再如“丢沙包”游戏,其形式更直接、简单,教师只需提供给幼儿一个小小的沙包,就能让幼儿在跑跳中获得健康与快乐。

(六)亲子游戏教学法

要想从根本上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幼儿园应把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并有效融合,努力从家园互动中获得相互促进的实质性效益。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并请他们分享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及活动感受,以不断丰富游戏教学形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家长在园所活动范围之外,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如积极参加校外、社区举办的一些亲子游戏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教学为基本形式,积极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明月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创造性教学法游戏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