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劳动实践中培养孩子劳动素养的价值
2021-09-26马勤
马勤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劳动教育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
目前,部分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劳动技能匮乏,缺乏劳动常识。对此,家长更应该对孩子在家庭中的劳动实践教育进行反思,应摒弃旧有的观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其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劳动素养。
本文将以笔者带孩子一起种植牵牛花为例,分析在家庭劳动实践中培养孩子劳动素养的价值。
一、案例呈现:阳台上爬满了牵牛花
“妈妈,快来看,我们在阳台上种的牵牛花开花了!”孩子喜出望外地喊着。我急匆匆从厨房跑出来,看到牵牛花已经铺满了阳台,像翠绿的屏障,一个个小喇叭点缀在绿色之中,非常美丽。我们的劳动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望着孩子一脸的笑容,我心底冉冉升起成就感,我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是成功的。
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劳动,比较懒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里的“小皇帝”。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出了一个办法,决定把自己的阳台开发成一个小花园,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劳动,一起享受劳动的快乐,一起感受劳动之美。
“孩子,你帮妈妈开发一个小花园吧。咱们一起培养花草,让咱们的家成为一个小花园。”“好啊,我喜欢。咱们怎么开发小花园呢?妈妈教教我吧。”说干就干,我和孩子去集市上买来劳动工具,有铁锹、小桶、锄头、肥料等。我们先提了一些土平铺在阳台上,然后把肥料放进去,我教孩子把土铺得平平整整的,然后用锄头把土块弄碎。我教孩子方法,孩子自己动手劳作。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一点点地干着。他看到不平的地方就用锄头弄平,哪里有土块就把它弄碎。经过一个下午的劳动,一小块地终于成形了。看着我们的劳动果实,孩子虽然满脸都是汗水,但是他露出了微笑,那种微笑是对劳动的肯定。
“妈妈,我的手好痛,我需要休息一下。”说着,孩子就坐下来休息。“妈妈也累啊,但是我们要加油,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小花园建起来。”我又投入了劳动,孩子被我感染,从地上起来,也开始劳动。看着孩子的表现,我十分欣慰,因为他懂得了劳动需要坚持,从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这是无法用金钱买来的。从早晨一直忙到中午,孩子满脸是汗,手上磨出了几个水泡,疼得他直咧嘴,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劳动。
小花园开发好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种什么植物。我想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而不是由我做主。孩子思考了一会,说:“咱们种牵牛花吧。”“为什么要种牵牛花呢?”“因为牵牛花非常好看,它就像一个个小喇叭,而且它能攀岩,会挡住炎炎夏天的太阳,咱们就不会热了。”听着孩子的理由,我笑了。因为他会思考了,从劳动中学会了思考。“好,听你的,咱们就种牵牛花。”“妈妈,我这里有牵牛花籽儿。”“這是你从哪里找到的?”“我们学校有一棵牵牛花,它开花结籽后我就把籽儿攒起来了。”于是我和孩子就种起来。
经过一周的时间,牵牛花终于露出了小芽,娇羞地探视着这个世界,一天又一天慢慢长大了。“妈妈,牵牛花身上长虫子了。”“我们要给牵牛花驱虫。”我们看着牵牛花,仔细地寻找着虫子。一条大大的虫子爬在牵牛花身上,孩子开始不敢弄下来,在我的鼓励之下,他才慢慢地把它弄下来。孩子说:“妈妈,照顾牵牛花真费力,比我学习还累呢!”“是啊,劳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妈妈每天劳动,是不是很累?但是妈妈却没有喊过累。”“劳动虽然累,但是劳动让人舒畅,感受到快乐。”“妈妈,我要像你那样,在劳动中不怕累、不怕脏,我喜欢像妈妈那样劳动。”看着孩子稚嫩的脸,我欣慰地笑了,因为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劳动,也从劳动中体会到了如何做人。
牵牛花开了,每天都把阳台装扮得无比美丽。孩子对牵牛花多了一份感情,也多了一份照顾。由此及彼,孩子看到我打扫卫生,就主动来帮我打扫。看到地板上有脏东西,就主动用小手捡起来,放进垃圾桶。他也开始主动吃饭,穿衣,整理内务。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汇集起来就形成了无比巨大的能量,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
牵牛花把孩子带入了一个新世界,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上劳动。阳台花园成了我们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充满了孩子的童真,也开启了孩子的劳动人生。没有这个小花园,就没有孩子的转变。我非常欣慰,这份对劳动的热爱将会使他逐渐成长,会让他走向人生的顶峰。
二、案例思考:家庭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家庭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创造财富,于个人而言,劳动是人们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人人都要参与劳动;于国家而言,劳动是推动国家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每个人都需要劳动教育,劳动要伴随人的一生。
首先,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同程度的家庭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还可以锻炼他的劳动意志。当获得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而来的劳动果实,孩子们会更加自信和更有成就感。现在,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分的溺爱让他们如同温室的花朵,经受不起打击。
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体魄,开阔他们的眼界,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实现劳动和教学并驾齐驱,共同发展。家长还可以在孩子劳动实践中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劳动中,孩子们不仅需要动手,也要动脑。有时候,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想办法加以克服和解决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家庭劳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体会劳动成果得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家长一定要把家庭劳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二)家庭劳动教育促进家校共育
学校、家庭、社会共育是新时代教育的共同愿景。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共育平台,健全交互式的共育機制是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保障。家庭劳动实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家校共育平台。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劳动课是一节正式的课,不能当作儿戏,要孩子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对自己课后所有的劳动内容负责,要明白自己每一次劳动的目的是什么,积极认真对待。当然,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对学生严格要求,为学生铺好路,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逃避劳动、缺乏自立能力等状况。这样,不管是家庭劳动还是学校劳动,孩子都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其次,端正的劳动态度不仅能树立孩子良好的劳动观念,还能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单方努力就能见到成效,学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共同监督。教师可以不定期电话拜访家长,告知学生最近在劳动课上的表现,并且问家长学生在家里劳动情况。比如,是否帮家长做家务,是否打扫自己的卧室等,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是否有进步。得到反馈后,教师和家长共同针对学生当前状况制订合适的劳动教育策略。
家长也可以主动找教师了解情况。比如,孩子在家里一直没有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在学校是否也是这种状态,教师布置的劳动任务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或者,孩子在家里一直很勤劳,会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在没有父母督导的情况下,孩子在学校是否也保持这种积极良好的状态。家校共育的目的就是对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早发现、早纠正,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劳动理念。
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二者相辅相成,不能脱节。家校互相了解,互相支持,把劳动变成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学生的劳动压力,在教师和家庭双方的指导下,学生也能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