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中转,智慧传递
2021-09-26杨晓霞
杨晓霞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是幼儿从一种活动状态转向另一种活动状态时产生的中间环节,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笔者以餐后与午睡之间的“中转”为例,探寻幼儿园生活环节有效过渡的方法,以期让幼儿的生活环节过渡得更加美好而有意义,让幼儿在生活环节过渡中感受到快乐、自由和自主。
餐后散步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自然、最轻松的过渡环节,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个过渡环节中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不仅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教师的自主反思、组织策略、培养教育机智等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鼓励幼儿自我管理,创意过渡
一些家长认为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在吃饭、睡觉等生活内容中常常包办代替。因此,教师要积极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自主管理能力。
(一)散步内容自己选
餐后散步是小班幼儿非常向往和期待的时光,他们渴望走出教室,去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而我们的幼儿园里处处蕴藏着“小心机”,散步环节正是幼儿认识、发现和探索的良机。我问幼儿:“我们今天去哪散步呢?”有的幼儿想去看看后面,有的幼儿想去看鱼……于是,我们制作了散步小地图,幼儿可以在大操场、东草坪、小池塘、后花园、沿河长廊五个地点中进行投票,选择最想去的地方。
(二)散步形式自己变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因此散步活动主要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但是散步形式却是多样性的。一是两队散步。先吃完午饭的幼儿组成一队,由一名教师带领去散步,晚吃完的幼儿组成另一队散步。二是小司机开汽车。最先吃完的4名幼儿可以争当小司机,选择自己的同伴上车,人数满了小司机就出发,教师则作为旁观者和支持者在一旁引导。三是提前预约制。早晨来园时,在黑板上预约自己想和谁一起散步,共分为6组。通过这种自主选择同伴的方式,幼儿之间的交流变多了,主动性也变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显著提高。
(三)散步成果自己享
1.爱上幼儿园。通过每天的散步活动,幼儿对幼儿园更加熟悉了,不仅认识了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还记住了幼儿园的基本构造,对方向和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渐渐地爱上了幼儿园。
2.增强探索意识。有目的的散步,让幼儿的探索也变得更加明确。“这些花什么时候会枯萎?”“为什么这些石头都是圆圆的?”他们对幼儿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增强了探索的意识。
3.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由于散步的内容和形式是幼儿自己选择的,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如吃饭较慢的幼儿,他预约的“小汽车”快要出发了,他会自主加快进餐速度,努力赶上末班车。
二、把握持续性原则,有效过渡
餐后和午睡前的散步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消化吸收,而且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教师要合理组织幼儿餐后和午睡前的散步活动,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内的空间,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拥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开阔幼儿的视野,从而真正实现幼儿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价值。
(一)遇见小池塘,提出疑问
散步到池塘边时,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冬天小池塘的水结冰了,他们围着池塘兜兜转转了好一会,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这么一大块冰把小池塘“封印”住了,小金鱼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他们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如小金鱼去哪里了,小金鱼是在冬眠吗?水结冰了会不会把小金鱼冻死呢?小金鱼还会再出现吗?……带着问题,孩子们开始了漫长的探究之旅。
(二)探秘小池塘,寻找答案
1.问题梳理,设计调查表。面对孩子们扑面而来的疑问,该怎么解决呢?于是,我把这个难题交给幼儿自己解答。我引导幼儿先将零散、杂乱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我们梳理出两大问题:小金鱼会冬眠吗?冰会把小金鱼冻死吗?根据这两大问题,每个幼儿都设计了自己专属的“小池塘大调查”的调查表,在散步时带上调查表,通过各种方法寻找答案。
2.细心观察,有目的地散步。每个幼儿都想尽快完成调查表,因此小池塘成了整个星期最热门的散步场所。每到中午,孩子们都会迫切地来到池塘边,有的孩子观察冰块是否融化了,有的孩子将脑袋贴紧地面寻找冰下的金鱼,还有的孩子用树枝戳开冰块拯救小金鱼……每一天,我都会鼓励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現象记录下来,并帮助幼儿用照片、视频记录小池塘里发生的变化。通过日复一日的观察和探索,孩子们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了,小金鱼也渐渐显现了踪迹。小金鱼的“死而复生”让孩子们激动不已。散步前确定观察的目标,能让幼儿带着目标观察、探索、发现,能促使幼儿的观察更具针对性。
3.家园共育,全力支持探究。通过持之以恒的观察,孩子们发现冰不会把小金鱼冻死。于是,我带领幼儿一起观看了一段权威的科学视频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在教室里我们模拟了结冰的“透明池塘”,将小金鱼放在冰块下面,让孩子们使用放大镜更直观、更细致地观察小金鱼在冰下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家园配合也是支持幼儿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关于小金鱼冬眠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究,共同寻找答案。有的家长带领幼儿来到河边,亲身体验,观察小鱼的动态;有的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上网、看书搜集相关资料,等等。
(三)爱上小池塘,成果分享
在过渡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作用,还要意识到过渡环节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过渡环节中,常常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收获,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教育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次围绕小池塘展开的探究活动,让幼儿真正爱上了散步,爱上了小池塘,更爱上了科学探究。通过散步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通过有计划组织和引导的散步活动,幼儿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开始关注幼儿园里的一草一木,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们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的餐后过渡环节,挖掘该环节中的教育价值,不仅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还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幼儿能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三、抓住中转教育契机,环节相融
在餐后散步时,孩子们被一座小桥吸引住了,他们在桥上来回地走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孩子们的眼神仍旧锁定着那座桥。
(一)敏感察觉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
自从与那座桥一见钟情后,孩子们常常去观察它。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次散步前我问:“你们能找找幼儿园里还有什么其他的桥吗?”当走到后花园时,孩子们惊奇地说:“你看,这有桥,那个也是桥……”原来两个树屋中间有座桥,阳光体锻架起的梯子中间有座桥……孩子们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幼儿园里到处都有桥,可是桥不是在水上的吗,为什么有的在地上呢?一双双疑惑的眼睛看着我,渴望能得到一个准确的回答。
好奇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他们从小就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对周围的事物乃至世界的一切都会感到好奇,尤其是一些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卢梭曾说:“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为此,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把握教育契机,提供可供幼儿探索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好问和好动,对幼儿的探索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勵幼儿自主思考,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探索,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二)鼓励表达表现,增强幼儿自信心
孩子们对桥十分青睐和执着,我们在过渡环节中对桥进行了无数次的探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总结发现,水上有桥,陆地上也有桥;现代有桥,古代也有桥……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寻找身边的桥,发现这些桥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有拱形的拱桥、有拉索的索桥、有交错复杂的立交桥等。说到桥,一向害羞、内向的寒寒变得滔滔不绝。
通过观察发现,寒寒遇到事情退缩只是她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当发现幼儿缺乏自信时,教师要给予他们一些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如通过语言和眼神进行鼓励,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然后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通过微笑和鼓励的眼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建构水平
过渡环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相融合,能实现幼儿不同生活、学习等经验的交叉与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生活经验展示的平台,当幼儿想把自己所见之物用建构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教师应给予最大的肯定与支持。“桥”依然是幼儿过渡环节中探讨的热门话题,也逐渐成了建构区的主角,孩子们纷纷搭建了各种各样的桥。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再去看看池塘边的那座桥,我想把它搭出来。”于是,餐后我们散步又来到了桥边,为了深刻地记住这座桥的样子,孩子们拿出了彩色画笔,开展了一次写生活动。当回到建构区时,幼儿有了“图纸”,建起桥来变得胸有成竹。
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心中隐形的建构图纸,在过渡环节中幼儿能把这份图纸变为现实,并作用于自己的游戏活动中,这不仅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体现,更是建构活动的重要支撑。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根据计划搭建各种各样的桥,并能尝试探索不同的搭建方法,运用积木的形状优势,完成自己的搭建目标。
幼儿园生活过渡环节非常细小和琐碎,看似平凡,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精彩,传递着深藏不露的智慧。教师要有效且巧妙地利用过渡环节,让幼儿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