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素养的英语名作赏析

2021-09-26孙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名作赏析文本

孙俊

摘要

英语名作阅读为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了有效载体。基于名作的赏析教学不仅是深度拓展的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形成良好阅读品格的教学。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名作赏析教学,就是要:赏析人物形象,对比人物差异,拓展思辨能力;赏析故事情节,构建故事网络,提升整合能力;赏析写作手法,输入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赏析文本主题,感受文化异同,培养文化意识;赏析相似语料,实践课内感悟,培养学习能力。

关键词

中学英语 阅读教学  名作赏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四级、五级目标应分别达到年10万词、15万词以上。要完成上述目标,合理开发或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必要选择。经过改写的且适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能力的英语简易名作为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提供了支撑。在名作阅读教学中尝试基于整本书的导读、基于章节或段落的赏析阅读及读后的输出展示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名作阅读教学的效能。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赏析课最具阅读深度与宽度,最具人文情怀,且最能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英语名作是指经过改写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小说。英语名作虽经改写而成,但它仍然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如名作故事情节丰富,内容饱含深度思想及特定的文化元素,文字简洁优美,人物个性鲜明。这些特征为基于学科素养的文本赏析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赏析文本中的人物,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赏析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通过赏析名作背景,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赏析文本写作手法,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英语名作为师生进行多元的赏析、解读提供了契机,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下面就以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Fireballs Heart(赤诚之心)为例,谈谈基于学科素养的英语名作赏析阅读教学实践。

一、赏析人物形象,对比人物差异

人物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元素。赏析人物形象就是要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角度欣赏、分析人物特征,理解其在小说主题中的地位。小说中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特点鲜明。不同的人物在小说语境中产生多维互动,既互相支撑、相互衬托,也互相对立、相互冲突。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对比人物的差异,从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不同的人物特征中挖掘赏析点,分析人物个性,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维的能力。

Chief Strong Buffalo为了赢得这次与Chief Wise Owl的打赌,想出一个计谋,派自己的女儿Blue Feather到Dark Eyes身边,以赢得Dark Eyes对女儿的爱。Blue Feather通过假装生病,诱使Dark Eyes杀了Chief Wise Owl最钟爱的马(Fireball)给自己治病,期待Dark Eyes会撒一次谎。

文中有几句对Blue Feather的心理描写,可以通过一连串递进的发问赏析人物内心:①Why does Blue Feather think of Dark Eyes and her father? ②Why does Blue Feather have such a dream?③What do you think of Blue Feather?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思考,学生既体会了Blue Feather内心的纠结、不安与矛盾,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Blue Feather的评论,提升了思维的辩证性。

接着,再由学生赏析一段关于Dark Eyes的描述,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Why is Dark Eyes thinking?②What makes him tell Wise Owl everything and the truth?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学生理解了Dark Eyes的内心矛盾、斗争,及最终Dark Eyes对Wise Owl的“赤城之心”使他对Wise Owl说出实情。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思维,从人物差异对比的角度赏析人物,笔者设计如下问题进行追问:①Is Blue Feather loyal to her father?Why?②Is Blue Feather loyal to Dark Eyes?Why?③Is Dark Eyes loyal to Wise Owl? Why?④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loyalty?學生通过基于不同人物立场的思考,产生思维碰撞,求同存异,打开了视野,使思维更具批判性。

通过对文字背后蕴藏的人物形象的赏析,使学生明晰人物在文本主题中的意义与地位,及人物所承载的寓意。在日常人物赏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人物特征、发现异同、发现人物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拓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二、赏析故事情节,构建故事网络

故事情节是故事类小说(fiction stories)构成要素之一,是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作者常通过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完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组成部分。故事情节是文本故事的脉络,是构建故事链的桥梁。通过赏析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线索,使学生构建故事网络,明晰不同人物在故事情节链中所承载的信息,提升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整合能力。

以整书的情节发展为例。笔者首先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①What parts does a novel include?②How does the story begin?③How does the story develop?④What are Dark eyes and Blue Feathers inner conflicts?⑤How does the story end?⑥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d?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不但对故事蕴含的主题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了清晰认识。接着呈现表格式的思维导图供学生思考(表略)。

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内容,理清了整书脉络,为未来文本输出构建了情节支架、结构支架、信息支架、思维支架,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整合能力。文本整合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赏析写作手法,输入语言知识

写作手法属于语言知识范畴,是作者描写或说明文本中人物、事件时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在赏析写作手法时,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迁移,激活大脑图式,引出写作手法这一语言现象。接着以写作方法为例,让学生找出整书中运用写作方法的句子,并说出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该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通过快速找读,有学生指出了如下句子:The sun wakes Blue Feather up. She goes down to the river and swims for a while. The water is cold and clean. She can see the reflection of the sun in their river. It is a beautiful morning.于是,笔者追问道:①How does Blue Feather feel? Why? ②How does the writer express Blue Feather's feeling?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学生明白了“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方法的内涵及功能,即Express emotion through natural scenery.接着,笔者让学生们轻声朗读上述句子,再闭上眼睛想象、生成画面,体会意象之美。

通过对写作手法的赏析,学生可以发现语言之美,并明白那些看似普通、直白的句子也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美的元素。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欣赏语言之美,增长、内化了语言知识。当然,英语阅读过程不仅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加工和认知,还是他们面对新问题,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1]。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感悟、不断欣赏语言之美的能力,为后续的语言技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在写作手法赏析活动中,可以尝试创设语境,由学生模仿相关写作手法造句、组段,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能力。

四、赏析文本主题,感受文化异同

主题是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文本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本之“灵魂”。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2]。通过对文本主题的提炼、赏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明晰主题的深刻含义及主题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感受异同,产生文化认同感。本名作书名为Fireballs Heart(赤城之心),整书的主题亦围绕“赤城”展开。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名作结尾语句:Dark eyes looks at Wise Owl. “You know, Chief, I never tell lies. But It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the truth...” 接着,抛出问题供学生讨论。①Do you think its easy to tell the truth? Why? ②Why does Dark eyes say so? 学生通过思考,感受到了Dark eyes的内心矛盾,及最终表现出的“赤城”。然后,继续追问:①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Dark Eyes? ②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Dark eyes? ③Do the people around you always tell the truth? Why? 学生通过融入角色,在虚拟语境中思考,与名作人物对话及对现实环境中人们对“赤诚”的不同态度的认知,对“赤诚”这一主题有了触动内心的理解。最后,笔者让学生想一想汉语中有哪些表达“赤诚”的词语。于是,学生们想出了“碧血丹青”“赤胆忠肝”“忠心耿耿”“精忠报国”等。通过中外文化中关于“赤诚”的碰撞,构建多元文化視角,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中某些元素的共融性。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3]。通过赏析名作主题,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感受主题内涵。连接相似主题,触发思维互动,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及相似文化的认同,即产生文化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赏析相似语料,实践课内感悟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是核心素养维度的落脚点。在名作赏析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不同名作互动阅读的形式提升学生自主赏析文本的能力。即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名作赏析的方法、路径、策略运用于新名作的赏析实践。这样的内化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

赏析完名作Fireballs Heart后,笔者节选了Robin Hood(罗宾汉)的片段供学生实践赏析。名作片段如下:

“You must hide somewhere in the castle,” he told his daughter.

“No, Father,” Marian said. “Those men will come back with John. He will make me take him to Robin. I must go to him now and stay with him in the forest. He and his men will protect me.”

“You cannot stay with Robin Hood,” her father said. “You are not married to him. And I will not allow you to marry an outlaw.”

首先,笔者提问学生:①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short passage? ②How can we appreciate characters in a novel? 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赏析点。接着,笔者让学生带着以下思考赏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内心。①Is father loyal to his daughter? And how does father show his love to his daughter? ②Why doesnt father allow his daughter to marry Robin? ③Is his daughter loyal to Robin? And how does his daughter show her loyalty to Robin?

学生通过对新片段的思考、賞析,将课内所学的文本赏析策略运用于实践,培养、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名作的课外自主阅读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文本赏析的角度阅读,自觉运用赏析策略解析文本,带着思考阅读,培养具有深度思维的阅读者,并依此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作大多为故事类小说。故事类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饱满逼真、文字语言生动形象、写作手法丰富多彩。这些特点的存在,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的赏析空间。在初期的赏析课教学中,教师要精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赏析元素,形成赏析路径,引领学生沿赏析路径探究、思考,学生最终要学会自主赏析,变读者为思考着,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赏析文学作品,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4]。文本赏析是深度的、多角度的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深耕细作的过程,是整书阅读的核心,是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关键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在赏析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鼓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迸发思维,切不可将教师对文本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保护学生的思维。在名作赏析教学活动中,要将英语学科素养的理念落实于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清晰,谢飞翔.基于CAPS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9(07):58-5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6-59.

[3] 马利红.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探析[J]. 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2):3-8.

[4] 鲁婷婷.情境设置 创设意向 实践参与——余光中《乡愁》的高效课堂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0):39-41.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名作赏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微趣图
世界名作赏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三十的六分之一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