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探讨
2021-09-26潘苗苗刘逸新
潘苗苗 刘逸新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兼具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工程伦理”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术与工程规范,以及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针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结合纺织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融入相关的时政教育,探讨纺织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合二为一的新思路,让学生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德育素质水平也有所提升。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纺织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教学,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环境伦理;安全伦理;纺织印染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青岛大学“基于聚丙烯的植物复合纤维的研究及产品开发”(RH1900014112)
[作者简介] 潘苗苗(1997—),女,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20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品设计;刘逸新(1971—),男,浙江绍兴人,博士,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导师,助理教授,工程伦理课程负责人(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柔性可穿戴材料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176-04 [收稿日期] 2021-03-24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工程伦理”课程改革,从工程伦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就高校工程伦理的教学内容而言,把纺织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术规范的意义,树立职业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和做事,促进其整体成长,并对其今后在职业行为和专业态度都会产生一种长期持续的推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纺织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一)“工程伦理”课程特点
工程伦理是因工程师职业的出现而发展的,它本质上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道德,是一种职业教育,以培养对工程师及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职业道德伦理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决策能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主要分为前工程伦理教育时期、基于实用主义的工程伦理教育、基于建制化的工程伦理教育三个阶段[1]。
工程伦理中的伦理不仅泛指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人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其行为来反映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伦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伦理问题和环境问题。
(二)纺织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纺织工程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进行不同的纺织加工,生产出不同纺织产品的一门工艺技术学科。随着纺织工程的不断发展,纺织技术不断提高,由纺织产生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工程技术伦理问题、工程环境伦理问题、工程责任伦理问题和工程安全伦理问题等。其中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问题尤为突出,而纺织废水污染和纺织质量安全是纺织行业关于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的重点。
有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纺织行业每年的废水排放总量一般在11亿吨以上,在国内所有不同类型的纺织工业废水平均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种纺织行业工程利用废水平均排放量的前十位。化学需氧量大气污染物平均排放量约为30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废水污染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环境伦理问题[3],它是纺织行业主要的污染源。广东的新塘和安徽的古饶,以牛仔裤及内衣制造产业闻名,它们被认为是纺织业严重污染问题的一个缩影。经检验,两地区域部位的地表水和底泥样品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超标;其中一个样品中的镉含量已经超标128倍。同时,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在纺织技术工业生产流程中也被广泛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直接作用于人体及其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小镇中曾经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水横流,空气中散发着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这样的废水不经过处理或者经过处理后未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就直接进行排放,不仅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而且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给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安全伦理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很多厂家为了牟取暴利,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产品的生产质量。这些问题在批发市场和大型高档商场都有出现,并且有部分纺织品没有生产标牌、合格证等信息。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床上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发现:床品的不合格率高达42%,主要的不合格指标有纤维的含量、pH值、色牢度等。pH值不达标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破坏皮肤的平衡和抵抗能力,甚至会出现皮肤过敏和免疫系统下降的症状。色牢度不合格会使产品出现掉色、染色等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经调查,网络电商平台的一些童装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在pH值、色牢度等方面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7.8%。产品标识缺失、纤维含量与实测不符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网络购物消费者不能从自身的感官来判断产品质量,这给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了机会,导致一些假冒劣质产品在市场上流动。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響我们的生活健康。
总之,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往日的绿水青山受到污染,人们的生活健康受到威胁时,我们应该及时反思,正视纺织工程中的伦理问题,从根源出发,寻找好的解决方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纺织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工程伦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这就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尤其是作为主力军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案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程伦理学本身是一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交叉的学科[4],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尝试教学改革,为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但是,此类改革还不够全面,很多高校偏重“工程伦理”课程的传授,忽视了道德伦理的存在。要提高高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此外,由于就业压力,部分学生只考虑个人利益,忽视思想政治道德。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极其有意义的。当然,也有很多高校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观念、改革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等方法对教学进行改革,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融合是大势所趋,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师。
二、结合纺织工程伦理实践案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工程伦理”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教育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根据“工程伦理”课程自身的优势,把“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突破口[5],以融合理念为基础,以教学团队、教学方法环境工程伦理等为基础,对“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方法和途经进行了探究。该成果具有体系化强、融合性强、协同教学效果好的特点。通过结合纺织实践案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对工程伦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讲解,构建“工程伦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融合,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在探索纺织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相融合的教学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
(一)以环境伦理为具体案例,培养社会责任感
以“工程伦理”课程为例,通过学习该课程,提高广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敏感性,增强学生对工程职业伦理批判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思想政治目标,并以此引领教学设计与实施。比如,在“工程伦理”中的“现代工程的环境价值观”一节,让学生了解现代工程的环境价值观、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在恢复自然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坚定学生对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培养国家忧患意识,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树立学生履行时代赋予使命的责任担当,激起学生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并将此应用于教学导入、问题解决等环节中。
本节课采用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伦理情景中去认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给学生留下更为生动、直观的印象。新课伊始,引入DDT案例,将DDT杀虫剂的基本特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讨论并汇总出在使用DDT杀虫剂之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之后向学生阐述真实DDT案例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通过以上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技术进步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并能在以后的工程活动中考虑到环境伦理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坚定学生对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全局观。
讲解完以上案例后,教师再引入“无锡蓝藻”案例,向学生介绍案例的相关情况。2007年,无锡蓝藻暴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污染,致使当地人民的生活用水严重不足。调查发现,此事件的发生既是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严重超标。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分布在纺织印染、化工原料等行业。其中纺织印染行业化学需氧量和磷的排放量占比最大,分别占重点工业企业的61%和41%,这是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明白由纺织印染给环境和人民带来的危害,从而引入工程的环境价值观概念: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在科学技术圈与生物圈之间,在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在社会化的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的优化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不能用技术去破坏环境而寻求发展,要用技术保护环境,把自然和人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和忧患意识。
接着讲述因为环境污染,人们做出的补救措施,如发展技术提高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技术。比如,张家港纺织印染行业为了降低污染,采用一些新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某纺织企业运用“水解酸化+两级好氧”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加工处理,用以好氧生化为主的净化措施获取好的净化效果,等等。展示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術的积极性。在工程活动中突出环境价值观,并不是把自然的利益放在人类利益之上,而是要求要同等考虑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展示科学技术的提升对环境恢复做出的改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树立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让学生深刻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以安全伦理具体案例培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工程伦理”中的“安全伦理”一节中,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伦理意识。在教学中,设置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目标,结合安全伦理的内容引入纺织相关具体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纺织工程安全伦理中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又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讲,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国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纺织工程伦理中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损害人民的利益,不以牺牲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在教学引入及教学过程等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伊始,引入纺织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观看“纺织品美丽背后藏隐患”等有关纺织品安全问题的案例视频。据记者调查,多家批发销售市场中的纺织品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网购儿童服装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纺织品的价格也不尽相同,部分纺织品没有厂家、厂址等标牌,产品信息缺失。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想要标识,也可以进行标识,甚至可以随意标识,但是安全质量问题不能保证。同时,记者对多家高档消费场所中的产品进行了调查检测,发现合格率只有58%,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有害物质的超标会给人体的皮肤及免疫系统带来损害,诱发感染,严重者会对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损害。
通过该视频使学生了解到部分厂家为了牟取暴利,放低了对纺织品安全质量问题的把控,给人们带来了伤害。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工程伦理中安全伦理问题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安全伦理的概念:把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作为最高道德伦理原则,把实现人与社会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作为宗旨。安全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以及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幸福是首要任务的伦理观念始终贯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让学生明白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将人民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避免狭隘的社会功利主义。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既是纺织工程安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
三、結语
纺织工程伦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立足于纺织工程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又以建设全程育人的新视角与教学思路,开展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既完成了“工程伦理”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德育教学目标,又为纺织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我们虽然不能幻想工程伦理的教育与思想政治相结合能够彻底解决当前工程领域中存在的种种伦理问题,但推进工程伦理的教育改革是一定要尝试的,并且必须坚信肯定会取得巨大的成效。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既要具备好的技术,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责任。
参考文献
[1]谢家建,梅雄杰.工程伦理教育:历史探索、现实困境与行动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21(1):75-81.
[2]张楚廷.关注生态伦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16(4):119-124.
[3]俞亦政.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D].上海:东华大学,2005.
[4]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9-41.
[5]周立斌,王彦婷.全程育人下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5(52):291-292.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aking Textile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PAN Miao-miao, LIU Yi-xin
(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and engineering norms and the influence on society, health, safety, law and culture by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into the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with both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ours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 textile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mbines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textile specialty, and integrates relevant curren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specific case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new idea of “integration of textile engineering ethics and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Let our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uses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textile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and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and realiz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one plus one more than two.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thics; safety ethics;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