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医学遗传学”教学范式改革探索

2021-09-26刘红英王刚董晓云刘顺梅贾启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创新能力

刘红英 王刚 董晓云 刘顺梅 贾启涛

[摘 要]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范式改革的倡导下,总结分析对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探索。该项改革的实施激发了研究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并实现了从胜任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范式改革;课程教学;创新能力;非标准答案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山东省教育厅“2018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医学遗传学”(SDYKC18085)

[作者簡介] 刘红英(1974—),女,河北邯郸人,硕士,潍坊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王 刚(1981—),男,山东泰安人,博士,潍坊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091-04   [收稿日期] 2021-01-19

研究生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方向专一且集中的创新能力培养[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医学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科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对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构成拓展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医学遗传学”课程结构复杂抽象、学科跨度大、内容覆盖面广,成为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达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这已经成为“医学遗传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一、“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

(一)范式改革的必要性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意见》提出,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其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3]。

因此,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是高校的努力方向。

(二)范式改革的目标

范式(paradigm)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4]。他认为范式的含义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代表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自从范式概念提出后,各学科纷纷把这一概念引入到自己的学科研究中。例如教学研究,有学者认为特定的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系统犹如一个生态系统,共同构成教学范式,包括课程教学的目标、基础、主体、实现路径等内容[5]。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及社会现象的认知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教学过程和效果会随着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持续的探索。

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指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教学系列过程中实施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教学手段改革,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线上启思,线下培智”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开放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掌握度为导向,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模式。

1.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平台自主学习。依托智慧树平台,创建“医学遗传学”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包括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核内遗传、群体遗传、蛋白质遗传以及核外遗传和体细胞遗传各模块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课前登录线上教学平台,在线观看课程PPT和教学视频预习。根据授课教师在不同章节设置的任务完成课前测试、课堂讨论问题的准备、相关主题资料检索等任务;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的论坛将自主学习的问题进行师生、生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2.线下开展“兴趣课堂”建设。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兴趣,开设课后线下“第二课堂”。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生的专业和科研方向,成立线下兴趣小组。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撰写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传统讲授法外,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和要求,综合利用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